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3/06

穿線的常見問題 ─ 球線如何選擇

這是一個很常遇到的問題,要怎麼選擇線種? 大致上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討論: 彈性 - 彈性的影響算是最大的,如果有看另一篇「是軟還是硬」,就可以理解彈性與揮拍速度的關係。 硬度 -...

這是一個很常遇到的問題,要怎麼選擇線種?

大致上可以分成幾個部分來討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彈性 - 彈性的影響算是最大的,如果有看另一篇「是軟還是硬」,就可以理解彈性與揮拍速度的關係。
  2. 硬度 - 這裡指的是手感上的軟硬,硬感的回饋感比較好,就像是排檔一樣,軟感的線可能只有四檔,但硬感的線可能有六檔可以變化。再打個比方,如果用軟感的線可以將一個區域的落點劃分成四塊,硬感的線可能就可以劃分為八塊。但是硬線相對的比較容易有震手感,不過這個部分就是要看個人的喜好了,沒有一定哪個比較好。
  3. 耐用度 ─ 我必須很殘酷地說,細線的手感真的是比較多人喜歡,但細線的耐用度就是沒有那麼好,我自己打0.65mm的李寧一號線,大概打12-16小時就會斷線,算起來就是一週多一點。所以很多人想要有點細,又不會太細的線,就會選擇0.68mm的線來使用。
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有趣的事,自從寫了一篇Toalson ION65的神線說,現在大家都叫它神線了。不過其實看評測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寫評測的人的打球風格,因為我不得不說,雖然ION65對我來說是神線,但是我的王道不見得是你的王道,還是有人會不喜歡這條線的,所以千萬不要有神線神拍的迷思,適不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將Yonex的線種十字圖貼上來,這張是從型錄上擷取的,Y軸是軟硬,X軸是彈性。我們可以看到最常見的BG65是超軟線,彈性也不好,唯一的特點就是耐用度極高。

Yonex 線種特性分佈圖
Yonex 線種特性分佈圖
到底該怎麼選擇線種呢?

首先,我的建議是從發力方式來看,如果是短發力可以做得很好的球友,想要俐落地出球,可以找偏硬、彈性稍好的線種,也就是從十字象限圖的右上角來找,以Yonex為例,落在這個區塊的就是BG80、BG80P、BG85這三條線。

簡單來說,彈性好的線,需要較短的發力來配合,也就是說,象限圖越往右,發力必須越短,而Y軸就是給你的回饋感,越往上回饋感越明顯。下面我大致上簡單將常用的分類一下,方便大家觀看。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短發力,想要出球俐落 - 右上象限 - BG80、BG80P、BG85
  • 短發力,想要輕鬆回擊 - 右下象限 - BGAS、BG66UM...等
  • 長發力,想要耐用度 - 左下象限 - BG65
  • 長發力,喜歡重殺(使用大臂多) - BG65Ti
攻擊線、防守線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分類是什麼意思。因為每個人的攻擊方式都不能一言以蔽之,光是殺球我自己就分重殺(大臂帶動多)、一般殺球、點殺和劈殺。重殺的話,線不能太硬,彈性不能太好,因為大臂多的話,需要觸球時間長一點,殺出去的球才會有質量;一般殺球就是集中在最後小臂、手腕加速,這種就可以用彈一點的線;用點殺多的,就可以用像BGAS這種超彈線,很容易殺出又尖又快的點殺;喜歡劈殺的,用表面澀一點的線會很適合,因為劈殺的直線會很容易跑,如果直線可以咬死一點,落點會更精準,像是BGAB或BG80都很適合。

防守線,可能可以理解成擊球輕鬆的線,可以藉彈性將球回擊到後場,好借力的線。可能會是BG66F或BG66UM之類的線吧!不過我個人是比較不建議這種分類方式,畢竟羽球不是一直進攻或一直防守的,我還是比較建議是朝自己常用的球路或發力方式來找,可能會比較容易找到真愛。

嘗試才是王道

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要自己一條一條試,才會找到真愛,但是要怎麼試呢?一般新手當然是從BG65開始,再來如果想要一點彈性,就往象限圖右邊找過去,想要回饋感就往上找,總有一天,會遇上真愛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個讚或分享喔!也別忘了來我的粉絲專頁逛逛!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