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roject Spurs Network的寫手Stephen Anderson在Twitter上發出的訊息,對戰塞爾提克一役Pop教練對馬刺隊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是相當失望的,就跟不久之前對Lonnie Walker IV是一樣的。
“What surprises me is we were so unaggressive.”
RG在賽前一天還傳訊息跟我說:「跪求Aldridge輕虐我塞禁區!」同時身為兩隊球迷的我們當然是佛系看待兩隊比賽,誰贏都好。上一賽季對上綠衫軍兩場比賽,場均得分是誇張的38分外帶11籃板配上61.1%的FG%,在Al Horford和Baynes離開後,Aldridge將更有機會打爆綠衫軍的禁區。
結果11/10的比賽Aldridge只拿了「3」分,近乎全面熄火的狀態。筆者當天因事無法早起觀賞比賽,很難全面與各位讀者分享自己的看法,不過以下會透過一些影片精華來看看一些片段及數據分享我的看法。
馬刺在對上綠衫軍之前的八場比賽場均失分是109.8分,筆者在這簡單拿個對照,也取了上季開季八場比賽,而馬刺的場均失分是110.7。
當然這只是很基本的對照,要考量到的變動因素太多了,包括球員狀態、對上隊伍的強度、裁判尺度、中間休息的天數等等,這些東西相信各位讀者也都了解。雖然現在比賽的樣本數還很少,但有些既定的事實要去面對。我問了我自己兩個問題:
1.去年開季馬刺隊的後場是沒有White和Murray兩位優秀的後場球員的,在本季開季陣容完整下,為什麼防守失分與去年相去不遠?
2.去年與今年馬刺都仍然會擺上Mills和Forbes甚至加上Belinelli的陣容在場上,當Forbes和Belinelli,甚至Gay本季三分狀態還沒打開時,Pop教練是不是該試著擺上在防守上機動性更高的Lonnie或經驗老道的Carroll?
這兩個疑問筆者我想隨著賽程的推進,或許Pop教練會有個解答。
攻守失衡的序章─速度
馬刺目前10場比賽打下來的pace是102.9,排名聯盟第15;去年馬刺隊整季的pace不過是98.89,排名聯盟第22,是一隻偏向半場陣地戰的球隊。目前這一季為何拉高進攻節奏,原因顯而易見就是Murray回來了。
當然我們不能將這個責任全歸在Murray,畢竟他的回歸的確除了加強馬刺的後場防守,也在進攻上對於禁區有較強的破壞力。甚至馬刺在本季透過快攻得分來到16.2分,目前排名聯盟第六,這點Murray絕對功不可沒。
但當Murray在場上時,馬刺隊的Offense Rating是104.4;當他不在場時是111.3,效益顯而易見,沒有他馬刺隊似乎是打得更好的。
舉個更進階的數據(下圖)
可以看到Murray在場上與先發球員的適性不是那麼的好,助攻失誤比是1.46,失誤率高達16.4%。可是當換成White時,進攻和防守效率雖然無明顯差異(進攻上升但防守下降),但是在失誤比及失誤率的控制,White與先發球員的搭配明顯穩定許多,甚至前面提過的pace,Murray的102.33與White的97.07是有一段差距的,但在White這樣較慢的進攻節奏下OFFRTG卻是122.6,是更有效率的進攻。所以或許我們能這樣推論:較慢的進攻速度的確是較適合Aldridge與DeRozan兩位得分手去發揮最大的進攻效益。
Murray絕對是馬刺未來後場的核心人物,但他是否就是控球後衛的解答,筆者想他還需要時間去磨練及增加他的經驗,只是Aldridge及DeRozan的巔峰還能等他多久,這個狀況在今年西區季後賽是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之下,似乎是比較令人擔憂的。
回到綠衫軍與馬刺隊的這場比賽,105.5的pace依然偏快,但比賽內容很明顯,馬刺隊的球員在這麼快的節奏裡打的很掙扎,一直以來CBS被塞迷調侃的「三小前鋒」陣容,反而在這樣的偏快節奏中打出漂亮的機動性,好幾次空中接力打的馬刺防不勝防,最後再也追不上。
攻守失衡第二章─擋拆防守
若是馬刺隊的球迷都會曉得,我們隊伍在防守擋拆上面的表現可以說是「災難」也不為過。在現代籃球講究空間及速度下,簡單的off screen、hand off戰術更是考驗著每個球員的防守意識,隨著越投越遠、越投越快的三分球,一個簡單的擋拆就足以給球員適合出手的空間,而且這場偏偏對上的是擅長打擋拆的Kemba Walker,更加暴露了馬刺隊在防守擋拆的溝通做的是差強人意。
境鏡靜
馬刺今年開季整合不佳,這樣下去真的會追季後賽名額追的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