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10/01

侵略如火 一銘驚人-我對張建銘的記憶(下)

在結束興農時期的悲喜交加後,來到義大犀牛和富邦悍將的火哥,漸漸轉往替補或是指定打擊的角色。其中對於後輩的指導更不遺餘力,也獲得擔任一日總教練的機會。在板凳區同樣可以帶給對手極大的壓力,因為他還是大家心中永遠的超級核彈頭。

作者:小楓康

看完了興農時期的火哥後,下集的義大和富邦時代同樣是火力四射。興農經過轉賣後,球隊轉手給義大犀牛,火哥持續鎮守右外野,並以穩定的打擊和守備站穩不動右外野手。年初的經典賽也雀屏中選,除了首戰隊上澳洲沒有先發外,其他四場比賽都是先發右外野,並扮演後段棒次的突擊角色。面對荷蘭一戰,更是擔任頭號攻擊手,在得點圈有人時擊出安打,幫助球隊破蛋。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4年球季結束,打滿10年的火哥首次取得自由球員身份,但他隨即和母隊簽下一年38萬月薪的合約。這個舉動也讓他成為史上第4位行使FA的球員,也足以成為聯盟的表率,接下來的2015年,即將是張建銘另一個生涯年。

 

2015年整個球季下來,火哥用他火燙的棒子和彈力球的幫忙下,打出0.342的高打擊率和首次破雙位數的全壘打,均衡攻擊指數也是中上水準的0.282。不僅如此,在7月10號對上桃猿隊的比賽,更從先發投手艾肯以及黃偉晟手中開轟,達成生涯首次的單場雙響砲。相隔幾場比賽後,他又達成生涯1200安。在35歲打開路先鋒仍有突出的表現,我想也是許多球員難以匹敵的,想當然,最後他又拿下最佳十人獎,也是生涯第4次獲得這項殊榮。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年紀漸長的張建銘,在經過大爆發的球季後,隔年打擊卻陷入低潮,並在5月中因腳部韌帶受傷而下二軍休養,直到8月才回歸。火哥的回歸也幫助球隊在下半季,尤其是9月時的連勝潮能夠直接攻頂。整個9月56個打數就擊出20支安打和2發全壘打,雖然以代打的身份上場居多,但每一次都能把握機會,給對手迎頭痛擊。最後就在球隊轉賣前夕,拿下義大隊史最後一座季冠軍。

封王戰後,團隊也精心策畫一項特殊的活動,那就是在球隊該季最後一場比賽,由張建銘擔任總教練。那場比賽也十分有趣,因為許多球員紛紛卸下球衣,改披風衣在場上或是休息區指揮全局,包含投手教練力猛、三壘教練林哲瑄等人。張建銘也正式從火哥晉升成火總,而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林哲瑄下放二軍,因為該場在桃園的比賽有機會下雨,怕選手受傷,無法於總冠軍賽出場。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建銘曾在2016年隊史最後一戰擔任總教練(圖片來源:義大犀牛FB)

這場無關戰績的比賽,也就沒有太多的戰術,反倒有許多有趣的畫面,像是林泓育遭到先發投手黃亦志觸身球保送,火哥開玩笑的指著胡金龍,似乎暗示戰術是由他下達的,最後球隊以2:9輸球,火總無緣拿下生涯執教唯一一場勝利,但這個經驗也讓他直呼:當總教練壓力很大的。

張建銘在打擊順序表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圖片來源:義大犀牛FB)

接下來的總冠軍賽也是火哥第4次挑戰冠軍金盃,而總教練葉君璋也知道他的經驗相當豐富,帶上他絕對能夠幫助球隊更多的年輕小夥子適應這般大場面。這次的總冠軍賽對手正是6年前讓他淚灑球場的兄弟象。火哥在頭兩場比賽擔任先發指定打擊第二棒,但表現普普,第一戰並沒有擊出任何安打。在球隊陷入0:2落後時,火哥改由板凳出發,讓他做調整,而這也讓他有更充分的準備,在關鍵時刻代打能夠一銘驚人。

 

 

來到一決生死的第6戰,已經取得聽牌優勢的義大犀牛在前半場受制於對手的強力壓制,8局打完仍以1:3落後。來到9局上,林哲瑄上壘後,此時教練團更換代打,由張建銘打擊,火哥也不負眾望,在2好1壞的球數落後下,面對陳鴻文的指叉球,硬是打向右外野,幫助球隊追回一分,也開啟球隊反攻氣勢。當然,劇本的最後,火哥流下的是勝利的眼淚,因為這座冠軍是他生涯的第3座總冠軍。

面對二度球隊易主,火哥的心態還是一樣平穩,把握著每一次上場的。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機會必須留給年輕的選手。在富邦的這幾年,除了第一年還有84場出賽之外,隔年就因打擊狀況不佳,只有13個打數。甚至到今年,都沒有在一軍的先發名單。其實在去年的球迷見面會,就有傳聞今年極有可能是火哥的最後一年。

張建銘在富邦悍將第一年的球員卡(圖片來源:私人收藏)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