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本土左火球男誕生了
2003年,我走在札幌巨蛋往停車場的路上。
不同於前一天「又是高志綱」後的大聲談笑,幾乎每個加油團的成員都是沉默不語,不只是因為我們以0比9慘敗給日本,更因從這場比賽,我們才知道中日兩地的棒球水準原來落差如此之大,把大家的幻想徹底打醒。
當時讓我最震撼的,徹底感受到兩國棒球水準差異原來如此之大的時刻,是第八局上半。
這場比賽日本派的先發是你知我知全世界都知道「一定是他」的松坂大輔,松坂也「不意外」的把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一開始就用150連發的速球把陳致遠給三振出局,讓當時在札幌巨蛋的中華加油團全都看傻了。
但對我而言這沒什麼,松坂本來就是日職最頂尖等級,而且將來必定會挑戰大聯盟,中華隊打者除了「鋒神」以外被這種等級的投手玩到掛,本就在預料之中。
七局結束,日本離提前扣倒我們只差一分,在勝負幾無懸念下,松坂輕鬆投完七局後退場,換上一位我完全不認識的左投上來,連背號都是非常陌生的「61」,看球的同伴也問我這個是誰,我也只能搖搖頭說不知道。
但這個日本隊的左投才投出兩球,我只能雙手抱頭低聲不語。
這場比賽松坂的狀況非常好,但球場計分板顯示的的最高球速也就「151KM」,但這位日本投手登板後對中華隊打者投出的第一球就是「152KM」,還比松坂更快一公里!而且整局的球速沒有一球低於150KM!!
對於在當時140KM就算快速球,145KM就算「超級快速球」的中職打者而言,150KM的速球根本就是上宇宙才能看到,所以沒兩下就被這位日本隊61號左投輕鬆料理。加上九局上來的另一位投手也是150連發,讓全場超過兩千名的中華應援團不但看到自己的國家隊被痛宰,更看到什麼叫做「根本上的技術差距」。
回國後,我當然查出這位61號的左投名字叫石井弘壽,也知道他是2000初期養樂多有名的RP組合「火箭男孩」的左護法,更不斷的靠手上的火球幫球隊守住多少次勝利。
在賽後的札幌巨蛋,我心裡想的卻是「到底要到那一天,我才能親眼看到屬於台灣本土的左手火球男?」
當然說到這裡,一定有很多讀者對我說「有啊!郭泓志不就是?」是的,郭泓志確實是台灣出身的火球男。但是,他是「台灣出生」,卻並非「台灣養成」,如果沒有MLB非常出色的農場養成系統還有完善的治療復健體系,郭泓志的投手生涯可能不到20歲就告結束。
或許我要講的更精確些:「由台灣本土養成的左手火球男」。
然後,在2019年7月19日,我終於看到了希望。
在這場中職的例行賽裡,Lamigo的葉家淇,在對富邦的比賽中登場中繼1.1局沒有失分,不但最終拿下生涯首勝,更看到葉家淇在場上不斷的投出超過150KM的速球,最快球速更達到154KM,讓我終於看到「台灣本土左手火球男」真的有可能就此誕生。
影片來源:CPBLTV
按:因為版權緣故,如想看到這場比賽葉家淇的詳細投球內容,請讀者自行前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V2JQlMHI4觀看
當然,筆者知道從去年的二軍到今年的上半季,葉家淇都曾經丟出150KM以上的速球,但是到這一場比賽,葉家淇才算稍微學到「如何善用自己的火球來解決打者,而不是笨笨的一直往捕手丟」也就是說,這場比賽葉家淇才稍微學到什麼叫做Pitch而不是Throw-這是能否成為好投手的最大關鍵。
當然,葉家淇需要改善的地方還非常非常多,但是看看年紀,他也才滿22歲而已,有什麼不能等待的?但,說句實在的,現在的中職二軍,強度已經無法讓葉家淇成長,只有一軍的強度可以刺激葉家淇進步,但要如何在戰績壓力下同時讓葉家淇可以進步又不失去信心,這就非常考驗LM教練團的本事。
但~在等了十六年後,終於看到本土左投150速球連發且能解決打者的時刻,筆者還是非常感動,也期待未來可以看到更多火球男的出現。
M.A.R.K
如果桃猿可以順利養成葉家淇,那就相當好奇天花板高度可以到那裏?
果子
能養成功的話嗎?七八年內中華隊不用擔心第八局的SU無人可用,光152~154的火球加上一個保證可以投進好球帶的變化球(滑球曲球都可,左投最好是滑球),這在不管那個國家的職棒,都是最棒的RP
youuyouu
左投在中職隊數不多的情況下真的是很稀有, 而且也沒有出過20勝的左投, 中職經過30年的洗禮相信教練的觀念也有質的提升, 再加上30年來台灣小孩的營養吸收應該也比從前好, 有好的體格與教練指導相信是會慢慢進步的
暱稱
想起徐余偉那一場~~(我敢說他最爽的也是那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