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友Bailey在第四站摩納哥大賽之後,贊助費用耗罄,失去了Lotus車隊的位置,之後的賽季,由Johnny Herbert與Michael Bartels輪流搭檔Hakkinen。
曾幾何時,那隻稱霸賽場的老牌車隊,現在不僅賽車性能不佳,還需要靠付費車手來舒緩財務上的壓力。
接下來的賽季,Lotus車隊和Hakkinen都沒有再得分了,排位賽也幾乎都在淘汰邊緣掙扎。
經過掙扎的1991年賽季,隔年Lotus車隊的狀況有所好轉。他們先更換了引擎供應商,從Judd換成Ford,馬上收到了成效,隊友Johnny Herbert開幕戰拿下第6名,Hakkinen第二站也拿下第6名。
接著,新型賽車在季中投入實戰。Hakkinen表現也漸入佳境,駕駛新賽車的11場比賽,5場比賽拿到積分,最高名次是第4名,整季拿下11分積分。
24歲的少年Hakkinen,雖然起步艱難,但已經開始展露頭角。這名年輕新星的潛力,也受到頂尖車隊的青睞,沒想到,卻因此捲入了合約紛爭。
合約紛爭-前進McLaren之前
1992年,F1由英國老將Nigel Mansell與Williams車隊統治。
賽季中,Williams車隊找上暫時休息的三屆世界冠軍Alain Prost,希望他隔年能代表Williams出賽。
Mansell與Prost曾在Ferrari當過隊友,相處並不融洽,最後也沒有跟Williams談妥,在義大利大賽前,宣布賽季結束後離開F1。
Williams車隊原本想找Senna搭檔Prost,Senna也非常渴望Williams賽車的頂尖性能,但Prost與Senna過往更多糾葛,Prost甚至在合約上點名,不想再與Senna當隊友。
無奈的Williams車隊,找上Hakkinen的經紀人-Keke Rosberg,詢問簽下Hakkinen的機會。
(經紀人Rosberg與Hakkinen)
能夠駕駛頂級賽車,與頂尖車手互相較勁,自然是每個賽車手的夢想。除此之外,Hakkinen與Lotus車隊也有些問題。
Hakkinen早就發現車隊老闆Peter Collins把多數資源放在Herbert身上,在一支財務窘迫的車隊裡,這件事代表Hakkinen能獲得的資源非常少。Keke Rosberg也曾證實這項事實,並認為Hakkinen想在F1取得更多成就,就必須離開Lotus車隊。
所以,當Williams車隊接觸Rosberg時,他們非常積極。
但是,Lotus車隊老闆Peter Collins這時候跳出來了。他聲稱,Hakkinen在義大利大賽期間,就與車隊達成明年的協議。Collins還對外說,Hakkinen有許多弱點,想藉此降低他的身價。後來Collins私下跟Rosberg解釋,那其實只是談判策略,他想留Hakkinen在車隊裡。
不過,就只是約定,而非正式簽約,Hakkinen前往Williams的機會愈發濃厚。
當賽季結束,車隊要開始註冊明年賽季,Williams車隊犯了錯,他們在截止日期過後才提交。如果Williams車隊想要參加1993年賽季,就必須通過特別協議,這需要其他車隊全數同意。
Collins的機會來了,他開出了條件:Wiliams車隊放棄Hakkinen的合約,他就同意他們參賽。
車隊老闆Frank Williams妥協了,放棄Hakkinen,這也使得Hakkinen團隊陷入困境。
作為經紀人,Rosberg認為繼續爭執並非好事,因此開始另尋他路。
該年12月,Rosberg與McLaren車隊主席Ron Dennis接觸。由於主將Senna尚未確定回歸McLaren,Dennis還需要一名車手保底。Rosberg接著安排兩方的會談,很快地,McLaren與Hakkinen簽下了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