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季公鹿戰績不只暫居聯盟第一,也比去年這時候還優秀。字母哥持續進化當然是公鹿變得更強大的一個重要因素,團隊戰力更均衡完整也是一點。但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Khris Middleton本季的變化,印象還停留在上一季或今年夏天。
去年公鹿總教練換新,空氣清新,Bud教練帶來了新的戰術體系。有人受益於新體系,有人則是有些水土不服,Middleton就屬於後者。雖說Middleton去年首度入選明星賽,但他的投籃命中率44.1%卻是加入公鹿以來次低的。現今聯盟流行的「魔球理論」,中距離被認為是低效率的出手選擇,盡可能在三分線外與禁區出手才是顯學。
然而Middleton去年減少中距離的出手,更多在禁區出手以及三分線外開砲。但這並沒有讓他的兩分球命中率變得更好,反而還下滑了,從前年的51.7%下滑到48.5%。若不是三分命中率有提升,eFG%會下滑的更嚴重。
Khris Middleton前兩季命中率:
FG% | 3P% | 2P% | eFG% | |
2017-18 | .466 | .359 | .517 | .524 |
2018-19 | .441 | .378 | .485 | .519 |
加上季後賽字母哥受到對手嚴防時,Middleton沒有挺身而出幫助球隊拿下比賽,讓他「雷湯」的印象更加深植在部分球迷心中。甚至有人覺得去年公鹿在東冠失利,Middleton是最大戰犯。這也是為什麼暑假很多人希望公鹿可以優先留下Malcolm Brogdon,而不是Middleton,甚至認為他不值得頂薪。
翻轉印象:
不過本季目前為止,Middleton卻打出生涯最有效率的一個賽季。雖然場均上場時間較去年低,但得分卻比去年更高了。
上場時間(分) | FG% | 3P% | 2P% | eFG% | FT% | 籃板 | 助攻 | 得分 | |
2018-19 | 31.1 | .441 | .378 | .485 | .519 | .837 | 6 | 4.3 | 18.3 |
2019-20(本季) | 28.2 | .480 | .396 | .528 | .552 | .895 | 5.7 | 3.8 | 18.8 |
由上圖可以看到Middleton本季命中率全面提升。Middleton的火燙狀態,甚至讓他本季一度接近180俱樂部。本季他各距離的出手比例更接近前年。與去年相比,禁區與三分線外的出手比例略為下修,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中距離出手。這樣與「魔球理論」背道而馳的出手選擇,卻讓Middleton更有效率,真的是非常特別。
近年來提到「中距離」,許多人直覺聯想到的應該是Kawhi Leonard與馬刺雙星LaMarcus Aldridge、DeMar DeRozan,或是Kevin Durant。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Middleton其實也是菁英等級的中距離射手。
本季中距離出手超過4次的球員當中(共15位),Middleton以超過5成的命中率排在排行榜上第一的位置。

去年Middleton中距離出手比例較低,場均只有3.2次出手,命中率是43.5%。或許有人會好奇去年中距離令人驚豔的Kawhi Leonard的數據,他場均出手5.5次,命中率45.9%。但其實Middleton前年就展現出頂尖中距離射手的本領,今年不過就是讓他回到他較舒服的出手位置罷了。

2017-18賽季,Middleton中距離投的更多,場均5.5次,命中率也是夠水準的49.3%。若把出手次數提高到5次以上,就只有Kevin Durant排在他前面了。另外可以看一下這榜上不乏幾位著名射手,JJ Redick、Klay Thompson與Bradley Beal等人,甚至還有準名人堂的傳奇球員Dirk Nowitzki。以中距離聞名的DeRozan與Aldridge則分別排在12、13的位置。從比較的對象也可以多少看出Middleton在中距離部分的能耐,他確實是「菁英等級」的。
不只是菁英中距離射手:
就算同樣是射手,還是可以進一步細分一下。有些球員偏向接到球就投,這類比較接近傳統意義上的Catch & Shoot射手。有些則是能做得更多,除了接到球就投以外,還能帶球後再急停跳投(Pull Up),這類就比較接近自走砲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