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晨:
是另一位讓人驚豔的中華隊新生代三壘手,不同於高宇杰的沉著冷靜,王威晨較屬於心臟大顆,不怯場,求勝心、專注力強的選手。
若能再加強一些爆發力與重訓,對未來面對有球速又有速差的變化球的投手也有更好的適應跟打擊能力。
林立:
來自lamigo的新生代三壘手,這次中華隊主要鎮守二壘。就在中職的成績來看,本屆打擊表現上是比較可惜的。但教練團不斷給予機會,不難看出已是正在為今年31歲的郭嚴文另尋一位接班人。
林泓育:
這幾年來中華隊的主戰捕手,或許阻殺能力不是特別強,本屆的打擊表現數據上看來也不太理想,但一直都是一位很難纏,不好解決的打者。
陳俊秀:
曾旅美,最高層級到小聯盟3A,打擊爆發力強,近年一直是lamigo與中華隊的中心打線。本屆賽事跟林泓育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但就如主播所說:「中心打者不要看他目前成績,一不小心就讓它揚眉吐氣。」預賽對韓國就敲出了一發拉開比分差距的三發全壘打。
王柏融:
本屆的中心打者狀況真的都蠻低迷的......,不過這邊有提為何教練團會這樣調度。其中的原因就如上面陳俊秀的部分所說,或許他們現在狀況不佳,但纏鬥的能力,一棒擊沉對手的能力都不是其他選手能夠輕易代替的。
岳東華:
今年在中信兄弟出賽60場即入選中華隊,是具長打能力的內野手,或許中信兄弟未來需要借助他更多的火力支援而調往二壘,但看好他未來會是中華隊游擊手-王勝偉的接班人。
郭嚴文:
是本屆打擊機會最少的選手,守備位置二壘,本季在中職打出了個人新高的17發全壘打跟突破5成的長打率,打擊率3成24是生涯次高,本屆主要的先發二壘手就是同為lamigo的隊友、今年中職打擊王-林立。
今年31歲,總是笑笑的郭嚴文,在隊上儼然成為輔助學弟與帶給大家放鬆心情的其中一員。
張進德:
近3年因傷勢所苦,今年年底小聯盟合約到期。張進德曾說:「投捕關係像情侶。」要如何建立彼此的信任與培養出彼此的默契,需要場上與場下的溝通與互動。
本屆表現機會跟高宇杰差不多,雖然沒有看到他的打擊表現,但蹲捕時經常看到用肢體語言鼓勵或安撫投手,是與高宇杰的沉著穩重截然不同的。期待他能成為中華隊未來的強力捕手。
朱育賢:
今年中職的安打王跟全壘打王,本屆表現除了一次代打建功外,其餘9打數沒有安打。今年在lamigo主要鎮守左外野,未來或許會是中華隊的主戰一壘手。
張志豪:
本屆表現8打數1安打,不得不說一個事實,張志豪是本屆「被三振率」最高的選手,8打數吞了5次三振,從17年開始,都是中職的「被三振」排行榜前幾名。好的是長打率的提升,不好的是打擊率也掉了不少。
蘇智傑:
本屆中華隊打擊「爐主」,16打數沒有出現安打。今年25歲,打職棒第三年,達成單季20轟20盜,有速度又有長打的優異成績。教練團會在他一再「掛蛋」的情況下給予上場機會,除了可以讓胡金龍或林泓育多一點體力專注打擊,想必也是教練團未來期待的戰力。
投手群的表現,除了初賽對日本,胡智為王躍霖表現不錯外,其餘比賽出賽的選手幾乎都能完美完成自己的任務。
台灣的棒球,真的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與很長的路要走,不只是棒球環境,國人仍有許多一日球迷,對棒球的了解並不深入。不是不能做為一個一日球迷,而是我們若不是很了解,能不能純粹一起為中華隊加油就好。
好的選手少,好的教練也是,為什麼負責任的方式是戰績不好下台?若教練團本身是好的,不是應該讓他把球隊帶好才是負責任的方式嗎?或許有人說洪總是自己請辭,當然,或許他還有本身的球隊要帶,但另一個就是網路上的「指教」與「建議」。林智勝也曾說過:「打中華隊,不是英雄就是狗熊。」
一位選手犧牲自己休賽、養傷、陪家人的時間為了什麼?應該不是賺外快、當小丑,而是為了國家榮譽,沒有人喜歡輸球,但我們能做的,除了默默加油,也希望未來大家能給的是有建設性與理性的想法與建議。
個人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子看球跟為中華隊加油,這次真的看到大家凝聚力、向心力與贏球的企圖心,雖然不是一個最美好的結果,但真的讓人看了很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