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7/23

失去Kawhi的暴龍真的就代表這是個失敗的休賽季?

自從明星前鋒Kawhi Leonard確定前往快艇之後,幾乎各大媒體和報章雜誌都替暴龍在今年夏天的操作打上不及格的分數,但,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在正式進入討論之前,個人其實對於大部分媒體...

作者:後撤步

aquaman

我也認為沒有留下可愛是可預期的,我相信無論是在季中,季末,季後賽期間可愛都從沒表達他想留下來的意見,所以奪冠後離開是必然的,而球團應該可以及早因應

身為美國境外球隊,天氣比明尼蘇達還差,稅金重等等不利條件確實讓暴龍難以吸引大咖,而在忠誠與冠軍考量之下,目前球團顯然比較在乎戰績與冠軍,一支球隊很難再出像Derozan這種忠實的菁英球員
所以我認為接下來暴龍的建隊只取決於Siakam的成績,如果表現不好,即使球隊戰績尚可也會立即進入坦克之路,如果表現比季後賽更進步,那球隊會選擇更有競爭力的隊形,而球團不會光是坐等Siakam成長,因為有過可愛這種等級的球員又拿過冠軍之後,只成長為一般的球星恐怕滿足不了總管

高涵謙

一筆交易的成敗,如果用奪冠與否來衡量,那每年就會有 29 隊是徒勞,一筆交易的成敗,看的是球隊懂不懂得識人、用人跟留人,清楚 Kawhi Leonard 的能耐,那是識人,掩蓋 Kawhi Leonard 的缺點 ( 傷病 ),那是用人,這兩點讓上季暴龍的交易取得高分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無法留人,讓 Kawhi Leonard 離開,這一點讓這季暴龍的交易拿到低分也沒有任何怨言。就如同公司執行計畫案,上季鉅額獲利並達到目標業績,但是這季嚴重虧損,應該不會有人覺得有達到目標業績就好了吧。

境鏡靜

看完大大的留言,建議請大大回到去年的這個時間點,馬刺與暴龍交易後的一些專欄分析。
以暴龍交易前的狀況,就是年年例行賽東區前段班,季後賽變保麗龍。
而且在薪資一直往上堆疊的情況,對當時暴龍的未來應該蠻明顯上不去且很有可能要高點反轉了,然後隊上還綁著至少三張大合約。
所以既然戰績上不去,薪資卡死還要兩年才能解,哪出現可愛的交易,就是一個契機。。
我想當時暴龍交易的動機應該蠻明顯的:
ㄧ、就是讓戰績再往上衝,拼東冠甚至總冠軍。
這很明顯就是主要目標。至於要不要或能不能續留可愛,就是打完再來看。
所以能續留隊球隊還是好,但不能續留,也代表球隊先少掉一張大約綁住。

所以以暴龍的角度來講,那筆交易最差就是成績沒到預期,然後留不下可愛。這已經在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了。

所以最後暴龍奪得隊史第一個總冠軍,這已經是這筆交易穩賺不賠的情況了。
最後沒留下暴龍,但讓薪資空間維持在稅線下,然後補了一些還有發展的年輕人,然後還是有蠻大機會能進季後賽。

所以暴龍這個夏天的操作是很好的表現了。

如果只是單純以球星留不留來看操作,哪就被侷限住了。有時候一個球隊的操作甚至要往前往後看好幾年,是否有邏輯以及連貫性的。

高涵謙

暴龍交易來 Kawhi Leonard ,並且戰力提升 ( 不論暴龍最後是否奪得冠軍 ),那都是去年的事情,如果要為去年暴龍的休賽季評分,相信多數人都會給予高評價。但是這邊討論的是今年暴龍的休賽季評分, Kawhi Leonard 前往洛城,並且戰力下滑 ( 不論暴龍最後是否闖入季後賽 ),這才是今年要討論的。我的觀點如同公司製作資產負債表,如果去年獲利今年虧損,報表就要如實呈現,而不是拿去年的獲利來填補今年的虧損,那樣就是作假帳了。

境鏡靜

我想:如實地呈現跟打分數且打不及格這是兩回事吧⋯⋯
以大大的意思比較像:賺錢就是高分,虧錢就是不及格的概念。
一間公司可以因為景氣好、運氣好、接到大單賺大錢。
那也可能因為公司高層在大環境不好之下,有計畫的經驗,修正,最後讓原本要大幅虧損的營收,變成小幅虧損。
哪這兩者間,到底那個經營能力比較好呢?

高涵謙

暴龍今年的操盤不至於不及格,但是跟其他球隊的分數比較,應該是落在後段班,畢竟今年自由市場有大量球星投入,綠葉價碼也都合理,大環境良好,許多球隊都做到戰力提升或是至少戰力維持,暴龍的操盤相對失色。回到一開始的留言,我對暴龍的評分標準是球隊是否做到識人、用人跟留人,暴龍今夏的首要任務就是留人,可惜 Kawhi Leonard 沒有留下,當然識人跟用人的部分,暴龍靠著選秀跟抽福袋的方式極力彌補,但是三項評分標準有一項沒有達標,在我心目中實在很難獲得高分。

境鏡靜

@高涵謙
畢竟今年自由市場有大量球星投入,綠葉價碼也都合理,大環境良好,許多球隊都做到戰力提升或是至少戰力維持,暴龍的操盤相對失色。
上述這句話說的很好,但不適用於暴龍隊啊,除非他們自由市場一開啟就放棄可愛跟格林的鳥權,但就算放棄也沒有空間去競爭球星甚至優質綠葉。所以這拿來當評分的選項有點高標準了。
至於留人:我們討論的是球隊自由市場操作的評分,留不留基本上是球員的決定權,所以因為一個球員選擇不留(球隊可是釋出最大誠意了),然後對球隊的操盤打上低分,哪這評分就不太客觀了。真正操盤應該是等球員決定留不留後續的操作才是吧。
所以暴龍的操盤很合理,反倒是黃蜂⋯⋯

高涵謙

頂級球星的交易、簽約,球星的意願確實是成 、敗的一環,但是不能把全部的成 、敗,歸功 / 怪罪於頂級球星,更不能歸功 / 怪罪於運氣,Kemba Walker 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 真正操盤應該是等球員決定留不留後續的操作才是吧 " 這點很難讓人苟同,再懂得識人跟用人的球隊,可能也只有五成的把握,但是不懂得留人的球隊,一定會有十成的損失。假如當年馬刺沒有留下 Tim Duncan ,會有現在的馬刺王朝嗎 ? 又假如湖人當年留下 Shaquille O'Neal,湖人能夠拿下幾座冠軍 ? 從個人的看球經驗,留與不留絕對是操盤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項目。

境鏡靜

@高涵謙
基本上從你講的的幾個例子,可愛、沃克、鄧肯、歐尼爾,這幾位在我看來不同的條件產生不同的結果。
以你說的:留與不留絕對是操盤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項目。
這指的是球隊想留或不留,還是球隊最後留住還是留不住,這在操盤上就有不同的評價了不是嗎?

以球隊來講:
想留,用最好的條件。
留或不留,以球隊想給的條件,或球員要的條件,來決定。
不留,連開條件都不用了。

以球員來講:
想留,只要不要太誇張都願意留。沃克跟拓荒者CJ,就是很明顯兩個例子。
留或不留,看球隊給出的條件與環境。
不留,就是想走。

在自由球員的操盤上,留不留的住人,從球隊與球員的角度就可以延伸出九種不同的狀況。
更別說若把條件更細分從薪資、隊友(原本或是去交易)、環境、醫療團隊等條件,那會延伸出多少中結果,對了:還有送飛機送房子也是一種條件。
所以操盤這事要討論的清,真的有很多的細節。

當然要簡單化成留與留不住那也是不錯,讓生活簡單許多也很好。

高涵謙

如果不簡化成留住與留不住,分析就會產生許多臆測。球隊經理有合格報價、延長合約、非鳥權、鳥權、Rose 條款、Durant 條款等等手段,這每一項都是我所謂的留人,我相信在大多數自由市場分析的文章中都會有這些討論,不會因為有太多細節無法得知,就把這些操作都無視掉。

自從明星前鋒Kawhi Leonard確定前往快艇之後,幾乎各大媒體和報章雜誌都替暴龍在今年夏天的操作打上不及格的分數,但,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正式進入討論之前,個人其實對於大部分媒體的評分概念頗有微詞,因為當我們在評價各支球隊在休季期間的操盤時,本來就不應該用統一的標準去審視,因為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樣,每支球隊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困擾和狀態,基本上不可能存在一個可以適用所有球隊的標準在。因此本系列的文章當中, 我對於每支球隊的評分都是針對各自處境所客製化的標準,換言之,就是以求對當下所面對的所顧慮的所思考的以及所擔憂的部分來改變評分標準。

當然,雖然說沒有統一標準沒錯,但畢竟所有球隊的操盤者是人,所以依然還是有人的智商該有的底線存在著就是了。

本篇文同樣也有影音版本歡迎點擊前往觀看~

請繼續往下閱讀

 

 

Kawhi Leonard的離去本身就是可預見的未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想今年自由市場的趨勢應該蠻明顯的是偏向球員而非球隊,畢竟這種等級的球員就只有這些人,然而有薪資空間有簽約意願的球隊在數量上又是較多的一方,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主導權自然也落在球員手上。當然,這裡泛指的自然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明星球員,畢竟那些實力和定位屬於中間份子的球員在今年的自由市場上幾乎很難拿到三年以上的合約,就算有的話通常合約中都會增設逃生路線給球隊。

舉例來說,以三年43.6M的價碼加盟芝加哥公牛的前鋒Thaddeus Young,在第三年的薪資雖然還有14.1M,然而卻只有6M是全額保障,剩下的金額為部分保障,主要的思維自然就是考慮到該年的Thaddeus Young將年屆34歲,也就是為了替可預見的衰退期做保險和退路的概念;與達拉斯小牛aka獨行俠提前達成延長續約的長人Maxi Kleber,在最後一年的9M薪資卻是完全非保障,也就是說到了該年的Kleber在用途上,根本可以視為一張超大額度的交易特例,讓球隊在未來能有更多操作彈性。

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大多數球隊畏懼2016年的狀況再度發生,畢竟在當年因為電視轉播金新簽的因素讓全數球隊瞬間多了不少薪資空間和金錢,進而導致球員合約和薪水完全失衡並迎來所謂大頂(ㄌㄢˋ)薪(ㄩㄝ)時代,所以今年這些球隊在簽這種中產階級的球員合約時明顯保守許多。當然除此之外,兩年後的自由市場同樣也是巨星雲集的一年,加上今年許多球隊也想要競爭明星球員加盟的因素,配角和綠葉球員的合約談判上自然也會考慮更多細節。

然而作為總冠軍系列戰MVP的男人,Kawhi Leonard當然就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雖然身為母隊的暴龍在合約長度與金額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然而在當初交易的目的-奪得隊史第一冠已經達成,原有的誘因儼然不再具備一定程度的吸引力;加上比起了優渥的合約長度與金錢,球隊的整體未來性和制服組在近幾年已經成了明星球員在尋找新東家的主要考量,而暴龍的主力球員除了Pascal Siakam之外都已經過了巔峰期,更別提暴龍隊所身處的地理位置在自由市場上同樣也是不利的環節,因此我相信對於暴龍來說,Kawhi的離去本身就是可預見的未來

況且當我們重新回顧過往盤來Kawhi Leonard的交易案,暴龍送走的是一名兩年後合約到期的明星得分搖擺人(DeMar DeRozan).實力介於板凳和先發而且同樣也是兩年後要煩惱續約的長人(Jakob Poeltl)和一張選秀小年(2019年)而且已兌現成新秀Keldon Johnson的首輪籤。就算加上季中為了衝擊總冠軍而發動的Marc Gasol交易案,暴龍也不過送出了三名球員(後衛Delon Wright、中鋒Jonas Valanciunas、射手C.J. Miles和一張2024年的二輪籤,其中的Delon Wright和Jonas Valanciunas兩人在今年夏天成為了自由身,換言之從操作角度來看不過是把煩惱丟給別人罷了。

也就是說,暴龍在交易來Kawhi以及之後的補強上並沒有動搖太多球隊的年輕資產甚至是選秀籤,因此這時候要看的就是有沒有達成當初發動交易的目的,而多倫多暴龍的確也順利奪得冠軍,所以我認為既然目標也達到了 ,能不能繼續留住Kawhi已經是後面的事了,有當然最好,但沒有的話就祝他好運就好,畢竟他確實也替多倫多拿下了隊史第一冠,無論如何都已經足夠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