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底的亞森(荷蘭TT)賽場裡,我曾詢問在前7場大賽中已拿下4勝與2次頒獎台的Marc Marquez有關創下最完美賽季——拿下賽季每一場大賽——的可能性。
「對我的現狀來說,這當然是不可能囉」,Marquez表示,「雖說世上並沒有不可能的任務,但要達成這個成就的難度非常,非常高。」
而且隨著時間逐漸流逝,要達成這樣的成就難度只會越來越高。Marquez曾在2014年有如秋風掃落葉般拿下開幕10連勝,他也坦承當時要達成這種成就的難度會比現在低些。

「當時我會說難度很高,現在我會說基本上已經不可能了」,Marquez表示,「因為近年來的各項政策讓各車廠間的競爭力逐漸步向一致化,要打造出能主導各種賽場的賽車已經不可能。現在的賽場已經是各車廠各有擅場的情況,因此大家的策略大多是找到最大妥協,以爭取頒獎台作為目標,這也是目前最有可能辦到的事情;如果要拿下所有比賽,我只能說這真的困難到極點。」
在那天的訪談後,整個賽場對Marquez來說顯得意義非凡,他試圖在兩位Yamaha車手:廠隊車手Maverick Vinales與衛星隊Petronas車手Fabio Quartararo的M1賽車夾攻中求生,雖然Marquez盡可能地爭取勝利,但他最後還是不敵Vinales的強勢,以4.854秒的大差距敗陣。
不過在今年的MotoGP場上,Marquez被對手擊敗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在接下來的11場大賽裡,Marquez拿下了8勝,其他的3場都是拿下第2名:在奧地利與英國兩大賽先後被Andrea Dovizioso與Alex Rins絕殺,Vinales則是在雪邦(Sepang,馬來西亞GP)拿下3秒的大勝。
Vinales也是唯一能在場中能以0.25秒以上差距擊敗Marquez的車手,在Marquez其他拿下第2名的比賽裡,卡達開幕戰他僅輸0.023秒,義大利為0.043秒,奧地利為0.213秒,英國更是只有0.013秒,等同於這4場大賽他其實都有取勝的機會。
而對Marquez來說,另一個缺憾就是他該拿下的美洲GP:在美洲賽道(COTA)寫下不敗紀錄的他在領先將近4秒時意外在12號彎轉倒出局,當時的他表示自己要負起責任,「很明顯的,這是我的失誤所造成,因為你不應該在領先3.5秒時發生這樣的失誤」,Marquez在賽後訪問時如此表示。
不過他也對發生轉倒的原因感到困惑:「我們在調閱車載資訊後發現意外當圈的資訊與其他圈近似,但12號彎是個重煞點,有時就是會發生這種奇怪的事,確實我在領先3.5秒時發生轉倒沒錯,但事發原因我們仍需釐清;有時我會說我騎乘時超出了極限,但當時的我並未如此,我的節奏相當順暢,而且也盡可能的管理前輪磨損。」
後來Honda查出轉倒原因是出在引擎煞車上;在2018年季後,Marquez曾向Honda要求一件事:至少能與Ducati並駕齊驅的直線速度,如此一來他就能應付其他狀況。
「我們有場中最為傑出的車手,所以我們決定這麼做」,HRC技術監督橫山健男(Takeo Yokoyama)在Marquez於泰國GP封王後表示,「沒有足夠的動力,車手在直線段將無能為力,Marquez也多次向我們反應『如果動力充足的話,我就不需要過度使用煞車與轉向,如此一來也能維持輪胎抓地力』等等。」
然而更大的馬力輸出會使調整引擎煞車的難度大幅提升,由於引擎煞車並非平順的降低速度,這代表有時車手在進行煞車過彎時,引擎煞車帶來的作用力仍會推動賽車向前,進而出現超出車手預想的傾角並發生轉倒。
Marquez在COTA的轉倒就是如此發生的,他在當時並沒有完全將賽車性能逼到極限,且擁有相當大的領先優勢,不過無法有效預期的引擎煞車力道在Marquez察覺前就已經讓他倒在賽道緩衝區上,所以這次的轉倒並非全是Marquez所造成;而在赫雷斯(Jerez)的季中測試裡,Honda找到了能大幅改善問題的答案,證明了在季前測試中所做出的各項選擇左右了Marquez的賽季表現。
雖然Marquez的取勝場場都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拿下第2名的比賽更來的印象深刻且重要,因為即使Marquez在場中並非最強勢,他的落敗幅度大部分都只有不到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