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中區可說是本季競爭最激烈的分區之一,根據 Fangraphs 的預測排名,最強與最弱球隊的預測勝場,僅有 10 場之差,差距之近使近況只要稍加不順,便可能是天堂與地獄之別。因此不論是居於領先的小熊、釀酒人,抑或是先前戰力不佳的紅雀、紅人,在冬天都做出不等程度的補強,不光是為了讓自家隊伍不被甩開,也同時力爭進入季後賽的萬分之一可能。
相較其他四隊動作頻頻,海盜隊卻彷彿置身於事外,反常地安靜似乎沒要一同攪和春水。整個冬天的新進離隊名單如下表:
FA補強 | 姜正浩(3M/1y)、Lonnie Chisenhall(2.75M/1y)、Jordan Lyles(2.05M/1y) |
FA離隊 | Josh Harrison、Jordy Mercer |
交易入隊 | Erik Gonzalez |
交易離隊 | Jordan Luplow、Max Moroff、Tanner Anderson、Ivan Nova |
最高薪的 Harrison、Mercer 離隊之後,海盜不但沒有開出超過 500 萬的合約,還透過交易賣出了隊上最高薪的球員 Ivan Nova,來往之間甚至節省將近 1000 萬的薪資。本季結束後,陣中包含 Francisco Cervilli、Corey Dickerson 等 4 位球員將取得自由球員身分,預計將清出多達 3500 萬薪資空間。儘管被預測系統評估有 78 勝的實力,但海盜或許從未著眼於本賽季,才選擇他們一貫的節儉路線。
投手部門
先發:平凡的頂尖
輪值名單 | Jameson Taillon | Chris Archer | Joe Musgrove | Trevor Williams | Opener |
你也許叫得出道奇王牌 Walker Buehler、洋基王牌 Luis Severino 的名諱,但提到海盜王牌會聯想到誰呢?或許有人會提 Chris Archer,但在這邊我指的球員是-Jameson Taillon。27 歲的 Taillon 是大器晚成的類型。當年以榜眼身分進入海盜體系,儘管防禦率始終在 4 左右,仍順利升上 3A,新秀評價也五度入選百大名單。然而 2014 年,他動刀韌帶置換手術缺席整季,隔年又受運動型疝氣困擾,修養將近兩年,直到 3 年前才迎來初登板。
去年 Taillon 完全兌現他的天賦,xwOBA 來到生涯最佳的 0.285,強勁球比例僅有 4.3%(聯盟第 8),BB/9 更只有 2.15。其中來自海盜球團相信 Taillon 是位擁有優秀球質,可以藉由三振來擊敗對手的投手。他的四縫線速球已經成長至可製造足夠的揮空率,不再得以製造滾地效果的二縫線作為配球主體。而為了成為三振型投手,Taillon 也捨棄向來投得不太好的變速球,並將滑球納入武器庫,首季 pitch value 就來到 5.9,成為僅次於四縫線最有效的球路,顯示他的滑球在關鍵時刻完全有其效用在。他也將成為本季的王牌投手。
過去在光芒一直有 command 問題的 Archer,在來到海盜之後,他減少了四縫線速球的比例,改用海盜球團最愛的二縫線製造 weak contact。儘管小樣本的成績變化不大,但 Hard% 比例從轉隊之前的 40.5%,下降至 37.4%。海盜將會讓 Archer 減少使用過度的滑球,期盼能找回過往明星級的實力。將會是新賽季的 2 號投手。
中後段先發 Musgrove、Williams 完全符合海盜球團屬意的球員人選。兩人都沒有太出色的球威與大量製造三振的能力,因此多用二縫線製造 weak contact 來讓對手出局。雖然無法期待他們繳出王牌般的身手,但有機會成為一年貢獻 170 局以上的工作馬。五號先發部分可能由速球派新人 Mitch Keller 擔任,但海盜球團也不排除以開賽者(假先發)形式,使打者可以多獲一次代打機會。
先發班底是海盜的一大優勢,其中 Taillon 今年有機會成長為更好的球員,其餘三位先發同樣有能力提供優質內容與穩定性。2013~14 的全盛時期,正是憑著 Francisco Liriano、Gerrit Cole 為首的優異輪值,方終結 20 多年的季後賽荒。儘管球員有所變化,但海盜仍欲複製當年的成功模式,在競爭激烈的國聯中區殺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