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香港公開賽,台灣選手王星皓在400公尺混合式項目中游出4分15秒86的成績,打破原本的全國紀錄,但卻與奧運A標的4分15秒84差了0.02秒,沒能直接拿到晉級東京奧運的門票,結果過了一年,王星皓再度回到了香港公開賽,這一次是用200公尺混合式,證明自己的實力。
1分59秒44,這是王星皓在200混拿下金牌並達到奧運A標的成績,同時他也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達到奧運A標的「男子」游泳選手,為何要特別強調男子呢?因為台灣早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就有一位女子游泳選手林季嬋,在800公尺自由式的項目中游出8分43秒26,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人。
相隔23年才出現的奧運A標選手當然是彌足珍貴,過往台灣眾多男子名將包括「蝶王」許志傑跟「博士蛙王」李炫諺,縱然也曾登上過奧運殿堂,但都只能達到B標的成績,必須待各國A標名額排完後,才會按照比例補上。
王星皓:「達標的時候非常開心,其實也有另一個想法是,解脫了。」
對於游進奧運這個目標,王星皓也說主要原因是受到家人影響,一開始他也認為,奧運這麼遠的目標怎麼可能達得到,但隨著表現越來越進步,現在達成目標後,有更多的時間準備,那就會再把目光放更遠,拚到前八。
其實王星皓是出身自游泳世家,父親王耀偉過去是游泳選手,目前更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教練,母親也是從事游泳相關工作,從小接觸游泳訓練的他,卻在國中受限於身材劣勢,成績並不出色,一直到國三那年在全中運拿下200混跟400混兩面銅牌,才開始讓他對於未來有了信心。
升上高中後,身高抽高了至少20公分的他,無論是日常訓練或是比賽中的心態上也更積極,成績也慢慢有了起色,高三那年更一舉在全中運奪下200 公尺自由式、200 公尺混合式以及 100 公尺蝶式三面金牌,而且全都打破了大會紀錄。
從國三只想拿前八的心情,到想拚前三拿塊牌、再到想拿金牌,王星皓也認為自己進步的最大關鍵就是心態上更加積極,再加上父親之前安排他到美國移地訓練,從他們身上看到跟自己不太一樣的學習態度,讓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要更認真對待「游泳」這項運動。
就讀台體大之後,王星皓很快就以新鮮人身份代表中華隊出戰台北世大運,首度參賽卻捲入丁聖祐的爭議事件,影射高中生入選且父親是教練的他是「黑箱作業」,所幸他並沒有受到影響,先是200公尺混合式的測試賽拿下第一,攜手安廷耀、王郁濂、黃硯歆的4x200自由式接力預賽更是兩度打破全國紀錄,證明自己入選國家隊的實力。
結束了披上中華隊戰袍的處女秀,王星皓持續參與更多國際賽事累積經驗,全大運初亮相就游破200公尺、400公尺混合式的全國紀錄,連200公尺蝶式也游出1分59秒81,成為許志傑、王冠閎之後台灣第3位突破「2分鐘障礙」的選手。
雖然去年亞運會上在200公尺混合式決賽僅游出2分02秒68,以總排名第七坐收,但他卻在今年的拿坡里世大運有了重大突破,繼台北世大運後再次於200公尺混合式游進決賽,最終以1分59秒87再次刷新全國紀錄,拿下一面銅牌,也是台灣泳隊在世大運歷史首面獎牌。
在王星皓之後,擅長蝶式的王冠閎也接力於布達佩斯游泳世青賽,游出1分56秒48達到奧運A標,讓台灣確定在明年東奧的游泳項目搶下兩席,也是史上頭一遭,還有像是仰式莊沐倫、自由式安廷耀、吳浚鋒等多數達到B標的選手,也都還有機會來衝擊東京奧運。
作為台灣泳壇目前最炙手可熱的新星,大器晚成的王星皓要持續提升自己在蝶、仰、蛙、自混合四式的整體競爭力,往奧運前八的目標,持續前進。
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
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
更多游泳:
亞運奪6金的日本游泳天才少女 池江璃花子罹患白血病將住院治療
更多東京奧運重點球星: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游泳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