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7日先開過第一次球團會議後,今天(8月21日)籃協與本季仍在SBL奮戰的五支球團再次進行球團會議,討論第一次球團會議提出的議題與近日增加的其他想法,包括球團薪資上限、洋將薪資、甚至昨天剛提出的洋將選秀制度都達成共識,但近期也受到討論的UBA外籍生相關規定,則無法定案。
此次球團會議決議的五大重點如下:
1.雙洋將的身高總和限制仍為400公分,但薪資總和提升至月薪25,000美金。
2.SBL現有五隊之18人薪資上限為2500萬台幣。
3.現有UBA及HBL之外籍生,並未決議是否開放成為內援、一起加入選秀
4.籃協將透過經紀人,尋找20位洋將來台測試,並舉行測試賽,供球團挑選,各球團仍可自行尋找洋將,但若決定要在籃協的測試洋將中選擇,則需進行洋將選秀,以上季戰績決定挑選順序,戰績差者優先選人。
5.將來若有新球隊有意加入SBL,申請條件如下:
(一)球隊需提交未來三年年度經營計劃書及預算表,交由籃協審核
(二)教練團至少三人以上,均具備B籃球級教練證照
(三)本土球員年薪總和達台幣2000萬元
(四)至少具備12位具有SBL出賽經歷、或曾經報名過SBL選秀之球員
(五)球員名單內不得包含現役HBL、UBA球員,以符合現行制度
(六)符合上述條件者,經SBL球團會議同意其加入後,簽署加盟意向書,提交籃協理監事會。
其中重大決議的第三點,也就是近期引發討論的UBA外籍生案例,健行科大的石博恩(Brendon Smart)、中州科大的班霸(Sarr Cheikh Ahmadou Bamba)與台灣師大容毅燊是近年UBA引進外籍生最為成功的例子,石博恩來自聖文森,班霸是塞內加爾人,容毅燊則是澳門籍,三人今年都升上大四,最快明年可畢業,除了他們之外,健行科大的聖文森外籍生戴瑞騰(Austin Derrick)和政治大學的塞內加爾外籍生聶歐瑪(Omar Niang)也都是會在UBA亮相的外籍球員。


這些外籍球員,都在近年的UBA佔吃重角色,石博恩是健行兩度奪冠的重要戰將,容毅燊也是台師大主力先發中鋒,班霸甚至曾在2016年瓊斯盃被選入中華白隊,在結束台灣的大學學業後,是否有機會能在SBL延續籃球生涯,甚至給台灣本土球員更多衝擊,也是各界關注、並列入此次球團會議的重點之一,但各隊並未取得共識,明年石博恩、班霸、容毅燊能否加入選秀仍在未定之天。
上次球團會議的決議中,將洋將薪資上限從上季的30000美元下修至20000,造成球團各有不同意見,只因壓低洋將薪水除了減低球團支出外,「提供本土球員發揮空間」的說法並不夠具有說服力,此次將限制提升為25000美元,總算和各隊達成共識,然而這個數字仍舊和籃協理事長謝典霖開出「四萬至六萬」的歸化洋將薪資有一大截的差距,是否真如籃協多次提及希望歸化球員能夠先在SBL登場、看他和台灣球員的磨合狀態云云,仍在不同的邏輯上。
在新球隊的加入辦法中,可見籃協希望球團至少要有一定的規模,才能加入現有聯賽,但2000萬元的本土薪資門檻,即使現階段不作為要求現有球團的依據,將來也勢必得在薪資上限之外思考薪資下限的存在可能,畢竟若對新球隊的要求都是本土總薪資2000萬,卻可以接受老球隊的本土薪資不到2000萬,其中勢必存在雙重標準的歧異。
無論如何,比起上次的各種蜻蜓點水,此次球團會議至少多了一點藍圖,在本週的會議結束後,仍有許多相關細節要持續討論,SBL第17季一步步接近,問題依舊難解,迎面而來的還有預定明天(8月22日)截止報名、下週五(8月30日)登場的選秀會,到目前為止,報名人數僅18人,和去年的33人報名有一大段差距。

目前已確定報名選秀的球員如下:郭東雄(北市大)、陳維倫、王柏智(國體大)、詹軍、張峻庭(台師大)、鄭皓為、袁加樂(輔大)、李冠霆、謝育政(醒吾科大)、高國強(世新)、呂威霆(義守)、杜譽城(萬能)、莊又齊(文化)、張家禾、張健鑫、張幃翔、陳懷安(台藝)、謝育政(醒吾)、辛祐廷(康寧)。
比起上一次的球團會議有些進展,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尚待修正與檢討,SBL第17季的籌備的確辛苦,但辛苦不應作為缺失的藉口,為了讓台灣籃球環境更往前進,SBL的第17季已會從下週的選秀會開跑,但這個球季的指標意義,仍是相關單位必須重視的地方。
延伸閱讀:
【運動視界/編輯/張正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