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9/12/18

收割野球VS養成野球?從休息區打進經理室的金控大戰

中信、富邦兩大金控集團先後收購球團投入中職後,幾年來呈現截然不同的經營風格:中信傾力打造球員和教練的美式育成體系、富邦則不斷以重金挖角或接收重量級教練和球星,雙方各有甚麼優缺點?同樣求冠若渴的兩隊明年一償宿願的關鍵點又何在?且看本文一探究竟。

作者:Thomas Kao

a.sam803

說真的,兄弟拉上丘昌榮其實也是美式球風阿,進修是美國,輔佐的也是美籍教練,學的一切都是美式,說中信兄弟美式失敗根本也只是看總教練國籍而已的無知記者吧!

小山豬

當初請美式教練團不就是讓其他人吸收美式風格嗎

saferia

只會砸錢的球隊頂多像了尾仔囝

敢砸肯挖又會養的球團才可怕

Thomas Kao

沒錯沒錯,可惜這好像魚跟熊掌,很難兼顧

Redsniper

兄弟傷後rush黃恩賜 : 養成野球

富邦花數年時間養好高中畢業左投站穩球隊實質二號先發 : 收割野球。

殺小?

a.sam803

你可能不太了解兄弟使用黃恩賜是有嚴格控制他的每場用球數跟總出場次數...這樣你也能說是rush?
難道傷後就不能上場了嗎? 你很懂復健?
陳士朋是因為前幾年一直養不好才沒用?還是用心花好幾年養好?這中間可是差很大阿...

殺小不是這樣用的

a.sam803

說說陳仕朋
2017年 25局 453球
2018年 66.1局 1133球
2019年 124局 2033球

黃恩賜
2019年 94.2局 1172球
黃恩賜連教練團表定的100局都還沒達標叫Rush?
陳仕朋前兩年局數跟球數加起來都沒2019多叫沒收割?
很有趣!

Redsniper

你知道黃恩賜傷後沒打復健賽直接上一軍先發嗎? 當然無法達標啊因為這樣亂玩,還沒丟到一百局手就痛了是要達什麼標?

反正就是rush,你覺得沒有rush那是因為你不懂,多看兩年再來聊吧。

ichiropeng1215

好棒喔!
何不另寫一篇研究文章?

Thomas Kao

陳仕朋的養成,得力於葉君璋離隊前的扎根、王建民入隊後的延續,但若拔掉這兩位教練,陳仕朋現在會在哪裡?

兄弟和富邦的差別就在此,兄弟要建立的是不因人廢事的育成體系,所以就算今年二軍總教練從洋教換成土教,季初照樣能排出前兩年還不成氣候的本土三本柱,下半季也有光速成長的選秀落榜生廖乙忠,何者農場能量較強,應該是很明顯的~

小山豬

懂得球迷都願意等一下下 畢竟這種是長遠的
雖說中職就四隊 不像其他聯盟
煩的是那些不懂養成的戰績迷

佳偉

丘昌榮先帶幾年,等彭政閔回來接總教練.....然後 威助 就一直在二軍待著

Thomas Kao

我想幾年後威助未來應該是首席教練或農場主管的好人選~不至於一直待在二軍

小山豬

兄弟的人事更迭紀錄 陳江"和"打錯字

看到金控大戰四個字,就知道本文主題是最近因先後更換主帥,佔據大幅媒體和社群版面的富邦悍將與中信兄弟兩隊。


新任兄弟總教練丘昌榮(左),中為前總教練史耐德。圖源:「兄弟Fans Club」官方粉團

請繼續往下閱讀

富邦選擇的是今年在Lamigo桃猿達成中職三連霸偉業、又率領中華隊拿下世棒十二強賽第五名的洪一中,兄弟則升任自家陣中的資深教練丘昌榮。

洪一中在合約期滿和老東家一轉手後馬上轉檯、取代原任總教練陳連宏,甚至其弟陳金鋒的副領隊職位都為之撼動,當然是令人意外,甚至震驚;丘昌榮的上任,可能也讓一心期待「助總」上台的球迷有些失望,而彭政閔在本季引退後,也傳出將比照「陳金鋒模式」接任副領隊,而非專心進行先前公布的教練培訓計畫。

但若回顧這兩家金控集團過去幾年經營球團的腳步和作風,就知道這些走馬換將再正常不過,一點都不令人意外;簡單說,富邦主打的是收割野球,中信主打的是養成野球。

在此先請讀者稍有耐心往下看,就知道「收割」並非代表全然的貶意,「養成」也不是百分之百的讚詞。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無論是割是養,目標當然都是勝過彼此,更要打倒舊酒裝新瓶的樂天隊,拿下(接手後的)隊史首座總冠軍,比拚較勁的戰火也從球場、休息區一路延燒至制服組,他們能否如願的關鍵點又各在哪裡?

 

2017─接手義大犀牛隊(球團);延攬原Lamigo陳金鋒(副領隊),原統一獅郭泰源(顧問)、郭泓志(球員)

2018─認養整修新莊球場(一軍主場)、聘用陳連宏(二軍總教練、季中接任一軍總教練)和王建民(二軍客座教練);延攬原中信兄弟克魯茲(一軍客座打擊教練)、蔣智賢和陳鴻文等(球員)

2019─聘用古久保健二(投捕教練);延攬原Lamigo洪一中(總教練)和郭建霖(首席教練)

 

以上是富邦自2016年底投身職棒後,三年來的重要經營決策和人事異動:從整支球團、制服組的顧問和副領隊、球場,再到球員、教練團,基本上就是接手現成的團隊和軟硬體設施、收割他隊培育出來的人才,一直割一直割一直割。

請繼續往下閱讀

收割有錯嗎?其實無可厚非,想要收割,還要割到最好的,不僅動作要比別人快、口袋還要比別人深;職業運動的本質就是金錢和人才的流動,富邦只是順勢而為,本身也有財力這麼做。


圖源: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新聞資料照

況且以洪一中的轉檯來說,富邦給予的「三年複數約、超過40萬月薪」待遇和條件,不但比日資財團更好、讓有實績和威望的優秀教練獲得應有的身價,更打破凍漲長達二十年的總教練頂薪紀錄,更甭提他們有能耐讓陳金鋒、王建民和郭泓志三大旅美球星同隊合體司職,中職三十年來無單一球團能出其右。

同樣被高薪挖角到富邦勇士籃球隊的許晉哲教練說的沒錯:「感謝富邦尊重專業」,這一點值得高度肯定。

但一如「邪惡帝國」洋基隊,過度著重於吸收既有人才,犧牲的就是對於養成端的投資和管理。

在新血吸納和培育方面,悍將隊在義大時代就有太過偏愛即戰力「海龜派(旅外回歸球員)」、疏於發掘潛力新秀的弊病,好不容易在後期由專精於養成調整的葉君璋執掌兵符,稍稍平衡了選秀育才不力的缺失,甚至還意外在總冠軍賽擊敗兵強馬壯的兄弟隊奪冠。

然而富邦接手球團後,並未在前一年奪冠的基礎上,繼續給葉君璋充分的支援和授權,反而讓全無教練和行政管理經驗的陳金鋒主導一二軍的升降,甚至選秀規劃,讓葉總無所適從、戰績持續不振;這不就像大廚炒菜時,食材挑選和菜式決定都得看新進的採買臉色,但客人覺得難吃了,採買沒事,主廚卻得負全責?

最終葉總還是只能掛冠求去,加上二軍教練團陣容始終薄弱,富邦的育成工作形同在進場後的一年半都在空轉。

看著2014季中選秀新人已全數陣亡離隊,原備受期待的速球派右投陳明軒在亞洲冬盟季軍戰荒腔走板的表現,比起毫無職棒經驗、卻被葉君璋調教有成的徐若熙等小龍投還遜色許多,令人備感諷刺。


圖源:「fubon guardians 富邦悍將棒球隊」官方粉團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