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12/27

Coach’s Corner:擁有天價珍品的幽默教練George Raveling

(Photo source: insidesocal.com) 我注意到George Raveling這個教練時,他已經在南加大(USC, 1986-1994)了。南加大的籃球長久以來和同城...

作者:hoopjunkie


(Photo source: insidesocal.com)

我注意到George Raveling這個教練時,他已經在南加大(USC, 1986-1994)了。南加大的籃球長久以來和同城兄弟UCLA沒得比,都被打好玩的。Raveling任內除了帶過號稱「Baby Jordan」的Harold Miner,有兩三季戰績還不錯之外,整體來說乏善可陳。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因為黑人教練本來就較少,Raveling算是生涯紀錄還不錯的黑人教練。他在1972-1994這22年間待過Iowa、Washington State和南加大三所學校,總戰績是337勝292負,六次打進64強季後錦標賽。退休之後,Raveling就在Nike工作,如今是該公司的國際籃球事務主任。

Raveling出生於1937年,今年已經77歲。一直要到讀過手邊一本「Basketball Shorts」的書之後才知道,他是個無比幽默的教練。

他說,當他在費城讀高中時,學校的籃球隊和美式足球隊教練是同一人(早年對缺乏經費的學校而言是常見的事)。球季開始,教練要挑選球員時,把所有來測試的學生帶到森林裡,然後叫他們直直往前衝。Raveling說:「那些會自己跑去撞樹的,就進了美式足球隊。」

在黑幫林立的費城街頭生存不是容易的事,Raveling說:「那些在我們學校裡有兩隻耳朵的學生,大家都知道他們是轉學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南加大,Raveling帶的是籃球隊,但他還是不忘開美式足球隊的玩笑。有一次一家電視台為了作專題,到南加大校園拍攝。Raveling說:「這家電視台剛才創了一項紀錄,他們拍到12個美式足球員同時在教室裡上課」。

如同不少教練,Raveling也很討厭一天到晚死纏爛打的籃球記者,他說:「一個體育記者人生的巔峰時期,大概是國小三年級。」

我很喜歡幽默的教練,幽默感總能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之外,讓人體會到人性化的一面,也證明教練不只會爆走或是不苟言笑而已。台灣的教練和球員,在這方面總是少了些什麼。

但Raveling可不只是幽默而已,一直到最近讀到的另一篇文章,我才知道他手上持有美國歷史上可稱為價值連城的珍寶──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在1963年「I have a dream」演講的講稿打字原稿!根據鑑價者推估,這三頁A4紙目前的價值,最高可能值2500萬美金。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情是這樣的,Raveling當年才26歲,還是Villanova大學的助理教練,但是他非常支持人權運動,也是金恩博士的粉絲。8月28日金恩在華府發動20萬人大遊行前一夜,他在德拉瓦州一個朋友家,在朋友父母的催促下,兩個年輕人開車南下華盛頓,而且加入遊行保全志工。

Raveling很幸運的被安排在金恩講台附近維持秩序,和金恩大概只隔了七八個人左右。當金恩演講結束,摺起講稿正準備把稿子放進口袋,深受感動的Raveling大步上前問:「金恩博士,講稿可以給我嗎?」金恩也不囉嗦,就把稿子給了Raveling。

50年來,不少人向Raveling開價碼要求轉讓,不過他說他死也不會賣掉這三頁講稿。人生的際遇,真是可遇不可求。對Raveling來說,這三張紙說不定比NCAA冠軍盃還珍貴。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