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10/07

從聯盟墊底到史上最佳 中信兄弟「防守野球」的進步從何而來?

去年團隊失誤次數達到132次,屈居聯盟墊底的中信兄弟,今年只出現了89次的失誤,不但是隊史最好成績,更是中職30年以來,守備率最高的一支隊伍。 除了總教練由史奈德換成伯納之外,兄弟在守備教練的安排上,也特別把內野及外野區分開來,由黃泰龍負責內野守備,林明憲從二軍拉上一軍負責外野守備,再加上陳江和的協助指導,「防守野球」的進步幅度可以說是相當的大......

Wei-ping Yeh

1993的場地? 另外有人曾經整季0失誤!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如果要把場地等硬體因素加進去 那當然是現今會好上許多是一定的

有人的意思是球員還是?

Wei-ping Yeh

是的 某球員有過 整年0失誤的紀錄
不幸的是 因為他後來跳去台灣大聯盟
他在中職的紀錄 很容易就給人忽略阿

場地因素 在早期真的很多場地安打 以及 場地失誤
如果有機會看早期的重播 (雖然很少留下來的)
可以發現特別多內野不規則彈跳
外野手接球也要注意腳下會不會給絆倒

職棒三年 李居明全年無失誤 這大概是史上最難破的紀錄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Rice 感謝補充
畢竟台灣大聯盟雖然合併計算
但至今中職官網還是查不到

雖然說時至今日場地還是被說是看起來像"沒整理"啦
但確實落差很大哈哈

Wei-ping Yeh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李居明呀!

Wei-ping Yeh

李居明就是厲害呀!

Duke9527

這位大哥,第四段在說啥?
富邦的93次失誤跟0.979守備率是今年好嘛
去年守備最好是富邦沒錯,但守備率是0.973跟121次失誤
連資料都可以查錯?
拜託發文前可以先debug一下,免得誤人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想必你是從ptt來的
感謝你的指正已經修正摟
抱歉讓你看到了錯誤的數據~

fb - He Yi Liu

王威晨的3B 還是不大行 一些趨前守備都會失誤
臂力也有點不足 希望明年可以好好加強
不要忘記二軍還有虎視眈眈的黃金轟炸機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黃金轟炸機我期盼他好久了 
希望明年真的能上來爭一口氣!

 

相較於內野的風雲變色,中信兄弟的外野防區就相對單純一些,幾乎都是由詹子賢、張志豪及陳子豪的「陳子豪」三人組擔任先發席次,右外野的陳子豪更是傳出了多達9次的助殺,與林哲瑄共同排在聯盟外野手的第二名。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陳子豪 01
陳子豪

 

唯獨在左外野防區有一點小小的差異,去年周思齊守備能力明顯退化,36次的守備機會就出現了5次失誤,甚至比主戰的詹子賢還要多,今年周董反而在有限的守備機會中,沒有發生任何失誤,加上詹子賢外野越守越好,甚至已經可以支援中外野防區。

請繼續往下閱讀

 

短短一年間從團隊失誤最多到最少,除了總教練由史奈德換成伯納之外,兄弟在守備教練的安排上,也特別把內野及外野區分開來,由黃泰龍負責內野守備,林明憲從二軍拉上一軍負責外野守備,這樣的改變也確實收到效果。

 

35 伯納 04
伯納
請繼續往下閱讀

 

再者,今年季中引退的陳江和,過往在球員時期就有著「守備教科書」的封號,目前也協助黃泰龍擔任內野助理教練,先前接受媒體訪問時,他也認為,今年球隊守備成長的關鍵,是內野不但有像林智勝、王勝偉這樣的老將穩定軍心,吳東融、王威晨也已經不再是菜鳥了,整體防守自然也更加安定。

 

此外,我個人認為,在林威助接手二軍總教練之後,把他從日本學到的「防守野球的紀律」也貫徹到中信兄弟的精神中,今年不但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四連霸,也讓不少去年在二軍的球員,像是吳東融、岳東華等人快速成長,由此可見農場的養成,對於一支球隊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從中信兄弟二軍稱霸及養成系統談未來

 

最後補充兩個小知識,一是中信兄弟過去奪得七次總冠軍的球季中,只有1993年及2010年的團隊守備是全中職第一,二是近五年中職奪冠的球隊中,只有2016年的義大跟2017年的Lamigo團隊守備率是聯盟最高,去年守備最好的富邦悍將甚至連台灣大賽都進不去。

 

但是,如果今年中信兄弟奪冠,這句話就可以變成,中職近四年拿下年度總冠軍的球隊,有三次是由年度守備最佳的球隊所拿下,所以說,敬請期待本週即將上演的台灣大賽吧。

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

 

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

更多中信兄弟:

以數據的角度來見證彭政閔生涯的偉大

許基宏是不是已經錯過留在一軍的最好時機了

因為彭政閔的堅持 才有了這些經典時刻

中信兄弟下半季大翻身的關鍵因素

大象週報‧恰連擊(Week29)─重返台灣大賽

圖片來源:運動視界中華職棒圖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