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澳洲少棒球季開始前,女兒球隊原來的教練因為個人工作繁忙,無法再義務協助訓練,我怕球隊組不成,自願舉手擔任教練。我從小看球當球迷,中年才開始打社區棒球,現在要帶 10歲的小朋友打一個球季,對我來說,教球的技術可以學,如何讓小球員保有對棒球的熱愛,卻是天大的挑戰。
前一個球季,女兒的球隊第一年打 little league minor,全區九支隊伍,沒有分組,有些球隊已經打第二年,實力懸殊,我們從頭到尾都挨著打,整個球季只贏了一場,雖然說社區少棒不在乎輸贏,但是實力差距過大卻同組比賽,無法勢均力敵,不斷地大比分輸球,沒辦法享受比賽的樂趣,最後導致對棒球失去興趣,我們就遭遇這種情況,超過一半的球員新球季都沒再回來。球季結束後,我們 club做了重大決定,離開原有的聯盟,到一個規模較大,制度比較健全的聯盟,球隊按照實力分組,這讓我安心許多。
取得教練認證
新球季開始前,我報名聯盟主辦的 Level 2 Coach Education Course,雖然只是社區棒球,聯盟還是要求教練要通過認證,才能把正確的棒球知識,透過正確的訓練方式教導給小球員。所謂 level 2,指的是 little league live baseball,相對於 level 1的 Aussie T-ball,教練的任務在於啟發小球員的興趣,level 2有更多的實務操作與觀念。
受訓前
報名後到上課前,我必須先上網完成以下課程
- Community Coach General Principles online certificate
- ASADA Level 1 Anti-doping online course
- ASADA Level 2 Anti-doping online course
- ASADA Anti-doping Course for Coaches online course
第一個是社區運動教練須知,概括了擔任教練的基礎知識與行為規範。其他三個則是澳洲運動反禁藥組織 Australian Sports Anti-Doping Authority提供的課程,目的很清楚,就算是基層社區運動教練,也要明確了解禁藥的危害,把正確觀念教導給運動員,從小紮根。
這些課程,利用空閒時間,花上幾個小時,分段上完,其中也穿插小測驗(quiz),目的不是考試,而是確保教練自己有正確的觀念,而不是贏球至上。
如果是成年人擔任教練,更重要的是要註冊 Working with Children Check registration,確保沒有騷擾或侵害未成年人的不良紀錄。澳洲非常注重這一點,協助參與社區或學校運動的家長,只要擔任教練或經理,都必須繳交這項證明。
受訓課程
受訓分成三週進行,每次三小時,在棒球場上實際上課操作。在那之前,還有筆試,考卷在註冊後就發下來,寫好傳回給講師改,如果有錯,要訂正到全對為止,因為筆試的內容,就是受訓會用到的相關棒球知識。
上課當時是八月,雪梨的冬天,晚上六點半到九點半,氣溫都不到十度,又是空曠的棒球場,實在是吃不消。學員不到十個人,絕大部分是家長,也有年輕人,就是原本打社區棒球的球員,長大了,回來當教練傳承經驗。上課的氣氛很輕鬆,畢竟不是專業訓練,講師盡量用問答與示範的方式,搭配實際的練習,讓受訓的準教練們理解,並且能運用在球場上。
上課的內容,大致上涵蓋從練球到比賽所有能運用到的知識與操作,以練球來說,包括
- 熱身
- 傳球練習
- 跑壘練習
- 守備練習
- 打擊練習
每次練球的內容,都可以根據球員的需求來安排,只要依循 TREE原則,就是
- Teaching - Adjust the type of instruction you provide;
- Rules - Change a few rules to make a big difference;
- Environment - Play on different surfaces or on a windy day; and
- Equipment - Use different types of balls or bats.
除了練球,還有比賽時的各種狀況,這部份講師盡量讓教練們用問的,也讓其他教練們提出自己的作法,透過分享的方式,相互激盪。
三個晚上的課程其實很短,結業後,我拿到 Level 2 Coach Accreditation,效期四年,在 Baseball NSW新南威爾斯州棒協還可以查到名字跟日期。2020年, Baseball NSW改採美國 USA Baseball Certification,要先在網上完成線上課程,再參加現場講習。但拿到證書只是個資格,真正教練的工作,是回到球場上才開始的。
Arjin Yuan
感謝分享,很棒的體驗,LLB的制度真的很有教育意義。
不知道澳洲的比賽長度是怎麼處理,台灣少棒是打6局或80~90分鐘,哪一個先到就比賽結束,也沒有mercy rule,所以兩隊實力差距大的話,可能只打一局就沒時間了。
另外,我是使用iScore Baseball的免費APP來記錄小朋友的比賽,可以將比賽過程輸出成execl以及scorecard,也可以自動統計整個球季的各項數據,儘管紙本在記錄時比較方便,只是賽後統計上就麻煩多了,推薦給你們試試。
http://iscoresports.com/baseball/
Oz Formosa
文章裡寫的 minor層級是打 6局/90分鐘,今年升到 major,6局/120分鐘。我認為社區棒球 mercy rule是有必要的,希望孩子們每年都回來打,而不是輸到信心全失而離開。
我今年當 manager,就找了兩個 parents,教他們一個 book scoring,一個 gamechanger,然後我在一旁幫忙,這樣留下來的數據就清楚多了,對教練來說有很有參考價值。
這一篇是我去年的經驗,學到很多。今年女兒打的層級競爭更激烈,戰績也更慘,但是球員的心態更積極,只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不那麼在乎輸贏了
fb - Edward Liu
快樂打球真的很重要
我也認為台灣社區少棒可以參考Mercy Rule !
好文值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