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幕前,專業又自信地播報一則則體育新聞,亮麗搶眼的外表以及嬌小的身型,很難讓人相信,眼前這位看似風一吹就會飛走的女主播——侯以理,居然是一位可以成功挑戰 226 超級鐵人賽事的女漢子!
這條運動歷程,或許要從一歲半說起。在那個年代,父母親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早早就將小孩送到 YMCA 學游泳。因此,以理的水感培養得非常好,即便在開放性水域也可以悠遊自在,這似乎間接奠定了往後的鐵人之路。
從 25.75 接力 一頭栽進鐵人世界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並不是運動主播,而是在鐵人三項公司負責籌辦賽事。辦過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後,開始覺得這項運動十分有趣,再加上大學時期曾經修過鐵人體育課,當時早已被鐵人的「帥氣」吸引,於是動了想嘗試的心情。
回溯第一場比賽,印象已經有點模糊,隱約記得是 25.75 接力賽,負責游泳項目,「應該是愛河,滿髒的,還叫我朋友提一桶水,等我上岸馬上沖!」有了這次經驗,以理馬上著手準備個人賽,一樣從最短的 25.75 距離開始,地點則選在家鄉——台南。
比賽當天早上,先吃了一碗牛肉湯,才帶著興奮與期待出發前往安平,「我爸載我去的,雖然不太看我比賽,但常會說不用太盡力,健康平安回來就好。」短短幾句話,無疑道出父母親只求小孩平安的心。
在熟悉的城市比賽,隱隱約約有著一股安定力量,加上擁有不錯的運動細胞,和一顆無懼的心,首次的 25.75 賽事,非常順利地結束了。從中感受到樂趣與成就感,讓以理很快鎖定同年 10 月的 51.5 標鐵賽。自此,一頭栽進鐵人世界。
韓國求禮 113 摔進世錦賽
問及印象最深刻的賽事,是幾年前韓國求禮的 113 超半鐵,「一個可能連韓國人都沒聽過的偏遠小鎮,但我很喜歡那邊的環境,氣溫低、湖很清澈、有緩坡,最後會跑進大型體育場。」
在進行騎車項目時,碰到一個需要急轉的彎道,下一秒便摔車了,「我的腦袋說過得去,但其實身體跟不上。」幸好,恰巧摔在救護站附近,只見醫生和護士很快提著急救箱過來,上前檢查以理的傷勢,沒想這時只在乎比賽的她連忙又跨上自行車,希望趕快回到賽道繼續比賽。看著眼前這位雙手流著血,卻不要命只想離開的女子,情急之下,醫生和護士抓住自行車的輪子,說什麼也不讓她走,結果,以理摔了第二跤!
經過簡單的清洗與包紮,確認沒有立即危險後,醫護人員總算讓她回到場上。因為摔車耽誤許多時間,使得以理卯足全力地往前衝,連進行到最後一項的跑步,也激發出最快速度,拚了命想多追一些時間回來。
「一結束有乖乖去醫護站報到啦,他們說要載我到附近的醫院縫,但被我拒絕了⋯⋯」因為若要參加 IRONMAN 70.3 世界錦標賽,必須親自在現場報名,而一心一意要拿到參賽資格的心,早已蓋過一切。直到現在,以理還記得當時醫生臉上明顯寫著「這位小姐有事嗎」的神情。
226 超級鐵人 挑戰一件沒把握的事
226 長距離鐵人賽,必須經過游泳 3.8 公里、騎車 180 公里,以及跑步 42.195 公里的考驗,才能被稱作「鐵人」。動輒 10 小時以上的賽事,再加上事前需要花大量時間練習,從準備期到比賽當下,對生理與心理皆是非常大的挑戰跟負擔。因此順利通過 226 公里折磨的鐵人,十分值得獲得別人的驚呼和讚嘆聲,而以理就是其中之一。
參加過多場 113 超半鐵,身邊的朋友總會問她什麼時候要來場 226,不過以理卻遲遲沒有行動,直到後來一場在斯洛伐克的 Challenge 世錦賽,才讓她下定決心挑戰 226。「前年五月參加龍舟賽,每天早上 5 點要集合,長期下來身體沒有恢復,六月初到斯洛伐克後很提不起勁⋯⋯騎完車就不想比,跟裁判說我要棄賽。」
這是第一次,以理沒有完成比賽。事後她問自己,明明是屬於要做就要做好個性的人,怎麼可能大老遠跑到斯洛伐克來棄賽,是不是因為已經經歷過太多場 113 賽事,所以不像以前那麼看重了?這樣的態度令她產生警惕,也開始思考或許到了該嘗試其他項目的時候。於是,2018 年的 Challenge Roth 成為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