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如此,覺得他如果沒有俠客歐尼爾終究拿不到冠軍?就像曾經認為喬丹沒有Scottie Pippen也只是個很會得分、「眼中有籃框,心中無隊友」的球員那樣?是因為如此,在他2003年被指控強暴時,心裡才會有著「你看吧、我就說吧」那種濃濃的酸味?都對。
時至今日,我很固執的認為,像魔術這種一眼愛上的,就不用說了,但是要像大鳥柏德這種不是一見鍾情,而是在經過長期觀察之後「學著愛上」的球員,那種經過千錘百鍊的欣賞和佩服才更加珍貴。這些球星既非一眼就愛上,那就必須作更多才能夠說服我,克服我那種酸民式的挑剔。
仔細想想,Kobe就是這樣的球員。他曾被包括我在內的人懷疑是個靠爸族,是個名過其實被捧過頭的高中孩子,是個和喬丹生涯初期被貼上的標籤一樣,攻優於守、只會得分的球員。甚至因為他的動作實在太像喬丹,而被認為只是另一個想要「Be like Mike」的跟屁蟲而已。
如果從NBA近代史的軸線來看,Kobe Bryant算是處於後喬丹時期「典範轉移」的時期,其實這時期有很多「接班人」候選人,例如Allen Iverson、Vince Carter、Grant Hill、Penny Hardaway等人,像Shaq這種龐然大物因為類型不同就不提了,但這些候選人不是因傷就是因為其他原因,沒有人能擁有長期且持續的成功,Kobe是唯一熬過來的人,隨後才有另一個高中棄學生LeBron James的加入。
他有他的幸運,也有他的努力。長期觀察NBA頂級球星的人都不會否認,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背後的認真努力都在我們的想像之外;像Charles Barkley那種喝了整夜酒、體重爆表卻還是可以在場上打死人的怪胎,還是屈指可數。Kevin Durant說得好:「Hard work beats talent when talent fails to work hard.(有天賦的人不認真,認真就會擊敗天賦)」,有點工作狂的Kobe Bryant是活生生的例子。
I can't relate to lazy people. We don't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I don't understand you. I don't want to understand you. -- Kobe Bryant
如同大鳥一般,Kobe Bryant最終贏得我的尊敬,只是走得太早、太突然、太悲壯。將近50的資深球迷,能說的話不多,今夜就多敬你一杯。
***
搖滾樂界有很不吉利的「27俱樂部」,年方27歲的知名樂手,有很多不是死於空難、自殺就是克過多克死(例如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Kurt Cobain)。
很不政治正確的想著,Kobe Bryant就如同這些27俱樂部的員,傳奇的來,或許也註定要傳奇的走。早逝的英雄讓人椎心,卻也更完美的活在生者心中。以Kobe強烈的好勝心和努力,天堂籃球聯盟的下一季總冠軍,應該可以提早底定了。
果子
果然要差不多年紀的人,才有差不多的感受。
你把我想到但無法完整表達的情感論述都寫出來了,只能用「讚」來評點這篇
hoopjunkie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