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後賽開打,各家勁旅無不摩拳擦掌,為爭取歐布萊恩金盃使盡渾身解數。但那些提早放暑假的球隊,也並沒有因此閒著,除了調整管理層,還必須確立接下來的建隊方針。而除了尚未開市的自由市場,另一個補強的手段就是透過選秀,而這個休賽季也正式球隊高層檢視這些新秀們能否堪大用的絕佳時機。
雖然我曾認為2018年是選秀小年,因為對比2016的 Ben Simmons,2017的 Markelle Fultz、Lonzo Ball,這屆選秀大多都是擁有頂級副手的潛質,但要躍升建隊基石的超巨,在天賦上可能還稍遜一籌。
但這一季下來,這些新秀卻遠遠超乎我的預期,就以指標性的前五順位來說,相較於17、16甚至15,本季的新秀幾乎全部都展現出自己有值得栽培的潛力,在年度新秀一隊更是全員上榜。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
第一順位 | Karl-Anthony Towns (18.3/10.5/2) | Ben Simmons (15.8/8.1/8.2) | Markelle Fultz (7.1/3.1/3.8) | DeAndre Ayton (16.3/10.3/1.8) |
第二順位 | D'Angelo Russell (13.2/3.4/3.3) | Brandon Ingram (9.4/4/2.1) | Lonzo Ball (10.2/6.9/7.2) | Marvin Bagley (14.9/7.6/1) |
第三順位 | Jahlil Okafor (17.5/7/1.2) | Jaylen Brown (6.6/2.8/0.8) | Jayson Tatum (13.9/5/1.6) | Luka Doncic (21.2/7.8/6) |
第四順位 | Kristaps Porzingis (14.3/7.3/1.3) | Dragan Bender (3.4/2.4/0.5) | Josh Jackson (13.1/4.6/1.5) | Jaren Jackson Jr.(13.8/4.7/1.1) |
第五順位 | Mario Hezonja (6.1/2.2/1.4) | Kris Dunn (3.8/2.1/2.4) | De'Aaron Fox (11.6/2.8/4.4) | Trae Young (19.1/3.7/8.1) |
*球員名稱下方數據為(得分/籃板/助攻)
*紅字部分為曾被媒體評價不符合該順位期待的新秀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這一屆的前五順位的選秀,在賽季當中都有穩定的上場時間以及數據輸出,相較於仍處在轉換期掙扎的 Bender 與受傷勢所苦的 Fultz,這一季從狀元到第五順位,都有在第一年打出自己的身價,而且相較於後來慢慢展露頭角的 Ingram 和 Brown,這一梯幾乎是在新人年就能繳出雙位數的得分輸出,由此可知「水貨」這個每一年選秀都會出現的標籤,似乎並不存在在他們任何人身上,這除了是球員本身的努力與天份,球隊的選秀眼光與養成也至關重要。
而筆者本想要針對本屆「含水量」低的前五順位做一篇賽季簡評,但寫到第三順位發現已經超過5000字,因此將分為三篇來寫,而這篇就專注在狀元 DeAndre Ayton 以及榜眼 Marvin Bagley 身上。
第一順位 DeAndre Ayton
基本上,你很難去懷疑一名場均16分、10籃板的球員是水貨,以狀元的身分來說,DeAndre Ayton 本季的數據已經算是對得起選他的太陽,除了是隊史新秀賽季最多「雙十」表現的新人,Ayton 極高的完成度也讓球隊的攻守總算找到可以仰賴中樞,從比賽內容來看,他的技術是可以讓他場上做到很多事的......
「場均16分10籃板?別鬧了!你才不是一個場均16分10籃板的球員,雖然那已經很不錯了,但那不是你的天花板,你應該是一個30分20籃板的球員。」
只是,雖然證明自己不是水貨狀元,但 Ayton 本季的表現總是給筆者一種「差一點」的感覺,而球隊王牌 Devin Booker 也有同樣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Ayton 在場上可以做到很多事,但「做到」跟「做出來」的差距就是筆者認為他本季的問題所在。
高涵謙
未來發展最撲朔迷離的應該是灰熊隊的 Jaren Jackson Jr.,體系尚未建立,連隊友的組成都還是未定之天,讓 Jaren Jackson Jr. 進入狀況的 Marc Gasol 季中被交易到暴龍,交易來 Jonas Valanciunas 還沒配合幾場 Jaren Jackson Jr. 就停機,明年還能不能跟另外四位並論真的很難說。
境鏡靜
艾頓什麼都好但就是心態不夠積極,可是心態往往是決定球員成就的一個關鍵啊。
他不會水掉,但能衝多高真的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