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8/18

安東尼的迷途——三屆奧運金牌得主是如何被摒棄在美國隊之外?

就如同普羅大眾一樣,很多球員其實並不熱愛他們的工作,對他們來說這只是進帳鈔票的一種方式,他們運用上帝給予自身的運動天賦,把兒時熱愛的比賽轉化成職業,他們比一般人在這項運動上的成績更出類拔萃,然而他們其...

作者:Dexter

7先生

好文

既然這樣ABL可以找他打

siltechhsu

這篇文章寫得太好了!用如此多的案例分析出這樣的現實.........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 換個說法則是“態度決定高度”, 要談轉型延續職業生涯, 調整心態是最重要的, 世界永遠不可能圍繞著自己運轉, 學著去配合團隊, 成為更好的綠葉, 應該是這些球星人生下半場最重要的課題吧!

王座

大大的文章真的寫得很好

lisungyu

老實說,我覺得這篇很不客觀,不管是對anthony的描述,還是對carter的描述。
說anthoby自私...這些都是媒體的臆測,從沒有證據顯示如此。
再說到carter重視數據....這..........誤會太大了吧。

Dexter

當你的前教練、前隊友、還有合作過的大部分人,都批評你不夠團隊,而你的回應是「他們不該這種時候說這些」,我覺得這完全可以當成是種默認。

確實我們永遠也無法做到完全的客觀,但人們對於安東尼的批評,幾乎都不是來自於媒體,而是來自於畢拉普斯、卡爾,還有他自己的話。這對我來說就很有說服力了。

卡特的部分,我文中沒提到「重視數據」。但如果閣下對於Anthony Davis上賽季的所作所為不認可,那卡特在2004-05賽季對暴龍做的,可說是更狠、更不留情。有興趣可以找找。

lisungyu

針對anthony說的"他們不該這種時候說這些",對我來說,這就是落井下石,也是媒體最愛做的。也許這的確是事實,我覺得anthony的意思應該是大家在搶打落水狗來刷存在感。
carter的部分是我複製文字錯誤,但對他打球的負面評論,我覺得不客觀,要說他自己口中說過的在TOR沒有100%,我看來也只是情緒話,或是低潮,如果要用這個點來說他打球不客觀,我看來沒有說服力。

Dexter

棒打落水狗是一回事,那是屬於道德的部分,重點是那到底是他們說的話的真實性有多少?這方面不該混為一談。

而您關於卡特的部分,不也是完全主觀的看法嗎?「你看來」不能代表其他人,對吧?

我完全尊重閣下的看法,因為我個人一直是認為沒有任何評論是完全客觀的,但我敢對我的文字負責,裡面絕對沒有刻意抹黑或是偏見。這裡面有我對於一個球員的看法,那當然不會是所有人的看法,因為我只代表我自己。

謝謝。

YM Su

Anthony也差不多到了蓋棺論定的時候了,如果對他的評語不是自私的話,那請問要怎麼解釋他目前無球可打的情況呢?就連急需球星的美國代表隊都認為:他的加入對團隊會造成傷害,這還不夠客觀嗎?再者,用Carter來比喻我認為是很恰當的,一樣當初是唯我獨尊的砍將,不以防守見長的球員,卻即將打破NBA的出賽年限紀錄,這說明了心態的重要性,我看不出這哪裏不客觀。

業餘魔術師

若是以擔心中途加入會影響團隊默契的角度來看呢?而且以甜瓜在之前的賽事對美國隊做出的貢獻和輩分問題,可能就必須得將他留在最後12人名單甚至先發,這樣就會打壞原本的規劃,所以才拒絕一了百了,而且藉此也可增加隊員的信心,表示相信現在的陣容,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我也十分尊重大大的看法

境鏡靜

態度決定高度。
安東尼從金塊離開去到尼克後,整個變成是為了追求鎂光燈而打球,不是為了贏球而努力。
幾年下來,要改也改不了了。
當初在雷霆若願意轉打替補,當一個板凳搶分手,或許現在還有一些機會。
但現在就算願意當板凳,人家也不敢用啊,怕休息室氣氛壞光光。

很多時候都是一念之間。

Melody Huang

看到本屆美國隊的慘況,瓜哥沒打是對的,不然本來只要背一個鍋子,結果一堆87把整間廚房爆炸都歸咎在他頭上

但從夏天市場的發展來看,似乎就是如此。

 

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籃球世界也如同名球評詹啟聖所說的—「歷史會重複他自己」,那麼或許我們能從過去的某號人物來找出某種規律,進而回答這個問題。

安東尼目前的挑戰名人堂的履歷是這樣的:10次全明星、1次得分王、6次最佳陣容,3枚奧運金牌(北京、倫敦、里約)。

例行賽生涯場均24+6+3,季後賽生涯場均24+7+3。

例行賽巔峰賽季2012-13:出賽67戰,29+7+3,幫助紐約尼克拿到54勝的戰績、闖進季後賽,拿到該季得分王,獲選入年度第二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季後賽巔峰賽季2008-09:出賽16戰,場均27+6+4,三項命中率45/36/82%,率領丹佛金塊闖進西決敗給洛杉磯湖人。

生涯總分25551(史上第19),連續14年場均得分上20,其中有7季得分破25。

 

相當不錯了,不是嗎?接下來是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累計榮譽:6次全明星、2次得分王、2次最佳陣容、年度最佳新秀,一枚奧運金牌(蒙特婁)1

1:同樣也是隊中得分王,這兩人的履歷驚人的相似,似乎上帝就是打算克隆另一個丹特利,不過他讓安東尼走另一條不同的路,但旅途的終點卻殊途同歸。

例行賽生涯場均24+6+3,季後賽生涯場均21+5+2。

例行賽巔峰賽季1983-84: 30+6+4,幫助猶他爵士拿到44勝的戰績、闖進季後賽,拿到該季得分王,並入選年度第二隊。

季後賽巔峰賽季1983-84:出賽11戰,場均32+7+4,三項命中率50/0/86%,爵士在次輪輸給太陽。

生涯總分23177(史上第28),生涯有11年場均得分上20、1981-1984期間連續4年場均得分破30。

他的名字是阿德萊恩·丹特利(Adrian Dantley),一個沒有被足夠多人了解的偉大得分手。和其他歷史著名的砍將不同,丹特利兼具得分爆發力和穩定性,他在巔峰的4年間,單季命中率從來沒有低於過55%,沒有人能夠真正箝制住他的低位進攻。他有6個賽季場均進球數在10顆以上2

2:作為參考,張伯倫和賈霸生涯有11季例行賽場均進球數在10顆以上,喬丹有10季,詹姆斯有8季、艾佛森有6季、科比有4季、伯德3季、安東尼3季、麥葛雷迪2季,而杜蘭特、庫里(Stephen Curry)和哈登(James Harden)都只有1季。這雖然不能直接等同於得分能力,因為你還必須要算上罰球數。但可以很確定這些人的共同身份都將會是名人堂球員,很能說明問題。

安東尼的生涯維持得更長壽更久,但丹特利的巔峰的得分能量更無法阻檔。不過除了去年在火箭(基本上跌出輪換),以及2008-09賽季在金塊的短暫輝煌,安東尼生涯都沒有待在一支實力足以爭奪冠軍的球隊,因此我們很難去斷言,如果他以核心身份去帶領一支有競爭力的球隊會如何。

但是這方面的經驗丹特利卻有,他在1977年被交易到湖人,然後在1986年來到活塞,這兩支球隊當時都處於旭日東昇的狀態。但結果卻是:兩隊都在他被交易後,立刻拿下了冠軍。這很有指標性意義,說明丹特利雖然單打能力高超,但這能力卻沒有很顯著的幫助球隊提升。

甚至外界普遍認為將他送走、換來馬克·阿奎爾(Mark Aguirre)是「壞孩子」們最後能奪冠的關鍵。

阿奎爾確實也是一名得分好手,但他顯然不是比丹特利更好的球員,活塞完成這筆交易的原因不是因為個人能力。以賽亞·湯瑪斯(Isiah Thomas)至今仍然認為這筆交易是他們成功的秘密之一。

如果你生涯和正處於生涯高峰的賈霸(Kareem Abdul-Jabbar)、庫柏(Michael Cooper)、尼克松(Norm Nixon)、威克斯(Jamaal Wilkes)、湯瑪斯、杜馬斯(Joe Dumars)、羅德曼(Dennis Rodman)、維尼·強森(Vinnie Johnson)、藍比爾(Bill Laimbeer)、愛德華(James Edwards)等人當過隊友,但是你卻無法在這個球隊終獲得認可,並且和隊友一起取得成功時,那你最好從你自己的身上去找問題。

丹特利進攻雖好,但卻是球權黑洞,防守不夠賣力和隊友的化學效應極差,個性古怪而且獨來獨往,如果連底特律都無法接納他、戴利(Chuck Daly)都無法調教好他,那我們可以得到證明——他確實是個毒瘤。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