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奧良鵜鶘是1988年NBA擴編時成立的新球隊(一開始叫夏洛特黃蜂,但此蜂不是現在的蜂),球隊成立30年來總共選進過三位選秀狀元,分別是1991年的Larry Johnson(當時球隊還在夏洛特)、2012年的Anthony Davis,以及今年的Zion Williamson。這三名選秀狀元有個共通點,都是當年度NCAA的頂尖大前鋒,但再巧也沒有今年的巧:上禮拜賣掉AD,這禮拜選進Zion,兩人無縫接軌!
鵜鶘的David Griffin今年4月才被找來接手副總裁,他5月又找來K教練的高徒Trajan Langdon擔任總經理。這兩個還沒過試用期的鵜鶘新高層,短短兩周就讓人看出他們的功力,經過AD的交易及選秀,已經將鵜鶘打造成具有衝擊西區季後賽實力的球隊,它們的補強只剩最後一哩路:自由球員市場。今天就來聊聊AD的交易、鵜鶘的選秀操作,以及7月開簽的自由球員市場它們的目標為誰,鵜鶘的新陣容值得別隊的球迷變心投靠!
一、Anthony Davis的交易
繞了一圈,鵜鶘最終還是與湖人談成AD的交易。湖人原本最大的競爭對手波士頓安內不成提前出局,因為就算Rich Paul不出言威脅:AD只供租用一年,波士頓自己也會因Kryie Irving的離隊幾成定局而不敢、也沒必要送出年輕中堅Jayson Tatum、Jaylen Brown及Marcus Smart來交換AD,這種掏空公司資產的責任Danny Ainge可不敢扛;紐約則是籌碼不具吸引力,RJ Barrett、Kevin Knox、Dennis Smith、Mitchell Robinson,與湖人的Young Core包裹比較起來有段差距,所以湖人得標不讓人意外。

雙方談判末期在「今年4號籤vs Kyle Kuzma」上喊Palacan拳,湖人為了保有當下的競爭力,被鵜鶘狠狠的敲了一筆竹槓,多送出了兩個首輪選秀權及一個首輪選秀權的交換權(感覺NBA的交易越來越複雜,又是option又是swap的,根本就是財務工程的應用)。湖人送出Lonzo Ball、Brandon Ingram、Josh Hart、今年選秀大會上的4號籤,以及下述權利:
a. 2021年首輪選秀權(前8保護,到2022年就不受保護)。
b. 2023年與湖人交換首輪選秀權的權利。
c. 2024年首輪選秀權(鵜鶘可延至2025年執行)。
持平而論,湖人不得不做成AD的交易,因為詹皇+AD馬上擠身為奪冠熱門隊伍,Ball、Ingram、Hart都是有潛力打球態度又好的優秀年輕球員,湖人也只得割捨。但我想強調的是大家容易忽略掉的上述a,b,c權利(容易忽略因為那反正是以後的事嘛),尤其b和c的時間點詹皇可能已經退休了,到時就算AD還在坐鎮,湖人會不會變成大爛隊沒人知道。我個人認為多要的那三個選秀權及交換權才是鵜鶘的大勝利,著眼當下還兼顧未來的競爭力,佩服佩服!

二、選秀大會鵜鶘與老鷹互換選秀權
鵜鶘與老鷹的交易是天作之合,為什麼呢?請看下面的分析,兩隊各自擁有不錯的年輕核心,光就老鷹的先發陣容來看,它們在2017及18年選秀會選進的球隊雙核心:John Collins與Trae Young,以及白人射手Kevin Huerter,是老鷹比較確定的三個位置,所以它們需要在兩個先發位置上補人:一是中鋒,好輔佐Collins,本季的先發中鋒Dewayne Dedmon合約到期;二是小前鋒,以彌補球隊提前放棄、賣到布魯克林的Taurean Prince空缺。

老鷹靠之前的交易努力收集選秀權,可是盡人事還是得聽天命,選秀樂透大會上籤運不佳(或者更精確的說沒特別好),所以老鷹在今年選秀大會上擁有6個選秀權,順位分別是8、10、17、35、41、44。今年選秀大會上待選的新秀缺乏優質長人,側翼倒不少,所以老鷹的目標是能夠選進一個先發小前鋒,中鋒另外在自由市場上找人。今年選秀大會上的Top 3小前鋒分別是RJ Barrett、De'Andre Hunter及Cam Reddish。其中Reddish的名字一直與老鷹連在一起,各種版本的mock draft多看好老鷹可以在第8或第10順位選到Reddish。Reddish或許有NBA先發小前鋒的潛質,但他在杜克大學的一年畢竟還是潛力分數大於場上表現,所以老鷹在選秀大會上尋求交易向上選秀的可能。
Oakjames
我認為從選進Zion Williamson開始,紐奧良鵜鶘隊接下來的所前進的每一步都會以他為中心點而操作,這就是狀元的價值。
考慮到Williamson在杜克大學的打法,基本上就是——Williamson無球跑動、拿球、搶好位置,然後進攻籃筐。目前來看,Williamson很大可能是在四和五號位置走動打球,即,扛下小球陣容的中鋒,然後尋常時可以在四號位置移動。
無論是四號還是五號位置,Williamson都需要配個具備投籃以及傳球能力的長人。確實Al Horford和Brook Lopez都是非常合適的選擇,但是很可惜鵜鶘隊接下來的幾年都不會是挑戰總冠軍的球隊,不認為他們會把鵜鶘隊納入考量裏,除非David Griffin再發揮他神奇的操作能力,說服他們其中一人加入吧。
另外比較起Nikola Vucevic,我個人反而比較傾向於鵜鶘隊另一個Nikola——Mirotic。基本上,就是瞄準密爾瓦基公鹿隊的兩位長人 😂
境鏡靜
作者文章裡說了兩次,鵜鶘有衝擊季後賽的機會。
先不論上述的中鋒補強人選會不會來(看起來機會都很小,小賈索已經執行球員選項)
那如果以現有戰力,說要再西區衝擊季後賽,應該還是有點難度吧。
湖人有LBJ搭配那些小將,最後都沒進季後賽。
扣除庫茲瑪外的三少搭配狀元跟哈勒戴還有其他新秀,這樣的戰力真的不看好就是了。
應該還有兩三年的時間吧。
另外說AD的交易,用一個換來六個外加兩張首輪籤,鵜鶘總管確實很厲害。
但那也還是代表,現在那些人家起來的戰力還是不足一個AD啊。
這就是AD這麼搶手的原因。
byronyen
1.中鋒這個位置就看鵜鶘怎麼補人
2.如果直接說"湖人那3個搭配LBJ都進不了季後賽了...",好像簡化了湖人嚴重的傷兵問題是不是?我是認為鵜鶘先發的強度足以和...例如這季季後賽的邊緣球隊OKC、馬刺、快艇或國王一較高下,但下一季到底是誰進得了季後賽得打了才知道啊,交易、受傷的變化太大。最後或許您是對的,鵜鶘要到2-3年後才擠得進去。
3.您說的沒錯,我也沒否定AD的價值,但我是這樣看的,交易就看雙方怎麼談,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但到底AD值4個還是8個(更何況是哪些成分)還是有它討論的空間。我個人是認為那最後3個權利多給了,因為鵜鶘的選擇也沒很多,也許湖人可以冷靜些...。但這沒個定論,您一定也有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