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Jackson、Martin、Greene到關門的Melancon,算是勇士在下半季整理出來的勝利方程式,如果面對特定的左打,則生涯一向擔任對左專武的Jerry Blevins會上場,老經驗的低肩側投Darren O'Day近年對左打壓制力逐漸下滑,但對右打還是有效,和Blevins功能相近但方向相反。去年還是輪值主力、但今年進入牛棚的Sean Newcomb,除了是另一個左手牛選項外,若先發投手出狀況,今年有12次後援登場投超過一局的他,會是牛棚長中繼的第一人選。
從整季來看,勇士牛棚的ERA排MLB第11,FIP排第15,WHIP排第18,雖然被全壘打控制得不錯,高居聯盟第五佳,但保送造成的傷害卻不時出現,整體數據並不亮眼,但在731交易、也就是Melancon、Greene、Martin加入之後,控球卻有長足的進步,FIP衝上聯盟第7,BB%更僅次於雙城,在MLB排第二,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容易被攻擊而已。
季中整頓後的牛棚,讓勇士稍微在尾盤有點競爭力,固然還是要小心被對手敲出致命一擊,但至少不再像上半季那樣會投倒自己,若真的被對手狙擊,也只能認了。
預定先發打線:(*為左打,#為左右開弓)
位置 | 球員名 | HR | RBI | SB | AVG/OBP/SLG | OPS+ | wOBA |
C | Brian McCann* | 12 | 45 | 0 | 0.252/0.326/0.416 | 88 | 0.314 |
1B | Freddie Freeman* | 38 | 121 | 6 | 0.294/0.388/0.550 | 136 | 0.387 |
2B | Ozzie Albies# | 24 | 86 | 15 | 0.298/0.354/0.504 | 116 | 0.356 |
3B | Josh Donaldson | 37 | 94 | 4 | 0.259/0.379/0.521 | 127 | 0.377 |
SS | Dansby Swanson | 17 | 65 | 9 | 0.251/0.325/0.422 | 89 | 0.316 |
LF | Matt Joyce* | 7 | 23 | 0 | 0.291/0.403/0.449 | 118 | 0.369 |
CF | Ronald Acuna Jr. | 41 | 101 | 37 | 0.280/0.365/0.518 | 122 | 0.369 |
RF | Nick Markakis* | 9 | 62 | 2 | 0.287/0.357/0.423 | 99 | 0.333 |
雖然沒能達成單季三人40轟,但以Ronald Acuna Jr.、Freddie Freeman、Josh Donaldson三人為核心,其餘球員分布在打線各適當位置,儘管上半季一鳴驚人的Austin Riley在下半季嚴重撞牆,甚至被送回小聯盟,金手套中外野手Ender Inciarte整季都因傷所苦,但勇士依然靠這兩年累積起來的板凳深度,克服原有陣容上的缺陷,而季前撿到打壞身價的Josh Donaldson,更直接補上原本內野最缺的三壘位置,讓整條打線依舊維持和去年一樣的整齊程度。
先在左外野見習的Riley,5月15日在上大聯盟的第二打席就開轟,五六月總計敲出14支全壘打,眼看就是練等完成、明年在Donaldson再成自由之身後回到內野老本行接班的樣子,但在下半季卻碰上嚴重低潮,明星賽後跟自殺棒沒有太多差別,接班事小,直接讓勇士出現外野缺口更為明顯,但Matt Joyce和Adam Duvall一左一右,還順便補上Inciarte和Nick Markakis掛傷的空缺,整個八月都免戰的Markakis趕在九月中歸隊,讓勇士的打線安排簡單許多,Markakis會在第五棒掩護Freeman和Donalson兩大主砲,對右投OPS 0.878的Joyce和對左投OPS 1.209的Duvall,是很明顯的Platoon選擇,甚至也可能把Markakis算進來,三人視狀況負擔兩個角落外野,並排在五六棒。
去年提升長打比例的Ozzie Albies,今年選球和contact更上一層樓,OPS+也從去年剛破百提升到今年的118,在核彈頭Acuna Jr.之後成了更好的二棒人選,而Acuna Jr.雖然因為左側腹股溝拉傷,例行賽最後一週休兵,但球團表示他會順利在季後賽歸隊,而今年41轟、37盜和「40-40」擦身而過的Acuna Jr.,不只一樣維持稱職的開路先鋒本色,因應今年球隊外野的傷兵而先後移防三個外野位置也絲毫不見適應問題,當初的大物,在這兩個球季內讓人無比放心,成了亞特蘭大的新寵兒,甚至得到「黑鱒(指姓氏和「鱒魚」相同的Mike Trout)」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