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生症候群,或者統稱為「二年病」
特別泛指在前一年表現優異的新人,在第2年球季中受到疲勞、弱點遭敵隊掌握或求好心切的心理壓力及媒體與論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在第2年陷入低潮,使得整體表現明顯不如菜鳥年。
以下整理在2018年大放光芒的10位怪物新人,若他們要在新賽季遠離二年病,甚至繳出比菜鳥年更加進步的成績,各自在新的學期有什麼必修學分!
10. Dereck Rodriguez/舊金山巨人隊/先發投手
必修學分:奪三振
2018年個人數據 | |||
勝投/敗投 (投球局數) | ERA | WHIP | XFIP |
6勝4敗 (118.1局) | 2.81 | 1.13 | 4.56 |
被打擊率 | K/9 | K-BB | WAR |
.221 | 6.77 | 2.47 | 1.8 |
要說誰是去年新人中最意外的黑馬,名人堂傳奇名捕,I-Rod之子-Dereck Rodriquez絕對是榜上有名。控球精準再加上擅長製造滾地球的特性,讓他在去年異軍突出,適時地撐起了去年巨人先發輪值的大洞。
但隱藏在漂亮的防禦率下,Dereck Rodriquez去年4.56的xFIP、.257的BABIP,再加上去年HR/9低到只有0.68,難免會讓人覺得他去年的好成績是否有灌水的成分。因此在第二年球季,D-Rod 今年的防禦率預期將會上修不少。但若是能夠提升一些三振功力,相信在有利投手的巨人主場投球,D-Rod還是有機會成為不錯的中段輪值。
圖片出處:sportsbookreview.com
9. Brain Anderson/邁阿密馬林魚隊/三壘手、右外野手
必修學分:長打率,特別是全壘打
2018年個人數據 | |||
打擊三圍 | 得分 | 打點 | 全壘打 |
.273 / .357 / .400 | 87 | 65 | 11 |
wOBA | wRC+ | DRS / UZR | WAR |
.333 | 113 | 3B:-2 / 0.1 RF:4 / 5.0 | 3.4 |
Brian Anderson是去年馬林魚隊的少數亮點。如果不是在去年,他很有可能為自己贏下一座新人王。雖然在Ronald Acuña Jr.及Juan Soto的光芒下,Anderson受到的關注度相對來得低調許多。但整季下來.273/.357/.400的打擊三園,再加上去年球季中移防右外野的優異守備,讓他在新人球季也累積了3.4的WAR。對積極重建的馬林魚隊來說,Anderson正是未來不可或缺的主力野手。
在2019年球季,馬林魚隊將讓Anderson重回三壘防區,而Anderson在今年若要求進步,勢必要將全壘打及長打率提升,雖然有馬林魚主場這不利打者的先天環境,但Anderson若能有效地將Raw Power有效地轉換成球賽中,一具單季上看20轟的三壘長槍,並非遙不可及!
圖片出處:zimbo.com
8. Harrison Bader/聖路易紅雀隊/中外野手
必修學分:改善揮空率,以及對右投的攻擊能力
2018年個人數據 | |||
打擊三圍 | 得分 | 打點 | 全壘打 |
.264 / .334 / .422 | 61 | 37 | 12 |
wOBA | wRC+ | DRS / UZR | WAR |
.326 | 106 | 11 / 9.1 | 3.5 |
擁有一雙風火輪的Harrison Bader,在去年球季一次又一次的超人美技,讓球迷對他印象深刻。去年趁著Tommy Pham在上半季的空前低潮,以及Dextor Fowler的持續低迷,抓住少數的機會一路成為紅雀隊不動中外野手。單靠守備和速度,Bader就有機會站上大聯盟,但他能在去年固定先發出賽,打擊的提升才是最大關鍵。不但繳出平均以上的打擊數據(12轟15盜),其在壘間的破壞力也是讓敵方頭痛不已。
然而Bader的表現雖然值得讚賞,特別是對左投手的攻擊更是出色。但在面對右投時顯然就差得多了。(面對左投的OPS高達.886,但面對右投只剩.695),若是可以精進Contact及對右投的攻擊能力。Bader就能在進攻上為球隊帶來更大貢獻,單季15轟15盜,甚至上看20轟20盜並非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