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場陣容齊全,資格賽主力歸隊
此次韓國的後場陣容,大多是熟面孔,兩位三十歲的老將金善亨與李政炫的後場搭檔仍是非常有威力。金善亨去年因傷缺陣不少比賽,但今年他倒是健康的打完今年的KBL賽事,不過他並未在2月份的最後兩場資格賽出賽,因此獲得了不少的休息時間。
李政炫是韓國在世界盃資格賽當中,唯一一位打滿12場比賽的球員。他穩定的得分,是韓國進軍世界盃的最大功臣,他今年不但是KBL的年度MVP與最佳五人,同時也被FIBA選為此次資格賽的最佳五人,可說是正值巔峰。
兩位25歲以下的後衛許勳與崔俊龍想必這幾年大家都不太陌生。許勳在2016年的時候在瓊斯盃一鳴驚人,許多人看好他未來的表現。然而近兩年可能是因為老爸是總教練導致壓力太大,在國際賽場的表現始終起起伏伏。而他今年在因傷休息恢復後,狀況調整得不錯。今年在總教練已經不是老爸許載的情況下,也許會放手一搏。
崔俊龍在這幾年國家隊均被視為是高大控球的重要指標,去年在瓊斯盃與中華隊的對戰當中,各種挑釁與中二的表現,已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我始終覺得他這幾年的進步幅度非常小,但是天分畢竟放在這裡,他仍會是韓國後衛拼圖的重要一環。

最後一位後衛李大成大家可能對他比較沒有那麼熟悉,但是他其實也曾經來過瓊斯盃。他在2017年年底挑戰美國G聯盟,算是近年韓國少數出國挑戰的例子。不過韓國球員似乎特別容易水土不服,他僅短短挑戰了一個多月就宣告放棄,繼續回國打KBL。不過從美國回來後,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表現數據直線上升。今年他在冠軍賽的表現十分亮眼,不僅幫助蔚山太陽神隊拿下第六座冠軍,個人也拿下了冠軍賽MVP。他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全面的後衛,近年外線也進步不少,大家可以好好觀察他的表現。
李大成在今年拿下冠軍賽MVP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大家很熟悉的朴燦熙,今年在沒有受傷的情況下,意外的沒有入選國家隊。他是今年KBL的最佳五人,狀況依然不差。只能說韓國的後衛群實在競爭太激烈,總是會有遺珠。
新生代鋒線領銜,球風各有特色
這次韓國隊的鋒線陣容,雖然星度不夠,但是實際上實力仍不容小覷。特別是較年輕的三位球員,未來有可能是國家隊的重要成員。
這批球員當中,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近年韓國的當家射手全準范了。臺灣球迷最早應是在2014年的蔚山太陽神隊的時候認識他。全準范在世界盃僅出賽6場比賽,但是卻命中了17記三分球,命中率高達45%。不過他從去年開始當兵,本季的KBL的比賽尚未出賽。

安永俊在就讀大學時就有「延世大學KOBE」的稱號(據說是他延世大學的隊友崔俊龍這麼叫他),過去在大學打球時能切入,也善得分,但是外線命中率不太好,到了職業賽後,外線忽然開竅。成為一個攻擊手段全面、防守也不錯的鋒線球員。新人年就技壓該年的選秀狀元許勳贏得新人王,同時也幫助球隊首爾SK隊拿下冠軍。他在世界盃資格賽時就被拉進國家隊,表現非常不錯,成為目前國家隊不可或缺的球員之一。
安永俊是韓國KBL2017-18的年度新人王
宋喬昌則是一名切入能力非常強的前鋒,也是韓國鋒線少數的「飛人型」的球員。這位球員在U19世青盃時,就曾經在面對歐美球隊的防守下砍下40分。儘管今年才23歲,卻已經是KBL數一數二的小前鋒之一了。
宋喬昌今年在KBL的表現可圈可點
梁弘碩在大學時期就是一個得分機械,平均一場比賽可拿35分以上。也因此他提早棄學進入KBL。結果僅僅在第二年(今年)便拿下最佳五人的成績。他的球風並不花俏,甚至有點無趣。但是不論是在籃下攪和、三分出手或是切入上籃都有絕佳的效率。雖然在國家隊他仍屬於菜鳥。但是可能會是隊中的一個奇兵。
梁洪碩被看好是韓國新生代小前鋒的接班人
跟著安迪聊運動
歡迎G大回來!!
我覺得今年南韓不會讓,也不希望再讓。另外,RATLIFFE 的等級大概就是中華隊歸化洋將至少要找的水平,所以我會很希望看到中華隊今年測試的歸化洋將能跟他同場較勁,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看出他的攻防上限。
XCH
默默關注grant很久了,一直很喜歡g大的好文。
話說除了身高外,下次能不能請g大也一併附上球員的體重資料?
韓國隊這幾個新生代鋒線的技術看起來都很不錯,但是手臂似乎都細了點,對付其他亞洲球隊沒問題,但是對比另外亞洲三強中日伊的同位置球員應該都是偏瘦弱的。
grant3324
謝謝你的建議,之前之所以一直沒有加體重的原因是因為球員的體重變化幅度很大。常常一兩年就會有改變,資料也不太統一固定。不過我後續會考慮的,感謝你!
韓國的鋒線確實很少走肌肉派的,不少鋒線不是太瘦就是太肥。不過繼續面倒真的是沒話說。
fb - Ooiching Ding
請問各位大大有誰知道韓國隊到台北會住哪家飯店嗎? 想找他們簽名說~ 我倒覺得韓國隊還是會放水讓中華隊,瓊斯盃對他們來說只是熱身賽,沒有需要很拼,磨合陣容才是主要,他們又受台灣地主招待,會給面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