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亨力。非常有幸,這次邀請到台灣賽車界非常有名的前賽車手、現任F1車評,Hanss林帛亨先生(敬稱下略),進行一次完整的訪問。
這次專訪涵蓋了林帛亨早年的賽車生涯,一直到近年車評生涯,並討論了F1相關的話題,專訪將分成兩篇文章,一篇聽帛亨回憶自己的賽車生涯,另一篇則是帛亨分享做為車評的點點滴滴,並分享對於F1世界的觀察。
本篇訪談是林帛亨的賽車生涯,我們且聽Hanss林帛亨,娓娓道來。
賽車啟蒙
這是我跟林帛亨首次見面。他不認識我,但我熟悉他。很正常,全台灣的F1車迷,都對車評林帛亨的聲音非常熟悉。
「小時候第一次接觸卡丁車的時候,是在賽車場嗎?百貨公司?」我有點緊張地問了第一個問題。
帛亨認真思考並回答我:「第一次接觸卡丁車是在百貨公司,那時候可能還小於5歲。不過因為是娛樂車,所以 (以前訪問) 沒有特別去講這個內容,不過有留一兩張照片。」
▼帛亨一開始接觸卡丁車,是室內的娛樂車 (示意圖)
通常,賽車手生涯起步都是從卡丁車開始,但是,台灣以前缺乏賽車的環境條件,娛樂車也與卡丁車有差距,帛亨是怎麼啟蒙的,令我相當好奇。
所以,小學、中學時代有參加卡丁車比賽囉?
帛亨解釋:「沒有,那時候根本不知道有那種比賽,那時候可能沒有正式的,只有自己辦。」
「那種俱樂部式的?」我問。
「對,租場地,看幾節的費用。不像是現在有TKOC-算是台灣一個聯賽,一年很多站。那時候也沒有這種,根本沒有。」
帛亨透露,自己國中之後到加拿大溫哥華念書,接觸到更多賽車就是在這個時期。
「那時候只有參加 track day,就是賽車場會有一天(舉辦活動),報名、付費,那天就能開自己的車下去跑。」
「在溫哥華這個階段,根本沒有想過要走賽車這條路。」他又說:「那個時候網路剛成形。我有一天上網看,有一個賽車學院,是加拿大東部算是有規模,但不是世界級的規模,他們在徵機械師 mechanic的訓練。」
那是在多倫多的一個賽車學院,Bridgestone Racing Academy(普利司通賽車學院)。
帛亨說起那時在受訓的過程:「那時候的訓練,簡單來說,就是方程式賽車-而且是很古老機型,整台拆到很散,只剩車架和零件。然後他們一步一步帶(學生)把它組起來,組起來要注意什麼東西、哪些東西的磨耗可能會來自那些地方,教你判斷、判斷什麼時候要更換。」
▼普利司通賽車學院培育賽車人才多年,不過去年2019年關閉了
帛亨接著說起,他因為到受訓,而毀掉一段感情:「我其實那個時候在溫哥華跟女朋友同居,基本上我們也是父母認可,畢業之後就有可能邁向家庭,結果我跑去那裡(賽車學院)。」
「因為我很忙,每天早上6點剛天亮、下大雪,就要去趕車去學校訓練。基本上很忙,回到家裡已經是累歪了。沒有什麼時間講電話,也很貴,那時候沒有網路電話,要買長途電話卡。然後,反正就是因為(女友懷疑),我是不是還有交女朋友什麼的,因為這樣子而分開了。」
「我想說,啊,分開了,那我就要專心把這件事做好。」
「結果,那個時候Bridgestone Racing Academy,發布了一個跟法國的La Filière合作,他們在全世界徵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