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奧斯卡影后Emma Stone和金球獎影帝Steve Carell出演了電影《勝負反手拍》,將在1973年由前球后Billie Jean King還有退休名將Bobby Riggs之間那場世紀男女大戰,搬上了大螢幕。
當時已經過氣多時的Riggs,是一名發言辛辣的沙文主義者,堅持女性應該要遵守三個原則:待在房間、待在廚房、還有支持她的男人。而雖然Riggs已經離開球場多年,但他還是一位非常精明的老狐狸,讓之前與他對戰的世界第一Margaret Court慘敗。而對想要替全世界女性發聲的King而言,這場比賽她不能輸。最後,King獲得了勝利,成為了性別平等史的一大事蹟。
但King除了在這場比賽替女性出氣外,她也同時在爭取男女網球選手獎金平等。早在1970年的羅馬網賽,她就公開要求賽事主辦者要講究男女平等。在當時,奪冠的她拿到了六百元美金,但是男子組的冠軍Ilie Nastase,卻拿了三千五百元,幾乎是King的六倍。當時的King就發誓要替女性爭取她們應有的權利。
「他們認為女生拿到蛋糕屑就要興高采烈,所以我要讓女生一樣能夠吃蛋糕,包括那上面的糖霜還有櫻桃都要。」
在1973年美網,King就因為獎金問題,公開表示如果美網當局不讓男女獎金相等,將會退出該年賽事。由於King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選手之一,美網不希望因此影響票房或是後續影響,從當年開始,就定下了男女獎金平等的慣例,持續到今日。
較晚發跡的澳網,則是相較於其他大滿貫有男女獎金平等的設定,甚至曾經在1980年代中期,是女生拿的比男生多。但到了90年代,澳網又恢復到了男多於女的情況,直到2001年,才正式讓男女雙方的獎金平等。
剩下的法網和溫布頓,則是分別在2006年和2007年才各自達成獎金平等。然而,溫布頓卻比法網更早讓每一輪的選手,都能夠獲得平等待遇。溫布頓之所以能夠達到獎金平等,必須要歸功於Venus Williams。Venus在2005年奪冠之後,就首次向溫布頓官方提出請求,希望男女選手能夠獎金平等,然而未果。
隔年,Williams在倫敦當地《泰晤士報》刊登文章,認為溫布頓對於男女單冠軍的不平等待遇,等於是向外界表示:女單冠軍是二等冠軍。她同時公開要求身為網球最高殿堂的溫布頓當局,應該正視這個議題,不要持續維持不合時宜的規定。她也認為:既然男生和女生選手打的都是網球,而且都是在同樣等級的賽事比賽,為什麼男生就應該拿得比女的多?
Williams這登高一呼,引起了大眾熱烈討論,導致連英國議會也因此介入。隔年,Venus Williams再次於溫布頓奪冠,成為了第一位在溫布頓拿到與男生相同金額獎金的女子選手。
然而,就算到了2019年,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男女獎金平等是個假議題,甚至認為男女獎金金額不同是應該的。首先,就大滿貫來看,最常出現的第一個論點就是男生打五搶三,女生打三搶二。5>3,3>2,所以男生>女生。就這樣的數學邏輯來講,看起來很合理對吧!但是有看過比賽的就知道,盤數多不代表比賽時間較長。如果男生打了一場三盤,平均一盤三十分鐘;女生打了一場兩盤,平均一盤打四十五分鐘。試問:男生和女生,誰打的比賽時間較長?假設你小學數學有畢業的話,應該就知道這兩個結果都是一樣的。
(由於有「很注重平均的」網友覺得以上的例子看起來極端,所以做些補充)
從過去到現在,在大滿貫的比賽中,就會常發生女生比賽時間與男生比賽差距極小,甚至大於男生的情況。光是今年澳網決賽,女單決賽就比男單還要多了23分鐘。而在2005年的溫布頓,Williams還有Lindsay Davenport之間的決賽總共進行了兩個小時又45分鐘,比起Roger Federer和Andy Roddick之間的決賽整整多了一個小時又4分鐘,而這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就常理而言,男生的比賽時間應該是會大於女生的比賽,但是我們要記得的是網球比賽的時間長短「不是固定的」,再加上每一場比賽都是單獨發生的單一事件,所以我們不能夠確切「預測比賽長度」,因此直接拿盤數多寡,還是所謂平均比賽長度來決定獎金金額這點,是個只看表面的謬誤。
Eddie~
作者總是拿比較極端的例子來解釋男女應該要平等。可是,不論強度、精彩度、時間長度…等等,「平均」還是男 > 女,這點無庸置疑吧。
Benny Ice
強度定義是什麼?是整體強度嗎?精彩度如此主觀的東西,豈是毋庸置疑?再者,在數學上,許多時候的確是男生打得比較久,但是之所以會用較為極端(且實際發生)的例子,就是要表達沒有人能夠預測比賽時間長度,而在無法預知的情況下,可以用「常理」當作依據來分配嗎?
yalee
但忽視平均就是變相對男性不公平
等於多數情況男子工時多於女子卻領一樣薪
Benny Ice
@李祐安 我不會說你的講法有錯,但是之所以比賽長度不一,是賽是主辦方的決議。WTA也有要求過大滿貫給女生打五盤,只是賽會不准。另外,你也要考量到在場外贊助的部分,男性是佔優勢的,因為這個社會男性在這部分還是比較吃香。至少在男網的部分,你真的很難找到像是2018年Simona Halep還是謝淑薇是沒有任何贊助商,還要自己去買衣服比賽的情況。最後,網球大滿貫等於是運動世界中最高殿堂的賽事之一,具有指標性意義。在一個越來越講求性別平等的年代,大滿貫是有義務要宣導這類的想法,好教育觀眾或成為其他運動的楷模。
yalee
可以理解性別平等
但應該要站在女性與男性相等的角度 而不是女性是弱勢
說到代言 扯遠了 廠商看的商業性 也就是能不能賺錢 要矯正的是為什麼出錢的認為女性較少商業性 同理 要檢視的是為什麼大滿貫賽會認為女性五盤可看性低
用獎金補助 只是讓長打較久的男性遇到不平等
fran.hsieh
同意樓上,作者拿這幾個例子在統計上來看都屬於極端的數據
"如果男生打了一場三盤,平均一盤三十分鐘;女生打了一場兩盤,平均一盤打四十五分鐘。試問:男生和女生,誰打的比賽時間較長?"
"在去年的美網決賽,Serena Williams和大坂直美的比賽在美國的收視率就大於Novak Djokovic和Juan Martin del Potro之間的比賽。......"
以平均值來看 男>女 是肯定的。
Benny Ice
然後呢?你能預估比賽時間長短嗎?平均值是過去資料統計的結果,但是每一場比賽都是各自發生的事件,與過去沒有關係。況且,一場時間多久不是可以預知的。所以一直圍繞在平均值三個字上面是無意義的。
Ai Ben
@Benny Ice
怎麼會沒意義。抽煙得肺癌機率變高也是平均值,但是每個抽菸的人不一定會得癌症,所以按你的邏輯,抽煙對健康無害囉?因為你又不能預期他會不會得癌症。很多科學研究,也是靠平均值,照你的說法,不就通通作廢。出去玩開車不用預計會開多久,因為每次路況是不可預計的。火車時刻表也不用算平均到站時間,誰知道路上會發生什麼事?因為不可預計,所以平均值沒意義?怎麼可能。
Benny Ice
@本艾 你的邏輯實在太高深,在下只好笑而不語,甘拜下風。
Ai Ben
@Benny Ice 你的邏輯實在太差,我也只好笑而不語,甘拜下風。
Ivan0205
同意樓上,如果都以少數極端值來看,那我們何必取平均。
以平均值來看,男>女就是現實。
Benny Ice
So?
Joe Wong
網球我同意男女平等(應該把男子組都改成打3盤就好,大師賽也打3盤而已),羽球桌球也可以,但有些團隊運動還有會很大討論空間,例如籃球、足球。如果是排球的話,我覺得女子選手應該賺更多才對。
Ai Ben
兩性平等不是字面上,齊頭式平等。獎金公平,也不是數字一樣就叫公平會。要追求的應該是,一個公正的獎金。也就是誰給大會帶來更多收益,誰的獎金就更高。職業運動本來就是這樣,你總不能叫虧錢的大會給出高額獎金吧!為什麼網球獎金比羽球高,為什麼網球單打比雙打高,因為觀眾數不同,大會獲利不同。所以求請你列出男女網平均票房收益,這裡說平均,是因為女網不是只有小威一人,網球每一場比賽大會都要花錢。平均收益列出來,再來談獎金公不公平
Benny Ice
1.我只有列小威嗎?沒看文章請不要斷章取義。
2.各項運動有不同的特點,拿來互比沒意義。
3. 為什麼我們要因為球員人氣高低和吸金能力,決定他們應該拿多少?大家都是在打網球,大家都要經過類似的訓練和準備,但他們卻因為觀眾結構或是偏好問題,而要獲得不同的獎金金額?我和他都打得要死要活,但買票看他的人數金額較多,所以我拿的獎金比較少,原因就在於觀眾不看女網?況且,不要說是男女,每位球員們的吸金能力都不一樣,那我們要因為個人的利益創造能力決定獎金分配嗎?不會,因為那只會造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同樣的,如果依照男女網利益產值多寡決定,就表示獎金金額完全是看市場取向,而對男女選手而言,這都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觀眾偏好。與其逐年因市場波動調整,不如維持一個穩定的標準。
fb - Chung An Fang
同意可以朝男女平等的方向去努力,但是現實上男女很多地方仍是不同,以齊頭式平等的方式看來是無法說服大多數人的。
非常肯定版主在兩性平等議題上面所付出的重視和努力,也許暫時放開立場,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去聽聽其他的聲音,會在這個議題上帶來更多實質上的幫助。
布魯斯愛網球
如果這些球迷這麼關心「同工同酬」的話,請他們不要選擇性地只看四大公開賽,應該平均去看整個ATP/WTA巡迴賽比賽的獎金,因為除了四大公開賽之外,其他的巡迴賽男女通通都是三盤兩勝。先看ATP好了,分為「ATP大師賽1000、ATP500、ATP250」,WTA則是「Premier Mandatory、Premier 5、Premier、International」四個等級。請這些人好好去看一下彼此之間獎金的差異,在同樣都是三盤兩勝的制度下,到底男女選手獎金可以差距到多少!另外也還要考慮一個面向,是誰不讓女子選手打五盤?女子選手真的打五盤會怎樣嗎?「千萬不要、都是亂轟、都是失誤、歹戲拖棚」,還沒有打之前就這樣嫌棄了,真的打了不知道要罵成怎樣!娜拉提諾娃等人都說過他們可以在四大公開賽打五盤,小威也講過不管三盤、五盤、甚至七盤老娘都奉陪,規則怎麼訂老娘就怎麼打!如果這些球迷真的覺得打五盤跟打三盤真的不公平的話,請用同樣的態度跟標準去幫女子選手爭取他們在四大公開賽之外的巡迴賽當中獎金遠低於男選手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