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7/12

更多勝負之外的事,淺談瓊斯盃台日大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瓊斯盃,由於原本預定在十一月舉行的亞洲盃預選賽延期到明年,中華男籃今年並沒有國際賽要打,籃協決定黃金世代老將全部退場,以劉錚為首的九零後正式接班中華男籃。本屆瓊斯盃將會是相當重要的期中...

作者:拉杜利察

小佛

周儀翔越打越沒信心,進攻的慾望和爆發力似乎都消失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瓊斯盃,由於原本預定在十一月舉行的亞洲盃預選賽延期到明年,中華男籃今年並沒有國際賽要打,籃協決定黃金世代老將全部退場,以劉錚為首的九零後正式接班中華男籃。本屆瓊斯盃將會是相當重要的期中考,依照傳統首戰面對的是日本隊,雖然日本僅派出二軍來參加瓊斯盃,但陣中有不少混血球員和後起之秀,實力不可小覷。

今年中華藍瓊斯盃的任務主要分三個部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一:讓這批磨練了三四年的中生代能夠獨當一面,默契和配合度能夠更上一層樓。

第二:測試新歸化球員。

第三:培養更多可用之兵。

我想有更多的細節是比勝負還要重要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籃協

本場比賽一開始中華隊靠著佛羅維斯籃下強勢的單打造成日本隊禁區不小殺傷,劉錚狀態火熱連切帶投拿了不少分數;次節日本隊外線和切入無往不利,中華隊方面進攻當機,只有胡瓏貿外線有零星的貢獻,上半場就落後雙位數的比分。下半場日本後衛Koh Flippin頻頻切入造成犯規,中華隊方面則靠著胡瓏貿外線火力持續供輸,中華隊緊咬比分,可惜末節守不住安藤周人,最終75比77輸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籃協

檢討與缺失

中華隊進攻端陣地戰打得並不好,受限於日本隊快速的防守補位以及相對較高大的體型,不管是劉錚或是周儀翔以突破見長的球員當對手關門就只能被迫把球轉移,日本隊雖然第一高度僅有205公分左右,但是可以同時排出三個197公分以上的前場陣容,像是周儀翔被限制的只能在外面投三分,今天手感也不好。而且中華隊陣容本身就有缺陷,內線球員除了陳冠全之外其餘球員的擋拆質量不足,幾乎是擋不到人;再來就是缺乏面框進攻的能力,有時會呈現四打五的窘況。

後場的陳盈駿也遭遇對手嚴防,幾個混血兒Koh Flippin、Kai Toews甚至是本土的安藤誓哉身材都相當高大,陳盈駿除了本身招牌的中距離急停跳投被封鎖外也很難串聯攻勢,周儀翔和陳盈駿兩個得分主力雙雙熄火也是這場比賽中華隊進攻不順的主因。過去日本隊以小快靈的球風見長,為了順應世界潮流日本隊近年也提升高度,同時兼具身高、速度和投射能力,這也是日本隊近年實力大幅提升的主因。

歸化球員表現欠佳

原本預定安排在中華藍測試的洋將皮特曼因為練球時阿基里斯腱不適,瓊斯盃無法上場,緊急從中華白隊調佛羅維斯支援,或許是因為練球時間太短戰術走位和配合上隊友無法輕鬆的將球送到內線,佛羅維斯只有第一節有所發揮,其餘時間都被對手限制住,只拿下5分2籃板的數據。應該說日本長期以來都是缺乏大中鋒的球隊,所以從青年隊開始在訓練防守大個子上下很多功夫,在卡位和防守都做得很紮實。若要以一場比賽的內容就否定佛羅維斯我認為言之過早,以第一節佛羅維斯在防守和進攻端表現都是不錯的,只是當對手改變防守策略中華隊也該因應對策讓佛羅維斯能夠輕鬆地拿到球,我想這是帕克教練和佛羅維斯在接下來的比賽需要努力的方向。

圖片來源:籃協

瓊斯盃的定位?

無論過去瓊斯盃的歷史淵源為何,現今瓊斯盃的性質終究是屬於熱身賽,我想熱身賽的意思大家應該也明白,更多的是磨合與調整,為的是正式國際賽能拿下好成績。

在球迷心目中瓊斯盃是每年例行的暑假盛事,可以看到所有優秀的台灣球員齊聚一堂在台灣跟外國球隊比賽,那種熱血、同仇敵愾的氣氛你我都很享受在其中。

在籃協心目中瓊斯盃可以是籃協經費的來源之一?中華隊要贏球才有好票房、好的收視率,外隊實力太強中華隊輸球導致票房差;外隊實力太差失去鍛鍊價值。我想球迷應該放寬心、好好享受比賽,得失心不必那麼重,不要太執著於勝負,不用因為贏一場球時就沾沾自喜;輸一場球就瘋狂謾罵,輸球總是會令人難過、不開心,但比賽的內容和後續的檢討改進,遠比勝負來得更重要。

圖片來源:籃協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