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秒出手》林書豪招牌的擋拆戰術 連兩戰遭到雷霆隊封鎖

《林秒出手》將會在每場暴龍隊賽後,重溫林書豪的精彩演出,並分析他的表現,不管你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只要你喜歡林書豪,就歡迎一起加入。 賽前報導: 相隔不到48小時,雷霆和暴...

作者:EdotTdot_4

Frank Wong

去看了一下之前的數據,之前的替補也沒什麼特別,基本上就跟現在的打法一樣,先發都拼個35分鐘,替補打17分鐘左右,就VV有多一點,25分鐘左右,能有前2,第一是羅莉的轉型,第二是季初東區很多隊都在整合中(單打大隊不用整合),加上上手教練留下的前段班防守,才打出了這成績。看現在打中後段班的都那麼辛苦,都是因為太依賴先發單打的結果。



對不起,我真的對護士沒什麼信心,看就是整合不了交易後的陣容和改變,只好又走回舊路。今天什至最後連加索都不用了,2陣士氣敗壞,一個剛回來的第六人,可以迫得連OG的上場時間也減少那麼多,然後把多年先發18卡2話不說的放替補,是我也會超不爽和不適應。

今天神劇本,再來一個JL絕殺,上帝真的對林很好。

林的手感早就回來了, 3分一直都3成多, 總命中率也在45~50%
上一場那種一打四的切入, 信心十足
偷偷告訴你, 最近重用VV的5場比賽, 只有2勝3敗, 只贏NewYork和差點輸掉的THUNDER. 這核心多好. (輸的都不關我林的事了)

高涵謙

暴龍重用 F. VanVleet 的原因是 K. Lowry 受傷,K. Lowry 受傷才是暴龍近期低迷的主因,別倒果為因了。而且 K. Lowry 跟 F. VanVleet 都是剛傷癒歸隊,還在找手感,林書豪沒有跳出來幫助球隊,打得還比傷癒歸隊的兩人更差,這樣還不關林書豪的事 ?

男兒當入樽

不就是他們招牌的雙重標準嗎 ? 明眼人都知道暴龍近期的低迷,跟後場傳導中樞 Lowry 有關,傷勢讓 Lowry 打打停停, Lowry 和 VanVleet 也都傷癒歸隊不久,林書豪加入新體系需要時間適應我同意 ,但 VanVleet 復出就不需要時間調整球場感覺嗎 ? 而最後交易加入的林書豪 ,時間不友善,本就需要想辦法盡快融入體系,而無法融入體系,真的就只是教練一個人的問題嗎 ? 況且林書豪還誇讚過 Nurse 給他自由度很高,Nurse 之前也喊話要林書豪放膽投,現在就只在檢討教練 ? 贏球林書豪絕對有關,輸球都隊友教練的問題,拜託這些人不要在幫林書豪得罪暴龍球迷了好嗎,在林書豪低迷的時候,給他單純的加油就夠了吧

《林秒出手》將會在每場暴龍隊賽後,重溫林書豪的精彩演出,並分析他的表現,不管你是看熱鬧還是看門道,只要你喜歡林書豪,就歡迎一起加入。

 

賽前報導: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隔不到48小時,雷霆和暴龍兩軍原班人馬移師多倫多,進行連續的第二場交手。兩隊鬥志都很高昂,暴龍想要追上東區龍頭公鹿隊,雷霆則是希望能從西區第5名到第8名的混戰之中脫穎而出。此戰暴龍當家主控K.Lowry持續因踝傷作壁上觀,同樣由F.VanVleet擔綱先發。

賽前看到上次交手沒什麼表現機會的林書豪,和教練進行一對一的訓練,期望這場比賽能有好的發揮。

影片來源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賽戰況與林書豪表現:

主場作戰的暴龍隊,開賽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表現得可圈可點。不僅把雷霆隊投籃命中率壓在四成以下,球隊進攻也由射手D.Green帶頭下起三分雨,D.Green在這節外線3投全中,助隊首節打完取得7分領先。

進入第二節,輪到板凳出發的林書豪接手,在這節有切入上籃也有外線重砲,為球隊挹注5分,另一名球星K.Leonard也有發揮,單節貢獻8分。雷霆隊雖然在這節後段一度追到1分差,但暴龍隊立即穩住陣腳,回敬一波9比0小高潮,帶著雙位數優勢進入下半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易籃過後,落後的雷霆復仇心切,吹起了反攻號角,以超過六成的誇張命中率,單節轟進8記三分外線,反觀暴龍這邊,這節三分球突然熄火,4次出手全數落空,讓雷霆在這節後段掀起20比4的瘋狂反撲,逆轉取得3分超前。

最後的決勝第四節,林書豪雖然沒有得分,但卻有一次精彩的防守站位,製造雷霆明星前鋒P.George的進攻犯規。回到比賽戰況,雷霆這節兩大球星各司其職,R.Westbrook負責組織,這場他拿下大三元,另一名進攻箭頭P.George則是單節攻下10分。最後成功守下暴龍隊的反擊,以116比109復仇成功。

影片來源

 

賽後分析:

這次的賽後分析和以往不同,要先來聊聊防守。

雷霆此役贏球的功臣之一,就是攻下26分7助攻的板凳暴徒D.Schröder。看到對手替補控衛表現這麼出色,當下的直覺反應,不外乎是認為林書豪此戰防守不佳,但事實上這場他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僅被D.Schröder投進兩球,丟掉5分,因為暴龍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採用區域聯防,並讓身材較高大的鋒線球員,去擔任第一線壓迫持球者的工作,林書豪則是負責防守側邊底角的位置,所以和D.Schröder對位的機會並不多。這不是在幫林書豪開脫,只是想說明守不住D.Schröder,並不完全是Jeremy一個人的責任。

當然,林書豪本身也有需要檢討之處,像是在防守雷霆的擋拆戰術時,和隊友間換防的交代時常慢半拍,因此讓D.Schröder得到幾次中距離空檔的機會,這部分值得林書豪多加注意,尤其是面對S.Adams這麼有經驗的掩護者。

影片來源

 

聊個題外話,為了隱藏林書豪的身材和年紀上的劣勢,往往在暴龍採取區域聯防時,教練團刻意將他安排在兩側底角的位置,此舉有效讓林書豪的DBPM(防守正負值),從-2.4改善為-0.9。NBA中另一隻使用區域聯防相當頻繁的球隊——熱火隊,也採取同樣的策略,讓老將D.Wade站在兩側底角的位置,減輕他的防守壓力,讓他在場上能打得更有效率。

回到正題,林書豪此戰開局展現強大侵略性,尤其是第二節,先是成功撕裂雷霆禁區防線,隨後又飆進失去重心的高難度三分球,但整體表現仍不突出,總計全場4投2中拿下5分,三天內兩度交手OKC,得分還是停留在個位數,一部份原因還是出在上場時間僅14分鐘,球權也不是非常充分。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聯盟DRtg高居第四的雷霆,對他執行擋拆戰術的防守策略相當成功,補位總是來得非常迅速,兩戰下來僅讓林書豪靠著pick-and-roll得到2分,而且沒有傳出任何助攻給roll-in的球員,好幾次還逼得他必須在禁區外停球,只能回傳安全球給隊友。窒息式的防守甚至還造成林書豪決定棄用擋拆,想要一對一靠爆發力直接單打防守者,使他陷入更不利的局面。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