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09/25

【運動i臺灣-臺北市】柯文哲市長親臨頒獎 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備感尊榮

108年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典禮於臺北網球中心舉行,典禮當天臺北市長柯文哲更親臨頒獎,給予在場所有獲獎者肯定及喝采。期盼藉由表揚典禮,來達到「運動i臺灣計畫」推廣全民熱愛運動的初衷,並感謝獲獎者們對於臺北市體育發展的貢獻。

作者:廣編企劃

108年運動有功團體及人員表揚典禮於9月4日在臺北網球中心舉行,典禮當天臺北市長柯文哲更親臨頒獎,給予在場所有獲獎者肯定及喝采,臺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也感謝市長一同參與典禮,期盼藉由表揚典禮,來達到「運動i臺灣計畫」推廣全民熱愛運動的初衷,並感謝獲獎者們對於臺北市體育發展的貢獻。


▲臺北市長柯文哲親臨主持典禮。(圖/運動視界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在競技運動扎根已數十年,除了市府積極推廣和培育基層運動選手和教練,也透過民間資源的注入,讓臺北市培養代表本市的優秀運動員出征國內外重要賽事,並締造佳績,希望藉此能表達對運動無私奉獻的體育人,給予最高的敬意。

今年典禮包括10座傑出運動選手獎、6座優秀運動教練獎、10座績優團體及人員獎、3座運動推手獎、1座終身成就獎外,還因應在義大利舉辦的2019拿坡里世大運增設「2019拿坡里世大運優秀選手與教練獎」,來表揚像是贏得競技體操金牌的唐嘉鴻、網球項目奪金的曾俊欣、桌球銀牌廖振珽和王泰崴,及教練洪祺博等人在本屆世大運有亮眼成績的臺北市優秀運動員及教練,頒獎前都會先播放紀錄片,來回顧選手過去一年的付出和表現,並請選手和教練談談印象最深刻的比賽和時刻,也讓身為臺北市民的民眾替他們的表現感到與有榮焉,如同紀錄片所打出的口號,「臺北有你,榮耀臺北!」


▲紀錄片口號「臺北有你,榮耀臺北!」(圖/運動視界提供)

現場架設事蹟牆,牆上寫著每位獲獎者的座右銘,讓與會者皆可清楚見證他們的努力及成果,當天活動也有運動i臺灣的志工團隊,協助引導現場來賓及諮詢的工作,透過執勤向參與的民眾推廣擔任志工的概念及益處,並在活動地點放置運動i臺灣活動看板,使與會者能更加明白運動i臺灣的活動內容。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場事蹟牆放上選手們的座右銘。(圖/運動視界提供)


▲會場擺放運動i臺灣活動看板。(圖/運動視界提供)

臺北市政府每年皆辦理本項活動,市長自106年至今皆親臨頒獎,非常重視本項活動,讓現場獲獎者及其親友與觀禮者都倍感尊榮,市長柯文哲表示,運動是國力的展現,「強化競技運動的實力,及對基層運動員和教練的照顧,是臺北市政府極為重視的施政目標。」未來期盼能與更多在地團體、學校、運動中心合作,朝積極辦理國際賽事,提升臺北市運動選手的運動競技實力的目標邁進,「臺北市因為這些運動員的付出,顯得更加榮耀,也加強國際間的運動交流,拓展城市能見度。」往後臺北市政府也將持續優化軟硬體設施,繼續做選手和教練強而有力的後盾。

經由表揚典禮讓民眾對這些努力且默默付出的運動員、教練、運動從業人員、民間企業有更多了解和認識,臺北市體育局長李再立也感謝市長到場頒獎,為本活動增添不少特色,「市長親臨主持,來感謝且支持這些運動選手,或對運動領域有貢獻的人員與團體,希望能建立一個平臺,讓大家能夠互相交流。」活動也結合國內運動月和國民體育日,在典禮進行啟動儀式,「希望舉辦這項活動,經由媒體報導,讓更多民眾知道運動月和國民體育日的相關資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臺北市體育局局長李再立。(圖/運動視界提供) 

本案經費於申請運動i臺灣計畫補助,在舞台燈光及相關製作物設計上,也提供與會者更好的視覺饗宴,今年首度移師到臺北市所管轄的運動場館臺北網球中心來舉辦,希望透過這樣的模式,能讓與會者對網球中心有更多認識,李局長提到未來會嘗試在臺北市12區的運動場館來輪流舉辦這項活動,「一方面民眾除了可以參與典禮,也能實際走訪舉辦典禮的運動場館,對運動場館有更多了解。」


▲舞台燈光帶給與會者更多視覺饗宴。(圖/運動視界提供)

本次活動舉辦相當成功,從剛開始電話詢問徵件並請各單位推薦,至今許多學校及相關單位都會來電詢問,且關切評選結果,李局長提到最重要的一點,要讓獲獎者能感受到市府舉辦這項活動的用心及投入,「如果能讓受獎人感受到尊崇,那麼就是個很有意義和成功的活動。」如果運動若想落實在領土之間,單靠政府力量還是不足,所以還是結合更多民間團體來協助,李再立最後也感謝臺北市體育團體的付出,以及運動i臺灣所給予的補助,讓臺北市政府能順利舉辦這次的表揚團體。


▲所有獲獎者與市長和局長於典禮尾聲進行大合影。(圖/運動視界提供)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