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許多球迷都有注意到,Sonny Gray今年轉戰紅人後,與去年在洋基時判若兩人。
(圖片來源:Red Reporter)
先擺個傳統數據。
今年戰績:1勝4敗,ERA 3.78,50局,57K、20BB。
去年戰績:11勝9敗,ERA 4.90,130.1局,123K、57BB。
基本上從ERA和三振保送,就可以看出Gray今年的狀況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Gray過去並非以三振見長的投手,排除只投半季的2013年,生涯K/9值都不超過9,今年的K/9高達10.26。
這篇文章會分成幾個部分來分析Gray,第一,會從大方向的進階數據,撇開傳統數據的運氣成分,分析他的壓制力是哪個等級;第二,分析配球策略,了解他目前使用的策略,進而分析優缺點;第三,分析他的表現對於球隊未來規劃會產生什麼影響。
進階數據分析-純運氣還是實力
Gray在運動家時期的2014、15兩個賽季,是過去表現最佳的兩個賽季,都拿下14勝、投超過200局、ERA分別是3.08、2.73。單純就ERA來看,今年似乎還沒回到過去巔峰,但細看進階數據,其實不然。
▼Gray近6個賽季數據
K/9 | BB/9 | HR/9 | GB% | FIP | xFIP | wOBA | xwOBA | |
2014 | 7.52 | 3.04 | 0.62 | 58.1% | 3.46 | 3.47 | .284 | - |
2015 | 7.31 | 2.55 | 0.74 | 52.9% | 3.45 | 3.69 | .262 | .291 |
2016 | 7.23 | 3.23 | 1.38 | 54.2% | 4.67 | 4.13 | .349 | .332 |
2017 | 8.48 | 3.16 | 1.05 | 54% | 3.90 | 3.76 | .290 | .315 |
2018 | 8.49 | 3.94 | 0.97 | 52% | 4.17 | 4.10 | .336 | .321 |
2019 | 10.26 | 3.60 | 0.72 | 57.7% | 3.11 | 3.35 | .278 | .283 |
*xwOBA從2015年才開始統計
從數據來看,Gray今年的三振功力有巨大突破,加上每9局被全壘打回到14、15年的水準,所以FIP跟著來到生涯最低-雖然保送的比例也比較高。
xFIP是將FIP原有的全壘打部分,替換成滾地球比(GB%),今年Gray的滾地球比是2014年後最高,因此xFIP也相當有水準,也是生涯最低。
再來看到與實際壓制力最直接相關的wOBA,今年.278是2015年後最好。至於以擊球數據為基底的xwOBA,更是生涯新低。
以上這些數據流水帳,可以直接簡化成一句話:Gray今年的壓制力是生涯最佳。
其他擊球數據如擊球初速、強勁球比例或擊球仰角,也都比過往好,不過沒有很大的差距,這裡就不談。
Gray今年最重大、最明顯的改變就是三振功力提升,從一名偏滾地球的投手,變成偏三振型的投手,原因就在於前面提到過的配球策略改變。
配球策略-四縫線速球與滑球的雙人舞
▼過去5年球種使用量變化
球種 | 四縫線速球 | 二縫線速球 | 滑球 | 曲球 | 變速球 |
2015 | 37.1% | 22.9% | 16.8% | 13.2% | 7.1% |
2016 | 35% | 24.4% | 11.6% | 14.8% | 9.8% |
2017 | 28.8% | 31.9% | 17% | 12.9% | 9.4% |
2018 | 26.5% | 30.5% | 14.7% | 24.8% | 2.4% |
2019 | 37.7% | 18.2% | 18.9% | 20.8% | 4.1% |
今年比較明顯的變化在於不同速球的使用量改變,過去兩年Gray配球核心球種是二縫線速球,今年重回過往運動家時期的模式,將四縫線速球作為配球核心,而二縫線速球使用量則降低到20%以下。
淡其實Gray的二縫線速球成效並不差,以下再列出兩種速球近兩年的擊球數據:
賽季 | 球種 | 使用量 | 被打擊率 | wOBA | 擊球仰角 | 擊球初速 | 揮空率 |
2018 | 四縫線速球 | 26.5% | .338 | .424 | 6° | 91.7mph | 20.4% |
二縫線速球 | 30.5% | .277 | .339 | 3° | 87.7mph | 14.9% | |
2019 | 四縫線速球 | 37.7% | .297 | .363 | 15° | 88.7mph | 22% |
二縫線速球 | 18.2% | .211 | .260 | 0° | 86.3mph | 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