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宇間帶著猶似棒球之神鈴木一朗的神韻、高挑纖細的身材、與其他球員甚至是一般人相較起來都格外白皙平滑的皮膚,還有那雙猶如寄存著重重心事的憂鬱雙眸,是我對於人稱「令和怪物」的岩手縣新星─佐佐木朗希的第一印象。

擲出這顆時速163公里石破天驚速球、擁有絕佳協調性的少年,少了「飆火球」向來帶有的剛猛形象,取而代之的是帶著一股柔和的氣質,如平靜時的大海般溫潤、卻難以探知其憂抑、也難測其潛藏的能量。
在令和之始,因U18合宿裡飆出高校史上最快球速的佐佐木朗希,半年來幾近佔盡球界絕大多數的目光。早在本月17日NPB年度盛事指名會議(ドラフト会議) 的前幾個月,關於佐佐木將歸何處,就已在各大媒體間遍地開花地備受討論,坊間關於指名的書籍也無不以他作為封面人物,甚至在U18世青賽時龐大的日本媒體進駐偏遠的釜山機張郡,都可以見得佐佐木朗希受到高度的重視。

指名會議當天,當「神之手」千葉羅德海洋隊的井口資仁監督再次展現神抽功力,取得「交涉権確定」的紙箋後,在轉播上表露著與自己初次瞥見時差不多形象的佐佐木,引起眾網友熱烈討論:「佐佐木臉怎麼那麼臭」、「他不想去羅德嗎」,紛紛揣測著表情完全木訥、眉頭深鎖,眼神甚至有些許空洞的佐佐木的心境。
佐佐木是個怎樣的人呢?細讀著由媒體第二手撰擬的故事,邊回想著那八天的釜山行裡有著他身影的每一片刻,在球速163公里之外、那看似個性幽抑的少年,在我腦海裡的形象,或有著故鄉的松、岩手的海的姿態,看似難以親近,但仍有著溫暖的心。
如松堅毅─災後重拾野球的少年
稍對佐佐木朗希的背景有所知曉的球迷,對於他身為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震災災民的身分應不為陌生(有關佐佐木朗希的背景故事,推薦同時參閱此篇報導:《「令和怪物」大船西渡:佐佐木朗希,從災民到日職第一指名》)。311大震災不僅是地震規模9.0的終極災難,後續所引發的大海嘯更讓長年有防災意識的東北沿海城市仍毫無抵禦之力,而佐佐木出身的陸前高田市,正是311大震災時受創最嚴重的城市之一。
陸前高田市在大震災前曾有著植滿七萬多棵松樹的「高田松原」美景,無奈在無情的津波下,瞬間被弭平成一片荒蕪廢墟。即便死神過境東北海線,災後卻仍有一棵松樹依舊直挺挺地立在滿目瘡痍的陸前高田市。這棵絕處逢生的「奇蹟之松」(奇跡の一本松)成為了震災後災民的心靈寄託,用以懷念逝去的人們、也用以作為努力活著的道標。
如松般挺拔、靜謐地堅守原點,執著信念不輕易動搖,恰似是地元佐佐木的寫照。

大船渡是佐佐木成長茁壯的沃土,陸前高田仍是他永遠的根。大震災當時僅有9歲的佐佐木,在新生之地仍重拾與父親短暫的緣分裡緊緊牽繫著的「野球」,即便在中學時期已展露出色的天份,仍選擇留在岩手沿海孕育他的城市、選擇與同鄉的好友努力奮進甲子園之道。佐佐木堅持在家鄉耕耘的決定及他的破繭而出,猶似無情浪濤侵略下、仍堅毅挺拔地屹立在陸前高田海岸邊的奇蹟之松,對東北災民而言十足展現著「希望」與「勇氣」,是鼓舞人們勇敢地繼續生活的最佳象徵。
ドラフト 大船渡 佐々木朗希は4球団1位競合でロッテが交渉権https://t.co/CrA3Py8vX4#nhk_news #nhk_video pic.twitter.com/rnVskdUp1w
— NHKニュース (@nhk_news) 2019年10月17日
再看了一次受訪近20分鐘的完整影片,指名結束後的佐佐木除了額頭間或許因未知的訪問而不斷地飆汗外,眼眸間所蘊含的豐沛水分,在鎂光燈閃爍下十分顯眼。
「造成了許多的不便,但希望能好好地報答您」(たくさん迷惑かけてしまったんですけど、しっかりその分は恩返ししていき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佐佐木對於記者詢問想對家人說的話,雖然僅吐露出簡單的數語,卻也讓在現場的母親努力隱忍住快要落下、滿是欣慰的淚水。在家鄉鄰里眼裡與父親神韻、言談、姿態都極為相仿的佐佐木,終為自己的未來邁進一大步,也告慰了天上靜靜守護他的父親。一路歷經的種種、心中滿溢的感念與不真實感藏在冷酷的容貌背後,內心想必是仍然是炙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