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看 Samuel L. Jackson 主演的電影「卡特教頭」,前陣子有機會去租 DVD ,看完才知道這麼勵志的劇情是真人真事,於是從 Amazon 訂購電影小說,以及 Coach Carter 本人所寫的書 『YES MA'AM, NO SIR』,裡面的許多觀念不管對從事教職者、學生或上班族都相當受用,所以寫一篇文章分享感想給大家。
【About Coach Carter】
Carter 畢業於 Richmond 高中,是籃球隊隊史得分、助攻和抄截紀錄的保持者,在因緣際會下,他返回母校接任籃球隊教練,讓球隊和個人頓時變成全國注目的焦點。本來輸多勝少的隊伍,創下十三勝零敗的戰績,此時 Carter 由於球員的課業成績達不到標準,拒絕讓大家上場比賽,甚至用鎖鍊封住體育館大門,逼他們用功念書,直到分數進步後才能繼續打球。Carter 賭上自己的前途,不惜和學生、家長及校方對峙,因為他本身是過來人,深深體會在一所被政府放棄的爛學校,還有充斥貧窮和販毒的社區環境裡,最好的出路就是能夠畢業,繼續升學,才有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以下的文章分成兩個部份,第一部份是 Carter 的教練哲學,可以給當老師或教練的朋友參考;第二部份則是自己看完書的收穫。
Part 1: Coaching Skills:
【The Contract】
Carter 在擔任新教練的第一天,就請球員們簽署記載下列事項的合約,也召開說明會取得家長的同意和簽名。
1. 保持課業成績在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2.3 以上。
2. 一定要去上每一堂課,而且要坐在第一排
3. 在比賽日要穿白襯衫和打領帶
4. 成為更好的社區成員
Carter 讓每個人知道能夠在這支球隊打球是一種榮幸,唯有遵守他的規定,才能享有這種特別待遇。他告訴球員們只要履行合約,那麼失敗就在此時此刻停止。從今天起,大家會學著如何像贏家一樣打球,言行舉止像個贏家,最重要的是變成真正的贏家。他不只想讓球隊獲勝,也期望球員們可以成為更負責任的年輕人,並替大眾做出貢獻。而且,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機會進入 NBA 職業聯盟,所以他希望大家都能就讀大學,靠著文憑找到較好的工作。按照教育局的規定,學業平均成績 GPA 達到 2.0,便有資格在學區的校隊打球,不過大學入學測驗 SAT 就必須考到 850 分。相較之下,如果 GPA 有2.3,SAT 標準可以降低整整 100 分,而 SAT 得到高分遠比提升在校成績來的困難,因此 Carter 才做此要求。想當然爾,他的哲學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接受,有些人只想打球不愛念書,隊上前兩名得分主力在他任教當天離開,雖然不能挑選自己要的球員,不過 Carter 可以確保留下來的人都願意服從領導。
【The Self-Image and Respect】
下一步 Carter 從塑造球員的自我形象著手,大部份的人都來自單親或問題家庭,所以缺乏足以仿效的楷模。 Carter 充當他們的心理諮商師,任何私人問題都可以找他請益,一方面讓球員們知道他關心大家,另一方面確保每個人在面對難關時,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另外, Carter 也在球員有好表現時,給予讚美和鼓勵,建立自信心。
此外, Carter 用言語表達對於球員的尊敬,開頭總是”Young man “,他也想辦法教導大家「尊敬」的意義,要靠自己的言行舉止來贏取別人的尊敬,不是不勞而獲。他每一天在球隊正規練習之前,要求每一個人在全隊面前發表演說,不照做的人就無法參加比賽。主題沒有限制,讓球員們嘗試公開演講,和別人溝通自己的感覺和想法。這個活動實施一陣子之後, Carter 開始指定主題,例如藝術、歷史或古典音樂,逼迫大家去圖書館找資料,同時吸收新知。等到球季過半以後,每個人從不情願轉變成迫不及待上台,他們尊敬自己,拿出最佳表現,也當一名好的聽眾,甚至有一位球員將來靠公開演說來賺錢。
【The Bigger Picture】
Carter 有時候會取消球隊練習,帶著大家拜訪舊金山矽谷的新興公司,讓年輕的創業家跟球員們分享經驗。而在球隊搭巴士去客場比賽時,他會抽空參觀博物館,激發大家學習新事物的熱情。另外,他也幫球員們上用餐禮儀課程,教導使用各種餐具的正確方法。不只如此, Carter 還把球員們按照年級分成三組,主動打掃和整理學校的不同區域。這些看起來和籃球毫不相關的活動,都是要讓球員們體認到,除了把球打好之外,其他方面也要兼顧,讓自己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