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質疑Nolan Arenado很多事情。例如,他生涯有一半的打席來自Coors Field — 這座隸屬於洛磯隊的主場,過去五年會讓隊上打者的績效膨脹16%,遙遙領先聯盟榜眼的8%。Arenado亮眼的帳面數據究竟受惠於主場多少?質疑者會告訴你,他職涯在主場的OPS是0.99、出戰客場時只剩0.796。他是一名優秀的三壘手,但生涯貢獻最多WAR值的賽季只有5.7勝。近五年Josh Donaldson、Jose Ramirez、Kris Bryant、Alex Bregman、Anthony Rendon、Manny Machado甚至後起之秀Matt Chapman,這些三壘手都打出過更好的球季。
因此,質疑者有很多極具說服力的證據,能在Arenado支持者吹捧其豪華的帳面數據時,狠狠潑一桶冷水。連四年至少37轟110打點?別忘記他在Coors Field打一半的比賽。防守很棒?Donaldson、Bryant、Machado、Rendon也都是守備不賴的三壘球星。或許他可以算明星,但遠遠不到MVP層級。諸如此類的質疑、疑似高估的標籤,長年緊跟著Arenado。沒錯,這些質疑其實很多都是對的 — 他的帳面成績肯定受惠於Coors Field不少、而且在聯盟正好進入大三壘手時代的眼下,他也的確稱不上該守位最優的選手。
但物極必反 — 若我們太過強調美中不足之處,反而可能會忽略Areando其他的眾多優點。事實上,若撇除球場疑慮、以及同守位的競爭者強將如雲,其實他根本沒什麼值得挑剔的大缺陷。首先,Arenado的高耐戰度可能就是最被低估之處 — 過去四年,他逐季分別有665、696、680、673打席,包括季後賽在內,已經連三年打滿160場。如果說保持健康、穩定出賽也是實力的一環(也的確是),近五年累積打席數只落後六人的Arenado,光這方面就足以先得到頂級的評價。
另一項值得稱頌的優點,是Arenado極高的成績穩定度:自2015年後,他從未有任何一季的進攻產能wRC+低於120、也沒有一年WAR值低於4.5勝。我們等會兒再細談他的防守功夫,但值得先提的是,Arenado在2013~2018年間「每一季」都拿下三壘金手套獎,充分彰顯球技的驚人穩定性;無論進攻或守備,他都幾乎不曾遇過明顯的起伏。但你知道嗎?這些都還不是最可怕的事情。除了健康、穩定、攻守兩端都有極高的評價,更重要的是Arenado仍在不斷進步當中。
wRC+是一項已針對球場做校正的打擊數據,而自從Arenado在2013年於MLB初登板,他逐季的wRC+分別是:77、113、121、126、129、132,今年又提升至142。是的你沒看錯,每一季他都在進步、至今還尚未出現衰退的年份。或是如果你需要搭配一張圖服用也可以: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非常勵志的曲線。在職業運動聯盟,若想成為一名讓對手得重點提防、使出渾身解數也要拿下的資深球星,必須具備強大的適應及調整能力。這樣才有辦法在敵方不斷變換各種招數時,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長期地生存下去。所以,想長年保持穩定、甚至還得不斷進步,顯然是泛泛之輩難以輕鬆辦到的任務 — 因此我們更能肯定,Arenado絕非等閒之輩。而且,他這季又再度進化了 — 除了前述提及的wRC+,被三振率(K%)、純長打率(Iso)也都是生涯最佳:
過去四季徘徊在14%~18%之間的被三振率,今年一口氣下降到10.5%。而雖然長打產能本來就已經很優秀(近四年都高於0.264、整體平均0.276排聯盟第八),但本季是更傑出的0.292。長打變多、三振變少,同時做到這兩件事的難度並不低。雖說特別優異的成績,總是有較大的下修可能性,但仍無法改變Arenado是一名技術全面、且越來越進步的打者的事實。生涯沒有任何一季被三振率高於18%,與目前聯盟平均值23%相比,明顯低了一截。選球也有長足的進步 — 以2016年季前做為分水嶺,壞球追打率從40.4%下修至32.7%、被保送率則從5%上漲成9.7%。
近四年的保送三振比都維持在0.68以上,相較於0.3左右的聯盟均值,同樣高出一截。至於豐沛的長打產量是否有受惠於Coors Field?這確實很難否認,但仍無損Arenado的擊球擁有上乘破壞力的事實。根據擊球追蹤系統Statcast的資料,近五年他將球打進場內之後,依照擊球噴發初速、仰角(均不受球場因素干擾)來估算,逐季的預期wOBA值分別是0.393、0.376、0.413、0.396、0.381,皆優於MLB平均的0.37。也就是說,除了優異的三振率、保送率,他也擁有良好的擊球砲管。
Derek Wu
納豆只能遺珠,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