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獨身在蘭陽平原佇立近20年的木棒組球隊,也要跟著今年的高三生一起畢業了。
中道中學棒球隊為宜蘭縣唯一甲組青棒隊伍,去年因經費不足等問題,棒球隊確定停招。今年玉山盃宜蘭縣在預賽兩敗淘汰出局,據了解,未來將中道中學轉型為社團球隊,意味著宜蘭縣唯一甲組青棒球隊正式走入歷史。
因為中道中學停招,無法湊齊20人參賽,今年玉山盃宜蘭縣沒有新兵可用,找來羅東高中、羅東高工和羅東高商球員組成聯隊出征,對很多中道高三球員來說,這不僅是青棒生涯最後比賽,也是球隊最後一戰。
中道中學青棒隊成軍至今20年,也是宜蘭縣「唯一」木棒組球隊,過往培養出無數職棒選手,但校方考量缺少贊助與人才外流考量下,去年球隊決定停招。由於沒有新生,加上高三球員畢業,球隊面臨人員不足的狀況,等同走上解散之路。
──ETtoday,宜蘭唯一高中木棒隊解散 中道中學未來轉社團球隊,2019年5月24日
這則遺憾的新聞,被埋沒在每日對戰、或是小高一球速飆破150公里、單場雙響砲等眾家好手盡顯神通的驚奇裡,未能在正打得如火如荼的玉山盃賽程中受到較廣泛的關注。
去年第六屆黑豹旗全國高中棒球大賽開啟戰火前,宜蘭中道中學棒球隊早在九月初就已發布當年度停招的消息,兩大原因不外乎是企業贊助後繼無人以及人才外流的困境。龐大的開支與學校政策的轉變,促使董事會決定該年度停招棒球隊新血,並視後續情況再考量是否重啟招生。
曾孕育出鄧志偉、張志強、陳煥揚、林晨樺、林明杰等職棒好手的中道中學,毅然作出「停招」這樣重大的決議,某程度上即已是警示著球隊前途未卜。不願說出口的「解散」兩個字,仍無法改變宜蘭縣三級棒球必將遭受嚴峻衝擊的事實。
九月間無意在批踢踢棒球版上瞥見這則中道中學停招的新聞,甫體驗過第100回夏季日本甲子園滿場人潮震撼的筆者,尚未看過任何一場這片土地上青棒的賽事,但「中道中學」這幾個字仍悄然在腦海裡烙印下淺淺的印記。11月初入秋之際,在所支持的球隊未如願打進季後賽的惆悵、兼著對球場的想念裡,赫然發現黑豹旗大賽32強排定於天母的賽程,列載著「中道中學」,瞬間喚起記憶裡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當時只知道少數青棒球隊的筆者,覺得好像有那麼點必要去探一下這支相較而言極為陌生的球隊。
一個令人喟嘆的消息,事後回想卻成為一個偶然的起點,開啟了筆者關注青棒的契機。
2018年11月4日的午後,中道中學對上興大附農32強的賽事準時開打。為數不多的觀眾稀稀落落地坐在天母棒球場的本壘後方,起初還有點不大習慣球場沒有如職棒賽事般時時環繞著華麗聲響的氛圍,但當場邊兩隊的親友團自始至終不間斷地賣力吆喝,特別是陣仗與對手相比稍嫌遜色的中道加油團,加油聲卻更為響亮時,才慢慢感受到這樣純粹人聲的殷切呼喊,其實才是對18個奮鬥的靈魂最真實的鼓勵與愛。
原來這才是棒球比賽初始、單純的模樣。
享受著嶄新的體驗而在本壘及一、三壘側穿梭之際,興大附農已在第2、3局攻下3分,而中道中學則受到先發投手壓制,遲遲無法發揮。處於落後態勢的中道中學卻也未顯畏懼,至第5局終於打破鴨蛋,將比數拉近為只差一分落後。受到場邊中道中學親友團熱情加油的「感召」,筆者在五局結束後就不再游移、坐定於本後近三壘側前排的位置,內心告訴自己「不如今天就當一日中道球迷吧」。
那風雲變色的七局下半,至今還是鮮活地記憶在腦海裡。七局上雖然被興大附農再下一城,攻守交換後中道中學靠著對手的接連失誤與安打串連,一步步蠶食鯨吞、非常有效率地先攻得三分翻轉戰局。當四棒打者偕雨豪擊出一記清脆響亮直擊中外野的歐把、打回壘間上的兩位隊友後,在二壘壘包上振臂的那一瞬間,更是漣起休息室裡的陣陣雀躍的聲響,也奠定了中道中學進入16強的立基。那樣單純的笑容與在球場上共同努力的情感,讓筆者首趟的青棒行留下深刻的感動,縱使球隊面臨著茫茫未知的未來,在每一次珍貴的上場時刻,顯都不足作為中道中學盡力爭取榮耀的阻礙。中道中學在黑豹旗最終獲得隊史最佳的八強殊榮,可說是完美詮釋「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的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