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離開地球表面的銀箭
前篇我們已經簡述當年的時代背景,筆者也就廢話不多說,直接帶領各位欣賞這年精采的利曼大賽。
本場比賽,打從排位賽開始就可以感受到不尋常的氣氛。除了Mark Webber操駕的銀箭CLR發生飛天事件,由Eric van de Poele駕駛的Nissan R391也於周三因為油門失效,發生非常嚴重的撞擊意外,車手還因為脊椎受傷,事後住了一個多月院。
經過激烈的排位爭奪,最終由Martin Brundle駕駛的1號Toyota以3:29.930秒,力壓隊友2號車奪下桿位,豐田成功鎖定前排。9屆利曼冠軍-傳奇Tom Kristensen操刀的BMW V12 LMR位居第三,緊追其後的就是後來起飛的5號賓士。其他車廠方面,美國廠牌Panoz取得優異的第5、第9的7號車是奧迪軍團最佳成績、22號的Nissan R391則是在僚車退賽後排到了第12、唯一的法拉利333SP僅只能位居第14,落後桿位的豐田達到令人咋舌的8.5秒。
時間很快來到周六,風和日麗,艷陽高照,破紀錄的觀眾進場欣賞一場暗潮洶湧的利曼大賽。下午三點,比賽正式起跑,兩台銀箭迅速提升排位,緊追仍然維持1-2陣列的豐田,17號的BMW也在不遠處伺機而動,五台車的領先集團迅速拉開與後方的差距。
來到第一波進站潮,以私人車隊名義參賽的18號BMW不是很光彩地在進維修站途中打滑撞擊輪胎牆。豐田的1號車與賓士的5號車同時間進站,但銀箭的作業略勝一籌,一舉打破Toyota的陣列,上升到第2,僅次於車子省油而得以較晚進站的BMW。1小時過去,賓士位列1-5,豐田2-3,BMW 4-6,前五名差距僅17秒,三強激烈交鋒。
之後的幾波進站,Kristensen的17號車總是能利用較晚進站的優勢取得領先地位,豐田2號車也利用速度優勢重新超越5號銀箭,奪回領先。期間,7號Audi進站更換整組變速箱,豐田1號車也因為機械故障而進站維修,兩者雙雙退出領先爭奪戰。
(1號的Toyota TS020 GT-One)
接著,就是前篇提到的著名事件。銀箭退賽,比賽變成豐田與BMW的捉對廝殺,領先的17號BMW與2號僅差31秒,後方落後一圈的15號及3號之間還夾著22號的Nissan R391及8號的Audi R8R。
時間來到周六的晚上11:30,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回到賽道的1號車,在Brundle手中爆胎,失控撞牆,他挑戰個人自1990年來第二座利曼冠軍的努力,得再次捲土重來了。約一小時後,暫居領先集團的R391也因為引擎電控系統故障,退出競爭行列。來到午夜時分,17號繼續領先2號達一分鐘,第二集團的15、3、8號已經落後達到2圈。
(22號的Nissan R391)
凌晨三點,許多觀眾正熟睡之時,賽道上再次發生重大意外。Thierry Boutsen駕駛的2號豐田,在超越66號的保時捷慢車時意外失控,在Dunlop減速彎區高速撞牆,車輛全毀,安全車繼賓士意外後再次出動,Boutsen也因為嚴重背傷,被迫結束自己的賽車生涯。
在距離自己最近的對手撞車退賽後,一路沒有遭遇狀況的BMW 17號車,以3圈遙遙領先自己的隊友15號車,比賽就此沒有懸念。
深夜已過,朝陽再起,時序來到日正當中的中午12點,比賽倒數3小時。此時,由JJ Lehto駕駛的17號車4圈領先Joachim Winkelhock的15號車。
This is Le Mans, you'll never know until the final second comes.
沒錯!驚人的一幕發生了!完全後無來者的17號車,竟然發生油門卡死而撞擊的意外!衝擊力之大,讓JJ Lehto一跛一跛地離開賽車。雖然隊友15號接手領先,但比賽又再度充滿懸念。因為,整場比賽沒有太多鏡頭的3號豐田,此時僅以不到2分半的差距暫居第二,原本一陣低氣壓的Toyota維修區瞬間恢復元氣!
接到車隊盡力衝刺的指令後,3號車妥善運用豐田戰駒較佳的速度,不斷刷新本屆比賽的最速單圈,持續追近與前方領先BMW的差距,一路將差距消弭到僅剩一分鐘內。看來,比賽的最後階段將準備上演一場精彩刺激的決鬥……
This is Le Mans, you'll never know until the final second 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