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回顧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The Fake is Real
戲假情真,一個摔迷的職業摔角漫談:傷痕
職業摔角擂台,看起來跟拳擊擂台十分相似,以WWE來說,大概是20呎見方的大小,上面鋪了好幾層墊子。而當摔角手在台上奮力演出時,我們這些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是無法感覺到”痛”的,因為當某人的手指頭被折斷時,外人是看不出那種無以名狀(痛得像地獄)的痛苦的。摔角的劇本是事先寫好的,不過這並不表示摔角手的身體會是安然無恙,會被好好保護;雖然摔角手知道接下來對手會對他使出蠍式固定,但這不表示這個招式不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傷害。這就好像某個人突然打了你一巴掌,你會感覺到臉頰熱痛熱痛的;但如果這個人預先通知你他要打你一巴掌,你有心理準備了,但等巴掌實際招呼在你身上,你的臉頰依舊會熱痛熱痛!
場上那些動作是實際被”執行”的,既不是幻覺,也不是煙霧,如果某位選手看起來很痛苦,那麼很可能他是真的痛,畢竟承受的是肉體,而不是機器。這也是為什麼職業摔角手會老是跟藥物過量使用的議題連在一起,因為聯盟可沒有時間等你康復,如果你想要一直留在舞台上,你就要自己想辦法。而一年到頭各處巡迴比賽的行程,更讓許多職業摔角手身心俱疲,這不僅跑龍套的選手會如此,就連對Brock Lesnar這樣的超級巨星來說,那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不知道其他摔迷會不會這樣?你看著電視機前的摔角表演,你偶爾會想像如果自己也是一名摔角手,你會取什麼樣的名字?你會穿什麼樣的服裝?你的大絕是什麼?你想要跟哪一個選手對戰?我曾想過的對手包括Hulk Hogan啦、The Rock啦、Triple H啦、HBK啦、Stone Cold啦……等等好多人,但我的腦中一次也沒想過的對手就是Brock Lesnar。
跟他(和他的F5)對戰?我一定是頭殼壞掉了才會這樣想!
Brock Lesnar是WWE史上的傳奇,他曾經在SummerSlam擊敗了The Rock、在Hell in a Cell Match擊敗了死敵兼世仇Undertaker(後來又終止了Undertaker在Wrestlemania的連勝紀錄)、在SmackDown擊敗了Kurt Angle(有趣的是,他倆之前都是業餘角力選手,而在職摔生涯初期也是一起旅行工作的朋友,他們甚至曾在比賽後台進行過一場角力比賽。據說後來是由Kurt Angle拿下了勝利,畢竟Kurt Angle可是貨真價實的奧運金牌選手哪)!
透過一場場激烈的血戰,Lesnar早早便建立了他在WWE的江湖地位,不過他卻在2008年加入了UFC,雖然他的官方說法是他對MMA懷有很大熱情,並希望在UFC取得成功,但離開WWE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WWE那令人身心俱疲的職摔日常。不斷奔波,沒有停歇的工作狀態不僅讓他沒有辦法療養身體,也使得他和他的家人長期分隔兩地,而以UFC來講,一年的賽事頻率要少很多,最起碼他可以在家裡多待一點時間。
Lesnar在UFC也取得了重量級冠軍的頭銜,但隨後他被診斷出有窒室炎,這讓他不得不揮別UFC的世界。Brock Lesnar是在UFC和WWE這兩個領域皆取得重要成就的第一人,所以當他計畫於2012年重返WWE的懷抱時,他有話語權能跟WWE當局交涉,因為他可是未來的收視率保證,他簽下了part time的合約,意即他一年只需要上場打幾場比賽即可,他仍舊可以多花時間在他的家庭身上。
在一次訪談中,他談到了職摔的世界是多麼的無情與耗損,在他第一次WWE時期,Lesnar自陳他每天都要喝掉一整罐伏特加和吞下一大堆的止痛劑,事實上有大概兩年,那段時間的生活記憶,如今Lesnar已完全模糊不清,沒有印象了!
Brock Lesnar這樣的情況並不是特例,有許許多多的職業摔角手,在職摔日常中不斷地被折彎、被消耗,他們必須要(或者不得不)離開,為的是復原他們那早已千瘡百孔的身體與心靈。在舞台上的某些時刻,摔角選手看起來就像神衹,但摔角選手可能會錯過他們自己小孩的成長,可能會讓自己的老婆覺得受到冷落,目的只是為了在擂台上帶給陌生人”娛樂”或者”安慰”,我們得說,職業摔角真是一份艱難的工作呀……
(下回待續)
延伸閱讀
liang
一年三百場真是很誇張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