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沒有愚不愚蠢,只有願不願意
當洋基確定簽下Cole的消息傳出那瞬間,想必很多人也跟著傻了。畢竟就如同前文一開始所說,大家或許預期他會很貴,但也沒想到會這麼貴。326M不僅是FA史上最高額簽約,洋基更是一口氣開了九年給他。許多人肯定會出現一種想法:挖靠洋基也很敢,居然敢給九年。
的確給他九年真的風險超巨大,但談到這個,就不得不再搬出幾年前David Price創下投手最高合約後,我曾在這裡寫過的一篇文。即便Price加盟紅襪後表現不如預期,現在還成為紅襪兜售的對象,但我依舊不認為當時紅襪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如同我當時所說,球團為了大球員簽大約本就是場賭博式的投資,端看球團認為有沒有對某位球員豪賭的價值,他們所思考的,是為到底要不要為了某位他們所在意的球員、所想拚的冠軍,接受可能血本無歸的潛在風險。(而且別忘了後來Price也幫紅襪拿過冠軍了,還曾經在WS力壓國柯勒)
四年後的洋基也是如此,今年拚冠失利讓你想買張Ace、買下一名可說是近年FA裡出現過最好的SP?那麼請把你的鈔票還有勇氣準備好。砸大錢簽他沒有愚不愚蠢的問題,只有願不願意為了他承擔所有未來幾年可能發生的風險,即使他有可能到紐約就適應不良或兩三年後就失速也在所不惜。
必須說,這紙合約後面幾年大概99.7%會成為薪水小偷,成為洋基巨大的債務累贅,基迷們,你準備好接受了嗎?至少洋基球團是準備好了。
4.感謝人家青睞,同時感謝自己
其實說真的,我總會覺得洋基要談約也是蠻不容易的,畢竟阻力不少,比如紐約離Cole的家鄉加州太遠,除了離家遠、天氣比較糟之外,課稅也重。更別說紐約還有超機掰的球迷跟媒體,莫忘Cliff Lee曾經是如何跳過洋基的。
這次之所以能抱回市場上最大咖的強投,當然要感謝Cole對於洋基的青睞,但同時也得感謝自己爭氣。除了提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價碼之外,這次的談約,洋基在錢之外的地方也下足了工夫,而這也得感謝幾位老大哥的神助攻。
消息指出,休賽季結束後,CC Sabathia就曾多次與Cole會談,說盡洋基的好、表明希望他能夠加入洋基。反正CC本來就要退了,退了之後就變六星上將的他,邀個隊聯盟也不能怎樣,由他來分享拿大約加入洋基的心得再適合不過。除此之外,Cole其實有個偶像,還好巧不巧就是Andy Pettitte,因此洋基近期更是帶著教頭、總管特助、派帥、新任投手教練Matt Blake等人一同飛往西岸主動登門拜訪,邀請他們共進晚餐,還幫點甜點。冬季會議中也是同樣人馬準備了各種簡報來說明洋基的好和未來計畫,在談判過程中,洋基球團可說是做足誠意。
此外,一般人可能也會忽略洋基在這過程中帶著Matt Blake的重要性。曾有文章指出,自從被太空人強大的數據資料給開發後,Cole便很在意數據的使用,希望新東家會是一支善於運用數據的球隊。因此善於數據分析的新任投手教練Blake,相信無形中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作用。
根據Jack Curry所言,當Boras被問到為何他的客戶最終選擇洋基時,他回答:「因為派帥跟小老闆」除了聽了派帥許多分享之外,小老闆Hal Steinbrenner更五次親自坐鎮會議,讓他感受到球團滿滿的誠意。
Heard Andy Pettitte was influential in the meeting with Cole. Preached to Cole what it meant to live and play in NY. Told Cole when make playoffs all the time, it relaxes you for the challenge of chasing titles #Yankees
— Joel Sherman (@Joelsherman1) 2019年12月11日
總之,整個過程中可說是Cole在面試各球團,洋基不單只是狂撒錢,在錢之外的地方也都做足之下,最終也終於如願獲得對方的點頭答應。
5.番外篇:聊聊Didi
為了湊滿五點就來簡單聊聊Didi。在Cole簽約不久之前,他已經宣布和費城人簽下了一年14M的合約。由於洋基鐵了心要追Cole,最終選擇不和他續約完全是意料之事,新東家費城人也是完全符合近期Rumors。
siltechhsu
"沒有愚不愚蠢,只有願不願意", 這句話說太好了!當你有機會奮力一搏, 就得接受後面的願賭服輸, 職業球隊在意的只有那座世界大賽獎盃, 花錢都不一定買得到冠軍, 但不花錢是一定沒有冠軍!
北極熊
我相信不花錢一定沒有冠軍這句話肯定很多人不同意XD
不過花大錢的用意確實是意圖讓自己離冠軍盃更近一點而做的賭注,看你願不願意而已
Melody Huang
某些人是不是只買產品沒買說明書,才會覺得不只COLE不值這個價錢,HAPP也很爛WWW
北極熊
以Happ現在的身手還有薪水確實有點礙眼就是了XD
至於Cole有沒有可能溢價?或許有可能,但FA本就是一場競標,這都是FA裡的必然,至少我覺得這樣的價錢還算是合理範圍
Melody Huang
雖然不同領域,去年夏天我也覺得CP3和火箭的頂薪大約也很溢價,但後來幾名學長告訴我說,要賭一個衝擊王座的機會,要拿下已經證明自己的大咖,就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
只是後來這個球員工會主席共體時艱簽4年就是了XD
北極熊
@Melody Huang其實MLB的FA也是差不多概念啊,你想簽下超大咖,要嘛溢價買回來,要嘛不要拉倒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