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8/16

"隱形冠軍"跟"獨角獸企業"係蝦米?跟NBA球隊又有什麼關係?

不好意思,商業相關網站請麻煩直走右轉,這裡是討論NBA的地方,也許你看到標題會有來錯地方的錯覺,但你沒看錯,這篇就是要以兩個常見的商業用名詞來分析NBA球隊的建隊模式及文化,以不同面向的角度切入,商業...

作者:林克吳

aquaman

賽爾蒂克在組成GAP之後這11年來,除了13~14年戰績特慘之外,年年打進季後賽,有6年屬於奪冠熱門,這樣有像隱形冠軍嗎?

境鏡靜

比較像獨角獸企業,看起來年年進季後賽,但隨著球員轉換,離冠軍漸行漸遠。

高涵謙

活塞以防守做為利基市場,在奪冠之前,一直不被一般球迷所看好,應該算是標準的隱形冠軍吧。公牛以三角戰術、勇以士小球戰術,創造有別以往的贏球模式,都是獨角獸企業的典範。而馬刺一開始以防守做為利基市場,算是隱形冠軍沒錯,但是隨著時代改變也能不斷創新,應該已經算是 「 超級企業 」 了吧!

不好意思,商業相關網站請麻煩直走右轉,這裡是討論NBA的地方,也許你看到標題會有來錯地方的錯覺,但你沒看錯,這篇就是要以兩個常見的商業用名詞來分析NBA球隊的建隊模式及文化,以不同面向的角度切入,商業尬NBA,迸出新滋味。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歡迎來到林克吳的商業唬爛教室,首先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什麼是“隱形冠軍”,有人會說,冠軍就冠軍,難道是披上了隱形斗篷不成,其實不是這樣,隱形冠軍這個詞是由德國著名的管理學教授赫爾曼·西蒙所提出,目的是說明德國很多企業,在某個領域擁有很多關鍵且核心的技術,是領域中的佼佼者,其他競爭對手都看不到車尾燈的狀態,但這些企業所銷售的對象往往是企業端,一般消費者根本不會接觸到,也鮮為人知,但卻是默默發大財的企業。
 
舉例來說,德國有個典型的隱形冠軍企業叫伍德(Würth)公司,這間公司是生產齒輪及螺絲帽,他們的產品都銷售給機械、化工、精密儀器、汽車甚至是飛機等企業,而這些產業的產品裡面95%的螺絲都是伍德所製,品質跟數量都是一等一,所以市佔率相當高,但這些螺絲根本沒有在大賣場銷售,一般消費者不會認識,只有相關業界的人才聽過,而這就是所謂的隱形冠軍。

 

請繼續往下閱讀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同學們!還沒睡著吧,等介紹完什麼是獨角獸企業再睡,獨角獸企業是2013年,風險創投專家艾琳·李在他發表的一篇文章所提出,意思是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已經超越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且非上市櫃公司,這類型的公司都可以稱為獨角獸企業,而這些公司在美國特別多,大家熟知的Uber(之前已掛牌上市)、Airbnb等公司都是,早期的臉書也都被歸類為獨角獸企業,而這些公司的特色就是願意創造不同的商業模式,且快速地去擴張投資相關的商業版圖,而這類的獨角獸企業跟隱形冠軍企業的經營模式卻大相徑庭,但各有特色,且獨霸一方,而NBA球隊也有所謂的隱形冠軍嗎?或是獨角獸企業型態的球隊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先總結一下隱形冠軍的幾個特色好了,低調、穩穩賺錢、有耐心讓技術提升等等,不知道大家腦袋裡有沒有一隻NBA球隊跟隱形冠軍很像?答案就是“聖安東尼奧馬刺隊,馬刺給球迷的形象一向都是低調,且每年穩穩地闖進季後賽,戰績不會大起大落,也有耐心的去培養自家的球員,每幾年就會冒出一個聽都沒聽過的球員,但卻可以打出不錯的成績,這些都是馬刺隊的特色,是不是跟隱形冠軍有一曲同工之妙呢?
 
 
除了上述的特色之外,我認為文化也是馬刺隊成為隱形冠軍的重要特色,馬刺隊一直以來都是以團隊的戰術配合聞名,團隊的傳導進攻及團隊的優異防守,都是維持戰力的很重要原因,也因為這樣的文化,吸引一些認同這樣文化的球員加入,像是Lamarcus Aldridge當初在球隊爭奪戰中,也有不少像是湖人這種大城市的球隊渴望他加入,但最後仍選擇了馬刺隊,即使後來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但球隊與球員依舊互相調整著,而這樣的團隊文化也比較不怕人才的流失,也許應該說抵抗人才的流失,馬刺是小市場球隊,大多數的人才都想要到大城市去發展,也因為這樣的不利因素,馬刺隊這套團隊文化,讓每一個球員都是可以幫助球隊贏球的一捆捆糧草,幫助馬刺這匹馬能成長茁壯,也能在賽季中持續奔跑著,我心中NBA的隱形冠軍就是馬刺隊,你呢?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