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12/14

「蛋哥」Adam Dunn隱藏在數據背後的特質,到底是什麼?

「蛋哥」Adam Dunn隱藏在數據背後的特質,到底是什麼? 本文在探討的是,為什麼運動家會在去年731交易大限前簽下「蛋哥」Adam Dunn,這位不僅是Bat Only,而且打擊三圍基本上只...

作者:冥獅

「蛋哥」Adam Dunn隱藏在數據背後的特質,到底是什麼?

本文在探討的是,為什麼運動家會在去年731交易大限前簽下「蛋哥」Adam Dunn,這位不僅是Bat Only,而且打擊三圍基本上只有HR/BB/K的球員。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蛋哥這幾年來的WAR值,這是來自於FanG
raphs的資料:

2010:+3.0WAR
2011:-3.0WAR
2012:+1.8WAR
2013:-0.2WAR
2014:0.0WAR

從這邊可以看出,從WAR看來,就算排除了只出賽112場的2011年,蛋哥並不能幫球隊多帶來太多的勝利,至少不能稱上明星球員。

而蛋哥的WAR,也只有在02年的4.0、04年時最高達到4.9、05年的3.0及10年的3.0是在3以上的,在02-05年那段時間可以稱上蛋哥的生涯最顛峰。

生涯14年甚至只有22.7WAR,從WAR的角度看來,蛋哥大概就是個普通的球員。但是,從年年的出賽場數、打數來看,事實或許不是如此。

而下列是蛋哥最近的wRC+,來源一樣是FG:
2010:136wRC+
2011:60wRC+
2012:115wRC+
2013:105wRC+
2014:112wRC+

在這邊,2011年只出賽3/4賽季就算排除掉,近三年的數據也不過大概超過聯盟平均10%上下,或許不錯,但是這也不是Beane會選的球員種類,而且以一個一壘及DH球員來說似乎不是很足夠的。

那麼,這筆交易,蛋哥所能吸引豆爺的特質,還有什麼?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蛋哥2010年來的打擊紀錄,其中我2014年只有統計到交易前:

順序分別是打數/安打/全壘打

2010:558/145/38

2011:415/66/11

2012:539/110/41

2013:525/115/34

2014:363/80/20

合計:2400/516/144

生涯(尚未到運動家前):6817/1617/460

在這不到五年的時間中,蛋哥的打擊率為0.215,就算排除了2011年的大低潮,依然只有0.226,所以就算是從最傳統的數據:打擊率來說,蛋哥是出局了。

但是,在這段期間之中,蛋哥平均每16.7個打數就有一發全壘打,而每3.58支安打就有一發全壘打。

而單看2014年交易前的紀錄,蛋哥平均18.15個打數有一發全壘打,而每4支安打就有一發全壘打。

這代表什麼?Well,讓我們看看Cespedes的數據,我還是只列出打數/安打/全壘打三項,並且一樣只到被交易前:

2012:487/142/23

2013:529/127/26

2014:399/102/17

從這邊可以簡單的看出,在14年,賽砲平均23.5個打數有一支全壘打,而每6支安打有1發全壘打。把還有賣相、正值巔峰的賽砲賣掉,換來一個生涯末期、但是全壘打產能更高的選手,似乎是個還不錯的選擇。

而另外再拿某位「重砲級球星」的數據來看,這位球員的名字我待會公布,而我猜你會很訝異:

2010:606/140/32

2011:605/162/29

2012:383/106/23

2013:600/160/30

2014:602/136/35

合計:2794/704/149

生涯:7575/2159/466

在這五年內,這位球員每18.8個打數有一發全壘打;而每4.72支安打中,有一發是全壘打。

而在今年,這位球員每17.2個打數貢獻1轟,每3.88支安打中有一發是全壘打。由此看來,無論是近五年,又或者是就單獨2014年,我們都可以看出,蛋哥的全壘打產能都比這位「重砲級球星」還要來得優秀。

而即使用生涯數據相比,蛋哥只需要14.8個打數便有一支全壘打,而每3.51支安打中就有1支全壘打!

而某位球星則是16.3個打數「才」有一支全壘打;每4.63支安打中「才」有一發全壘打。

答案公布:這名「重砲級球星」是紅襪隊的David Ortiz,由上述比較可看出,蛋哥的全壘打產能可以稱上「驚人」。

或許也是因為有如此高產能的全壘打,再加上要補上被交易掉的Cespedes的長打能力,Beane才會有這種不符合一貫風格的選擇。在我看來,對於今年季中以後很缺砲火的運動家來說還算是合理的。

是的,進階數據告訴我們也許Dunn不是非常有整體貢獻的球員,但是他擁有某項很突出的特質,而這特質代表了某些不低的價值。

歡迎指正。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歡迎光臨Tommy John粉絲團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