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熱身賽開打,也意味著棒球季回來了。今日起床後一樣打開MLB的網站,看看各隊的戰績、球員的表現、台灣球員的狀況等。當在看旅美好手林子偉所屬的紅襪隊比賽時,發現對手的投手Cody Stashak,似乎並不簡單。
六局上半,林子偉率先上場打擊....
Cody Stashak第六局一上場直接好球連發,讓前兩位打者連揮六個空棒。起初筆者看到想說,熱身賽出棒積極或是太著急,果然年輕人依舊是年輕人....
於是去看了一下九宮格:
這六顆球都是不折不扣的好球,位置也相當甜,竟然兩個3A以上等級的打者連球皮都摸不到?這時候就該來找這位投手有什麼過人之處了!
首先,是球速特快嗎?
由於熱身賽的文字轉播沒顯示球速,因此我們去調出2019大聯盟出賽的紀錄:
2019年,直球均速91.7mph,甚至略比平均慢一些。若說是短短的休賽季球速能提升多少,筆者認為可能性不大,就算讓他加個1~2mph,也稱不上是「特快」
那麼,擁有頂尖轉速?
四縫線直球當有高轉速時,確實會產生額外的位移或尾勁,一樣以2019大聯盟出賽資料看看:
2241的平均轉速,只能說是聯盟平均,真的不是頂快的
略低於平均的球速,加上僅聯盟平均的轉速,到底為什麼讓他敢直接往好球帶中間塞呢?
我想,是直球的垂直位移
把雙城隊所有後援投手按直球鉛直位移量排序,Cody Stashak名列前茅。
2019年所有投手直球位移量最高的是運動家隊的Marco Estrada的11.9,Cody Stashak的10.2大約可以排在第10名左右,排在他後面的還有洋基火球男Aroldis Chapman的10.1、目前最大合約的Gerrit Cole的9.9、飄髮哥Josh Hader的9.6等。
球的轉速不快,不代表其位移量不大。影響位移量的因素除了轉速以外,可能跟握球方式、旋轉軸、放球點等有關。至於Stashak的位移量那麼大是哪一種?從我們所能取得的數據而言很難看出來。
這,也在他球探報告中有提及
報告中,提到Stashak很敢於把球塞進好球帶,而且有很低的保送率。升上3A以來專司後援,以直球和滑球為主。直球使用量非常多,原因在於有很好的位移量;而滑球水準不錯,似乎有兩種握法的滑球。
有很好的控球能力,再加上有水準的直球,與變化球的搭配合宜,年輕有為的Cody Stashak將會是新的賽季雙城相當倚重的牛棚之一。
最後欣賞幾段影片吧~
上面影片可以看出其變化球的使用與直球幾乎都往中間塞,球速不快卻也打不到。
開季就來看看Stashak的表現吧!!!!
城牆
哈囉作者您好,感謝把我家Stashak介紹得蠻詳盡的,好文推!
不過在此有一點想提醒:就是熱身賽的數據會有「過度簡略」的情形,也就是不符合實際情況。換句話說,play by play的每個"三振",都會被顯示成「三球三振」,如果是站著不動被K,去看逐球也都會是三球都沒揮(如果你去看其他投手的三振,文字報導也會是這樣,不只Stashak),但這不一定反映真實的情形(同理,估計球的進壘位置參考效益也不大),所以建議文章裡的一些段落與文字可以做些修改哦
辛苦惹~
onealkuo
喔喔喔是城牆大XD
經你這麼一說才發現耶,熱身賽的play by play真的非常簡略....每個都打第一球還有三球三振
我在修改一下內文,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