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
去年十一月,洋基與水手完成了一筆重磅交易,洋基隊決定捨棄資質優異卻一直無法解決Command問題的農場左投Justus Sheffield,將他打包送至水手,換來水手強力左投James Paxton。
Paxton的到來,無疑是希望借重他過去在水手時期的實力,替每年都要擔心輪值是不是不太夠力的洋基助拳,至少今明兩年,能寄望過去由Luis Severino與田中撐腰的前段輪值,有一名能夠在健康時候貢獻至少頂二水準的投手。
而他也確實曾經辦到,尤其眾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4/16這場對上紅襪的比賽,這場比賽他投了八局只被打兩支安打,送出12K。
只是沒想到,五月初就又因為受傷進入IL,傷後回來後,卻開始投的跌跌撞撞,截至今日(8/8),雖然三振功力依然保持水準,但4.40/4.26的ERA/FIP都是生涯最差,挨轟率也創下生涯新高,保送率同樣也是近三年最差。7/27對上紅襪的比賽,主投四局狂丟了七分,還被Mookie Betts敲了三支全壘打,可說是盡失顏面。當初洋基找他來,是希望能對球隊幾年來都有些困擾的輪值有些挹注,想當然爾,這樣的表現不會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成績。
那麼,大家最想要知道的是:他到底怎麼了?
GS | IP | K/9 | BB/9 | HR/9 | ERA | FIP | |
受傷前 | 7 | 37.2 | 12.42 | 3.11 | 0.72 | 3.11 | 2.61 |
受傷後 | 13 | 64.2 | 10.86 | 3.62 | 2.23 | 5.15 | 5.23 |
事實上打開成績單會發現,今年的Paxton可以拆成兩個人,一個是五月受傷前的,一個是回歸後的。從上面這張表格的對照,就完全可以明白受傷前後的差距。雖然受傷前的他BB/9就已經有跟往年比起來偏高的趨勢,但整體而言都是非常優異的水準,完全合乎大家一開始的期待。球員因為受傷而表現不佳很正常,但既然不需要再把他放進傷兵名單,那麼我們的問題也逐漸聚焦化,那就是傷癒歸隊後的他,到底哪裡變得不一樣了。
根源
我很討厭這時候隨便一句簡單的「水土不服」就來總結一切,畢竟隨便說說容易,這種說法又是只要一出現就不會停下來的那種,到時候什麼問題都找不到,只會一提到球員名字就覺得人家玻璃心。找出問題,終究需要從最根本的地方來看,從多方的資料、文章及個人觀察,或許我們可以將Paxton投球上的問題,歸咎於下列三點:
1.首局症
IP | ERA | FIP | HR | wOBA | xwOBA | |
第一局 | 20 | 10.80 | 8.82 | 11 | .445 | .330 |
其他局 | 51.2 | 3.31 | 3.95 | 7 | .339 | .300 |
首先,Paxton有個很特別但應該也不算太陌生的問題,就是第一局跟其他局比起來相對不穩.......很多。這個問題其實從以前在水手時期就已經存在,只是到了今年有擴大的跡象,從上表可明顯看出,Paxton本季在首局與其他局數中的表現,差異非常大。短短的20次首局投球,挨轟數就超越了其他局數的加總。尤其傷後回歸後更有變本加厲的趨勢,五月底回歸至今,Paxton在13次先發裡面第一局就挨了高達9支全壘打。

從過往的數字來看,Paxton首局在球速上第一局總是最差的,上方這張圖表便可說明,本季確實在球速上,尤其是速球,是處於隨著局數漸漸上升的趨勢。不只球速,控球也是如此,下方左圖是他第一局速球落點分布,右圖為其他局,和其他局數比起來,首局相對而言球控在邊角的比率相對較少,整體而言更容易偏向中間一點。
總之,第一局他的速球狀況是整場比賽最差,對於首局症的毛病,目前其實沒有什麼直接的解決方案,或著說我們也不清楚球團打算怎麼做,只能期望教練團能讓他調整到首局能夠更安穩一點。
有首局症問題的投手並不算少見,過去洋基隊像是Michael Pineda及Phil Hughes也有過這樣問題,後者曾經被用過的方式賽前在牛棚多丟一些,好讓自己更快進入狀況。曾有人在外國網站提出要不要替他採用假先發,但目前的認知是不太可行,一來Paxton這種等級的SP用假先發實在有些浪費,二來就算把他放到第二局,他也有可能就在第二局亂流,目前球團也完全沒有這個打算。
母體
記得Paxton剛回來的時候還有看到球團為了減輕他的膝蓋負擔特別對投手丘做出特別調整的新聞,再配上Boone說過他有可能這整季都不會感覺100%,實在讓人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