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I Beat the Odds》讀後感想 – 電影「攻其不備」男主角 Michael Oher 的圓夢故事

Michael 確定自己沒有在做夢,可是他依然很難相信眼前的一切。每天可以睡在自己的房子裡,而不是露宿街頭或別人家中的沙發;打開冰箱時裡面都是滿滿的食物,還能夠上餐館隨心所欲點菜,不用厚著臉皮跟別人乞...

作者:Ryan / 小凱

Michael 確定自己沒有在做夢,可是他依然很難相信眼前的一切。每天可以睡在自己的房子裡,而不是露宿街頭或別人家中的沙發;打開冰箱時裡面都是滿滿的食物,還能夠上餐館隨心所欲點菜,不用厚著臉皮跟別人乞討。畢竟他過往的生命之中,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是流離失所的狀態,最早的印象是在兩歲時,大哥就牽著自己和其他孩子,在高速公路下邊走路邊找尋睡覺的地方…………



以前觀賞過電影「攻其不備」,對於 Michael Oher 的遭遇頗為同情,實現夢想的故事也讓我很感動,直到閱讀完這本書,才瞭解他的人生有更多值得大家學習之處。以下的文章分成三個部份來介紹 Michael Oher 的自傳 『 I Beat the Odds 』:
Part 1 是他的成長背景和生涯回顧。
Part 2 是他給貧窮孩子的建議。
Part 3 則是自己的 Key Takeaways。

 


Part 1:Career Path
 

請繼續往下閱讀


【Miserable Childhood】

Michael 出生於 Memphis 的貧民區,他一共有 11 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母親毒癮發作時,就會不告而別去吸毒,消失好幾天或者超過一週,也沒有留下一張紙條。當 Michael 和其他孩子發現上鎖的家門,便和大家去朋友家裡,看能不能一起吃晚飯,還有讓他們在沙發或地板上過夜,隔天再拜訪其他朋友,日復一日,等到家門再度打開為止。而孩子們終於可以回家時,也沒有比寄人籬下好過一些,雖然母親會記得買東西回來,無奈家裡面並沒有餐桌,用餐時所有的小孩就像在池塘裡爭先恐後等著餵食的鯉魚,每次母親高高舉起握有食物的手,孩子們就忍不住跳來跳去,比誰的手腳夠快,才能搶到食物吃。另外,因為買不起新衣服和洗衣機,每個人都是把衣服穿到非常骯髒時,才把肥皂切下一小塊,自己小心翼翼去搓洗、擰乾和掛起來。此外,母親三不五時就會忘記付帳單,他們就要度過一陣子沒有水電供應的日子。而繳不出房租時,全家人就開始流浪,去找下一個容身之處。母親曾經帶著七個孩子在一台車子裡面住了整整一個月,睡覺時全部的人就像是在疊羅漢,不斷拳打腳踢,看能不能再多擠出一點點喘息的空間來。屢次搬家也造成 Michael 不停轉學,記憶中同一個地方很少能夠住超過半年,他在二年級時就已經念過五所不同的學校。

在貧民區過日子,如同置身在無間地獄般無法脫身,只有伴隨恐懼和失望的低潮,不像一般人的生活會有高低起伏。在外面玩耍的 Michael 就曾遇到幫派槍戰,趕緊和朋友躲進最近的屋子裡,並且遠離窗戶,祈禱牆壁的厚度足以抵擋子彈。對 Michael 來說,沒空去關心周遭發生的社會大事,因為自顧不暇;不用費心儲蓄,因為錢總是不夠用;也沒有必要對未來有所期許,因為老是在煩惱下一頓飯的著落和今晚的安身之處。



某一天兒童福利局 (DCS,Department of Children’s Services) 強制把 Michael 送到寄養家庭去,不過在兩年多的時間裡,稍不留意 Michael 馬上偷跑回家,就算陸續換過不同的家庭也一樣。他知道在新家有更好的居住品質,可是他不相信除了自己的家人,還有誰會真心照顧和愛著他,因此他堅持要和親人相聚,兒童福利局不得以只能讓 Michael 重返家園。但是母親惡習難改,家門一上鎖, Michael 就必須去求人收留,或者在門口和橋下過夜。在 11 歲時他長到 170 公分高,靠著施捨的食物再也不能餵飽自己,走投無路的 Michael 就從商店裡面偷東西,幾乎都是挑家裡面吃不到的牛肉或豬肉。他也曾嘗試在周末時販賣報紙,有一回被人持槍搶劫,辛苦賺到的收入被洗劫一空,後果就是接下來的一週又要挨餓。而每到中午就會在學校發現 Michael 的身影,因為可以保證一天至少有免費的一餐,其餘的時間則是跟朋友們到處鬼混,反正即使出席在課堂上,老師們也不在乎他是否聽懂,本來頻繁轉學就使他的學習進度大幅落後,現在更是每況愈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