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9/11

在成為下一個『神鱒』之前,Ronald Acuña Jr. 必修的一堂課

勇士天之驕子、年僅21歲的Ronald Acuña Jr.,有機會挑戰大聯盟史上第5位「40轟/40盜」,但比賽中的態度問題,卻是他必須從中學習的一堂課

作者:張尤金

21歲又267天的勇士中外野手Ronald Acuña Jr.,去年拿下國聯新人王,今年攻擊數據則進化到38支全壘打、34次盜壘成功,「30轟/30盜」達標,但今天卻成為他球員生涯重要的一堂課。

請繼續往下閱讀

 

毫無疑問,在棒球場上的防守端,攔截全壘打一直是最刺激的畫面之一。你要跑得夠快,跳得夠高,否則等你跑到全壘打牆前跳起時,球老早就飛出去了;而且不只要有上述運動天分,你還要有技巧,抓準跳躍的時機,在跳起那一瞬間,將手眼協調能力發揮到極致;最後不可或缺的是,手要伸得夠長,還要有狠狠撞上全壘打牆、甚至進入傷兵名單的心理準備。

 

截圖自sky-news.co.uk
截圖自sky-news.co.uk

 

請繼續往下閱讀

Acuña今天差點就上演可能是他大聯盟生涯迄今最夢幻的沒收全壘打美技,但為什麼最後卻演變成「俠客五大好糗」等級的隱性失誤?我們從官網影片看起:

 

今天(美國時間9月10日)這場勇士作客費城Citizens Bank Park的比賽,3局下半費城人打者Scott Kingery夯出中外野深遠飛球,只見中外野手Acuña快速後退到定位,看準球落下的位置,屈膝後一躍而起,身體撞上全壘打牆的同時,伸長手臂將球從牆外硬撈回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將全壘打變成接殺的美技,卻在Acuña落地後搞砸了,當他站上全壘打牆前的紅土警示區時,持球的左手向後一擺,球順勢從手套漏了出來,往他身後滾動。

 

Acuña高舉右手向裁判示意這一球是有效接殺,兩手一攤之後,才橫移幾步將球撿了起來。等他傳球給Ozzie Albies,Albies再轉傳給捕手時,Kingery已經撲回本壘得分了。再看一次Youtube影片:

 

這一球在紀錄上是Kingery的場內全壘打,Acuña攔截全壘打飛球差點變成接殺出局、卻又漏球形成場內全壘打的過程,並沒有被判失誤。但問題出在哪裡?從這個角度看影片就知道答案:

 

美國媒體形容Acuña「過早慶祝(premature celebration)」,指的是上面影片中他「Wow」的嘴型,以及落地後的轉身跳躍,這些肢體動作似乎是在為自己不可思議的美技喝采;此外,有美國網友會以「夾熱狗(hotdogging)」來形容這種用手套夾住球的動作,Acuña接球後並沒有積極護球,反而是在「Wow」的同時縱身跳躍,還將手套向後翻轉,這些都是導致漏球的可能原因。再看一次慢動作影片:

 

此外,Acuña在漏球的第一時間並沒有積極趨前撿球,他看著內野,右手食指指天,向裁判申訴這一球是接殺出局,亦即後續的漏球並不屬於接球的連續動作,這些動作導致後來處理球的時間更往後延:

 

反觀費城人跑者Kingery就做了正確的示範,他以每秒28.2英呎的跑壘速度,只花了15.7秒就繞完4個壘包,顯見他並沒有因為擊出深遠飛球而逗留打擊區行注目禮,之後也沒有因為球疑似被接殺後就停下腳步,才能讓這支全壘打死而復生。

 

賽後Kingery受訪時說:

「當我跑上二壘時,我看到他的手套伸出牆外、將球撈了回來,但我不是很確定一旦漏球會造成什麼後果,所以我持續衝刺,也謝謝三壘指導教練Dusty Wathan的指示,將我送回本壘得分。」

 

話題回到Acuña身上,事實上類似這種比賽中的特殊狀況,已經是他過去一個月以來的第2次了。前一次發生在8月18日,他在揮棒之後誤以為擊出全壘打,於是高舉球棒,緩慢走了6步,直到發現這球沒有飛出去才開始加速,最後只上到一壘,隨後也被教練團換下場坐板凳: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