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從事棒壘球運動的朋友或許都有過買球棒的經驗,球棒分不同長度、重量、木頭材質、品牌,根據國外網站統計,多數 MLB 球員使用的球棒品牌便多達 11 種以上,一支動輒好幾千元的球棒,要如何在琳瑯滿目的選擇中選擇一支最適合自己的呢?
(WPW網站中大聯盟選手使用球棒品牌比例)
先看材質
要挑一支喜歡的木棒建議先看材質,材質的選擇目前市面上多為白樺木 (Ash)、楓木 (Maple)、還有黃樺木 (Birch),球友們可以針對不同的木頭特性,對照本身打擊喜好作決定。
楓木質地偏硬、球棒表面平整、重量較重、甜蜜點較不好掌握,但由於擊球距離表現出色,適合打擊技巧純熟的職業選手,根據WPW網站統計,2013 年大聯盟球員使用楓木棒已高達 77.9%,包含 1997 年第一位把楓木帶到大聯盟場上的 Joe Carter、棒子爺 Barry Bonds,到新科美聯 MVP Mike Trout 都是楓木棒的愛好者。
(美聯 MVP Trout 使用 Old Hickory MT27 楓木棒)
白樺木為球棒材質中常見的一種,在 [楓木革命] 之前,白樺木曾是大聯盟選手使用率最高的木材,特點為彈性佳、球棒韌性好、甜蜜點掌握度佳、容錯率高,耐用度稍低,火烤後的木紋可以在球棒上呈現不同感覺,在賽場上大約有 18.9% 球員使用白樺木,如 Derek Jeter、Evan Longoria 還有陳金鋒都是白樺木的頂尖使用選手。
(光芒隊明星三壘手 Longoria 為白樺木球棒愛好者)
黃樺木特色為木紋平直,兼具了彈性與韌性兩種特性、耐用度高,是未來極具發展潛力的球棒材質選擇,大約 3.3% 選手使用黃樺木球棒,使用代表選手為響尾蛇隊外野手 Mark Trumbo。
(響尾蛇隊 Mark Trumbo 使用黃樺木球棒)
(左至右分別為黃樺木、白樺木、楓木切面)(spiderbats.com)
再看握把
由於球棒握把跟打者的雙手密不可分,握把的粗細是掌握度的主要重點,細握把雖然掌握度提高,但如果打到棒頭或球棒近握把端,球棒斷裂的可能性也相對增加。
球棒握起來的感覺跟收尾有極大關聯。球棒收尾主要可分喇叭收尾及傳統收尾,喇叭收尾(flared) 適合退指握法,而傳統收尾適合一般握法打者。
(退指握法會把整個球棒握滿,以增加力矩的方式提升擊球力道)
(一般握法則是把小指靠在球棒握把端進行揮擊)
不是論哪一種握法或球棒收尾,建議還是每支球棒都先握握看,讓直覺幫你找出一種喜歡握把,會讓整個大海撈針的球棒海選過程提升不少效率。
(最下端球棒便為典型的喇叭收尾)
挑選重量
一般而言,棒球棒和慢壘木棒的重量有所區別,棒球棒的重量大多落於 830-950 公克之間,壘球棒則是分佈於 680-800 公克,在挑選重量時必須考量到本身揮棒速度以及身高體重等因素,雖然數字大小多少會聯想到打者力量,但也不是拿越重的就表示球可以打的越遠,揮起來順暢才是最重要的。
國外學者 Bahill & Freitas (1995) 推算出一套與身高或體重相關算式,用來作為球棒重量挑選參考。
組別 | 建議重量 (oz) |
職業/老手 | (身高/3)+7 |
入門球員 | (身高/3)+6 [保守估計值] |
慢壘球員 | (體重/115)+24 |
快壘球員 | (身高/7)+20 |
13-15 歲球員 | (身高/3)+1 |
11-12 歲球員 | (體重/18)+16 |
9-10 歲球員 | (身高/3)+4 |
7-8 歲球員 | (年齡X2)+4 |
(身高單位為英吋;體重單位為磅;球棒重量單位為盎司,數據僅供參考,重量請依個人喜好調整)
國內外職業棒球選手球棒重量大多使用 850 公克以上棒球棒,如陳金鋒使用 893 公克、A-Rod 880 公克,當然也不乏一拿就是一公斤以上的巨砲打者,像宣布退休的 Alfonso Soriano 就是手持 1020 公克球棒的重砲。
Ugo Kuo
球棒重量建議公式有錯誤吧~?
業餘球員為(身高/3)+6oz 以小弟來說 身高175/3 約為58 58+6=64oz
64oz相當於1.8kg....?
黃煜仁
表格下方有備註要用英制來計算
運動視界編輯
您好,球棒重量公式單位為 [英吋],所以您最適合的重量大約是 29oz,也就是 822 公克,因為必須適用於不同類型選手,所以算出來可能會保守一些,如果您覺得太輕的話當然也可以套用職業球員的公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