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得分是取勝的最關鍵因素,但得分不是唯一能影響比賽勝負的因子。除了進攻之外,防守、籃板、組織、球商同樣在比賽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賈霸、喬丹、魔術、Kobe等超級球星都以超級進攻留名青史,不過有些名人堂或準名人球員可不是以進攻著名。這些球員雖然在場上沒辦法有非常勁爆的得分表現,但他們在場上的其他貢獻卻是球隊取勝的不可或缺要素。即便沒有神一般的得分能力,還是有球員能成為球隊奪冠的重要推手,並讓自己擁有璀璨的職業生涯。
以下六名球員(Dennis Rodman、John Stockton、Steve Nash、Bill Russell、Manu Ginobili、Andre Iguodala)的最高單季平均得分從未超過20分,然他們都是球隊奪冠或巔峰時期的重要球員。
一、Dennis Rodman
單季最高平均得分(1987-88球季): 11.6分
「小蟲」Rodman雖然常在籃下討生活,但得分不是在禁區賣力的他所設定的目標。Rodman生涯共拿過五座冠軍(前兩座為效力活塞時期所得、後三座為效力公牛時期所得)。在這五次的奪冠路上,他在效力的球隊裡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有一流的籃板功力,並被有些人視為史上最好的禁區守護神及籃板悍將。他可以在單場沒得半分的情況裡抓下近20顆籃板。
綜觀Rodman的14季生涯,除了第二季(1987-1988球季)有超過10分以上的單場平均得分,他在其他球季的單場平均得分皆少於10分。雖然得分數據並不亮眼,但他用防守(2屆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及籃板(7屆的籃板王)讓自己成了球隊奪冠的不可或缺人物,並成了對手最頭疼的夢魘。
二、John Stockton
單季最高平均得分(1990-91球季):17.2分
Stockton雖然生涯前三季多半以替補亮相,但當他被球隊重用後,他就成了球隊場上最依賴的球員。自1987-88球季(Stockton進入聯盟的第四季)開始,Stockton在之後的16個球季幾乎每季以先發角色全勤出賽。雖然他並不以得分功力聞名,但他的助攻及防守卻是爵士巔峰時期的最強武器。
Stockton一直都被視為史上前三控衛。在場上時,他總是將助攻視為首要任務,並在防守時掌握隊友位置並及時指揮調度。在1989-90球季及1990-91球季裡,17.2分的單場平均得分為其個人生涯最高。從1987-88球季起,Stockton曾連續九季拿下聯盟助攻王,並在這之間的其中兩季獲得了聯盟抄截王。
三、Steve Nash
單季最高平均得分(2005-06球季):18.8分
Nash在其個人前四個賽季裡繳出相當平庸的成績,不過自從2000-01球季開始受到重用後,他就成了一名影響力很大的控衛。效力獨行俠的後四年裡,他已成了隊上先發控衛的不二人選。在2004年,成了自由球員的他加盟太陽,並開啟生涯最巔峰的章節。
自2004年回歸太陽後的三個球季裡,Nash及他的隊友用徹底瘋狂的進攻帶來視覺震撼。在還是中鋒宰制的2000年代裡,進攻大師Mike D’Antoni用Nash為首的小球陣容讓世人有不一樣的體驗。Nash是小球陣容成功的一大關鍵,因為他有優異的視野及傳球能力。因為他的絕妙傳球及優異組織,2000年代中期的太陽成了聯盟進攻最兇猛的球隊,亦是最受歡迎的球隊。雖然Nash當時效力聯盟進攻最瘋狂的球隊,他的單賽季最高平均得分(18.8分)並未突破20分。
超乎常人的傳球及組織能力讓他得過兩屆年度MVP的殊榮,並五度成了聯盟的助攻王及入選八次明星賽。
四、Bill Russell
單季最高平均得分(1961-62球季):18.9分
Bill Russell擁有「指環王」這個綽號的原因在於他是奪過最多NBA冠軍的球員(11次)。在他效力塞爾提克的13季裡,塞爾提克基本上無法可擋。除了在13個球季裡贏得11座冠軍外,他還讓球隊創下幾乎無法再次見證的八連霸。在他效力的期間裡,塞爾提克依賴他的籃板能力。
TheGreat
JasonKidd好像也沒有單季平均20分
aquaman
以前平均20分是高標,像Rodman的兩個隊友Laimbeer和Kukoc也從沒平均20分,Jason willams當然也沒有
波波教練說現在的NBA太單調了,大家都依照魔球理論尋求得分最大化
我覺得只要多一些像白色巧克力一樣的球員就可以吸引球迷目光
陸仁賈
這個名單怎麼少得了big BEN!!!!
境鏡靜
拿得分來框架這些人,有點太狹隘了吧,這些都是名人堂或準名人堂球員,自有其過人幫助球隊的能力,不是只有得分才行。他們提供給球隊的可不只一場20分所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