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除非是這陣子以來都連不上網路,或本篇文章完成後才成為車迷的朋友,否則應該無人會對加拿大站的5秒判罰事件不知不曉。本次事件,毫無疑問的,凸顯了現在F1競賽規章的不足之處。
本場比賽,從周五開始就是你來我往。銀箭先在FP1拔得頭籌,紅軍很快在FP2還以顏色。排位賽結果,兩強分佔頭排各一位。正賽開始前,賓士臨時的維修為比賽投下巨大問號,Lewis Hamilton在暖胎圈的起步失常更讓比賽張力再度升高。
經過一輪的進站,Hamilton落後Sebastian Vettel接近五秒,當大家目光從Bottas-Ricciardo的戰鬥移開時,Hamilton默默將前車差距追擊到兩秒內。今年開季以來,眾人期待無比的賓士、法拉利正面對決儼然箭已上弦,不得不發。
Hamilton接下來幾圈數度於髮夾彎鎖死輪胎,眾人可以清楚感受兩位車手散發的鬥志,競爭場面變的血脈噴張。就在此時,第48圈的關鍵事故發生了。
10圈後,F1近年來最重大的爭議事件在世人面前揭開序幕。比賽也正式宣告結束。Vettel完全沒有輪胎跟油料拉開5秒差距,Hamilton亦無需冒險超車,只要跟緊對手,冠軍已然到手。
最終,無論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或在現場觀戰的車迷,都目睹了極度不想見到的畫面-Vettel以第一衝線,Hamilton卻拿下冠軍。
目前,車迷間最主流的兩個論派分別是:
1. Vettel的判罰是錯的。
2.裁判組的處罰完全正確。
這兩個論點看似牴觸,但仔細思量過後,其實並不衝突。相反的,他們一起凸顯了一個問題-為甚麼F1會讓自己陷入這個兩難局面?
伴隨著Vettel賽中與賽後和車隊的無線電通訊,以及離開賽車後的一舉一措,再再將自己是委屈一方的姿態深植眾人心中,讓大家非常容易的就能得到” Vettel是無辜的”這種結論。
但事情真有這麼簡單嗎?可說是,也可說不是。
根據F1賽事規章27.3條規定,”當車輛偏離賽道,車手得以將車輛帶回。唯此行為須於確認安全無虞,且無獲取不當利益後,方得執行”。
一般來說,在有設置檔柱的連續彎,要是跑開,只要繞過檔柱,回歸前確定安全無虞後就不會有太大問題。然而,Vettel跑開的是整條蒙特婁賽道唯一一個草地路面,且未置有檔柱的S型減速彎。按照他回歸賽道的方式,以及些許的側移修正,讓裁判認為他在控制住車身後還繼續放任賽車橫向移動,因而判定違規。
當然,支持不該判罰的人會提出2016摩納哥站事件作為依據,但事實上,Max Verstappen在去年日本站的類似事件中同樣遭受5秒判罰,Vettel事件裁判要是沒罰下去,照樣會有另一群人提Verstappen的案件出來批評FIA判決不一致-而且批評力道絕對會小很多。這反而不見得對F1是件好事。
因此,Vettel的判罰單就規則層面上來說是正確無誤的。不過,若我們拉到更宏觀的角度看,F1的規則制定上讓本次Vettel事件陷入灰色地帶本就是件不對的事,更遑論他受罰的方式。
再者,要是FIA在判罰出爐後,立即性的對外宣告判罰原因,想必也能舒緩部分車迷的怒氣。缺乏當下的說明,只會讓眾人各自填補自己相信的事實,當第一印象成型後,想再扭轉可說困難無比。
當前眾人對車手裁判Emanuele Pirro批判也有失公允。裁判小組是由5人組成,少數服從多數,Pirro絕對不是決定罰Vettel的唯一人物,甚至很可能是投票反對的那位。但平心而論,當下如此規定的賽事規章,使任何對裁判組的指控都是不合理的。
所有粉絲,包含筆者在內,希望看到的都是精彩的比賽。讓人歎為觀止的超車、輪對輪的激烈較勁,及頂尖車手們毫無保留的拼鬥冠軍。或許拉掉所有駕駛準則會是最快的方法,但這會頓時讓比賽陷入無政府狀態,衍伸出的可能更是安全問題,例如Verstappen在Spa為了阻擋Kimi而二度換線。正因如此,眾家車隊車手們不斷敦促FIA制定一條又一條的規定。
然而,這樣反而讓各隊及車手都希望藉由規則來謀取競賽上的利益,也造成我們越來越常聽到車手在無線電中抱怨另一位車手的行為。就好比Hamilton,既使他事後都承認自己會跟Vettel做一樣的舉動,比賽當下他還是毫無意外地跟車隊投訴。
Athrun aka Satoshi
我認為這判罰沒錯,如果真要挑剔的話,那大概就是時間點了:第48圈意外發生,第58圈才作出判決。不過我想這恐怕是決策小組持續討論才導致。
大家似乎都沒想過Vettel賽後的行為才真正毀了比賽,而且觀眾鼓吹就算了,連紅軍工作人員都在鼓吹?
至於直接還位置,或是導入懲罰區機制我覺得都不太行,因為摩納哥的案例要用另一個方式解讀。
KevinHunter
這個判罰正確的是無庸置疑,因為是按照規則來判,應該說過去一些沒有判罰的事件也造成了這種判決不一致的爭議~相信判罰小組勢必也是掙扎了一番
Vettel一直以來都是個藏不住情緒的人,不像Hamilton比較會說場面話,他的這些行為當然有爭議之處,但是似乎也是不讓人意外0.0
摩納哥賽道狹窄確實讓判罰顯得很不容易,或許能為摩納哥設計一套屬於自己的判罰方式?
Athrun aka Satoshi
Vettel在2016年墨西哥曾怒罵故賽務監督Charlie Whiting,2017年還曾惡意與Hamilton發生碰撞,確實是不意外啦(我認為如果Whiting還在,他絕對不允許這件事發生)。
而且當時FIA都盡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但這次已經是第三次,說真的,FIA該下手了。
Disc
我覺得規則是死的, 依照賽道特性去決定罰多重才是每場有場邊裁判的任務,不然兩台車直接出去那就真的好看.
F1已經難看多年,奇奇怪怪的判罰也不少,我想車迷只是藉事件來出口氣而已
不過Vettel的情緒真的要控管一下,越來越中二不是好事啊XDDDDDDDDDD
KevinHunter
以現行來說,5秒加時判罰是最輕微的處分了,因此我才提出更輕微處罰,能夠更立即執行的可能選項~
車迷真的藉由這次事件出了很大一口氣,希望F1能傾聽大家的聲音
Vettel阿......他不是一直都很中二XDDDD
Kevinbig3
我不太認同判罰的點在於,過去有類似的事件卻沒有罰的案例,像是2016年摩納哥,Ricciardo本人也有跳出來表達意見,說這次Vettel和Hamilton其實是hard racing,不應該判罰,總之判罰不一致真的很難讓車迷信服
KevinHunter
判決不一致確實的影響了比賽的可看性及賽會的公正性,但個人認為不能以過去錯誤的判決來否定現在正確的判決
就好比棒球,總是會發生好球帶外的壞球被主審撿起來變好球的案例,現在換個主審判同個位置壞球,你只能去罵前面,而不能去檢討現在這個做出正確判決的主審啊~
fb - Chung An Fang
判罰的尺度這點我實在也不能說什麼,只是唯一我覺得賽後Vettel的行為真的很母湯,實在難以展現身為前冠軍的風度和氣度。
以球類運動為例,常常說誤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劣勢的一方也能做的就是在比賽中盡力去彌補損失降到最低;至於結果出來是如何,現在的媒體如此發達大家自然會有公評。
身為運動員,競賽成績固然是非常重要,但失去運動風度就真的不宜。
KevinHunter
沒錯~相較之下我覺得Hamilton真的風度十足,不只頒獎台把Vettel拉上去,賽後回到維修區還想載他一程,是Vettel自己情緒過激完全忽視⋯
有沒有運動家精神真的也是一個運動員成不成功很重要的評判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