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聯盟投球分析影片領導品牌的PitcherList網站,過去在球季期間,包含季後賽在內,每天都會精選當日五大好球。
事實上,這項每日例行po文背後的工程,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龐大。試想一天若有30隊、15場比賽,每場比賽各隊的投球總量以130球計算,那麼一天下來就有將近4,000球之譜。每天要在4,000球當中選出最佳5球,談何容易?

所以想當然耳,在母體總量過於龐大的情況下,熱門球隊、高知名度投手、或是以特定球路出名的投手,相較之下更容易脫穎而出。但反過來說,一整年下來,多多少少也產生了一些遺珠之憾。
標題所提到黃暐傑的超位移曲球就是屬於上述的遺珠,但過程還算有趣。

今年11月17日,世界大賽都結束超過半個月了,PitcherList網站的影片製作專家Ben Palmer在休季期間更新該網站的GIF影片資料庫時,特地花了一些時間來研究他不熟悉的投手,其中之一就是今年球季只投了5.2局的遊騎兵菜鳥黃暐傑。
Ben Palmer在貼文的說明如下:
「每年休季期間在更新PitcherList網站的GIF影片資料庫時,我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那些我不夠認識、卻擁有超酷球種的投手。黃暐傑就是一個例子,他今年只投了5.2局,但我愛他這顆超炫的大曲球。」
直接看影片:
這一球出現在5月14日遊騎兵對皇家比賽的第2局下半,打者是Jorge Soler。黃暐傑在兩出局、遊騎兵0:7落後的情況下上場中繼,首名打者就是Soler。
黃暐傑第一球是投進右打者內角低、剛好壓在好球帶邊線的92.3 mph四縫線速球,如下圖綠色圓點所示:

第二球出其不意地投了一顆球速只有75.5 mph的慢速大曲球,不但與前一顆速球有將近18 mph的速差,而且垂直位移大得驚人。
看到下面截圖中的小白球了嗎?當這一球與本壘板的距離大約剩下三分之一時,球在好球帶最上緣的高度:
但誇張的是,球在進入好球帶之前,從上圖的最高點急速下墜,在進入好球帶當下,竟然下墜到只有好球帶最下緣的高度,如下圖橙色圓點所示:

最後捕手接球的位置與地面相差無幾,手套前緣還差點碰觸到地面,如下圖所示:
再看一次影片:
One of the things I love about updating the @PitcherList GIF database in the offseason is coming across pitchers I don't really know who have really cool pitches.
— Ben Palmer (@benjpalmer) November 16, 2019
Case in point—Wei-Chieh Huang, who pitched just 5.2 innings last year. But I love this big, loopy curveball pic.twitter.com/N7tmptQ48P
9月底剛滿26歲的黃暐傑,今年4月下旬因為Drew Smyly受傷,而直接從2A升上大聯盟。出身台東卑南國中、高苑工商,黃暐傑在台體大就靠著速球成為球隊的守護神,2013年代表台東市在全運會投出時速154公里的速球,隨即在隔(2014)年7月被亞利桑那響尾蛇簽下,簽約金50萬美元。
速球當然是黃暐傑業餘時期投球最大的亮點,但在響尾蛇農場超過3年期間,苦練的變速球卻得到高評價,Baseball America一度將他的變速球評比為響尾蛇農場系統最佳變速球之一,還入選明日之星對抗賽。
2018年7月31日,黃暐傑在Jake Diekman交易中來到遊騎兵。2019年春訓前球團將他定位在牛棚投手人選之一,雖然沒擠進開幕戰25人名單,但他靠著開季後在2A中繼9.2局只被打出7支安打,投出14次三振、2次四壞,防禦率1.86,0.931 WHIP,終於贏得上到大聯盟的機會。
本季在大聯盟只出賽4場,防禦率3.18、ERA+ 171看似優異,但5.2局被打出8支安打,投出2次三振、5次四壞,WHIP高達2.294。當然在樣本量極小的情況下,這並不能用來評斷他真正的實力。但反過來說,能在這短短5.2局的中繼投出獲得專家高度評價的大曲球,而且還是從專業投球網站影片資料庫中挖寶出來,或許對投手本身也是從來沒注意過的意外驚喜。
根據德州當地媒體報導,遊騎兵在大聯盟球員換約的最後期限前,決定不與黃暐傑換約,但將與他換簽小聯盟約,並邀請參加明年春訓。期待這顆超位移曲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未來在大聯盟的舞台上,我們能看到黃暐傑投出更棒的生涯代表作。
【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