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0/03/20

想更瞭解棒球嗎?帶你一步步看懂棒球投手投的到底是什麼球!

由於疫情影響,沒有球賽可以看,那麼為甚麼不藉此充實自己,等到球賽開始時看球看得更專業呢!今天就要來帶大家深入了解,到底怎麼看投手投的這顆是什麼球?

作者:Dr.A

大多數的棒球迷本身並沒有球員的經歷,不過這並不能抹滅所有棒球迷對這顆小白球的熱愛。除了一支支安打、血脈噴張的全壘打煙火秀,也有不少人熱衷於分析投手投出的各種犀利球路,由於疫情影響,沒有球賽可以看,那麼為甚麼不藉此充實自己,等到球賽開始時看球看得更專業呢!今天就要來帶大家深入了解,到底怎麼看投手投的這顆是什麼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多數的人在電視、網路上觀看一場球賽時,都是藉由主播講解,慢慢了解每種球路的特性,當然每位投手的同一種球種特性不完全相同,不過藉由一些共同特徵,我們還是可以大致了解每位投手的專長與他們的決殺球種。

 

Pitch f/x

 

稍微有在看球的球迷可能可以辨別,喔,這是顆時速90英哩以上、軌跡很直的球,這是顆四縫線直球啦!沒錯,簡單的一句話,卻潛藏著最基本且正確的觀念:球速與軌跡,兩個最基本辨別球路的特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要談到這個,就不得不提起美國的Pitch f/x系統。從2006年開始,由一家私人公司開始與大聯盟所有球隊合作,在球場增設三架攝影機,經由這三台攝影機得到的數據,我們可以獲得每顆球的速度、橫向與縱向位移、以及這顆球是否掉入常設的好球帶,當然有時因為不同球員身高、體型差異,這個常設的好球帶不見得是正解,所以如果球迷們在電視上看到小白球明明落入影像上顯示的好球帶,主審卻無動於衷,就別太憤怒啦,或許主審有時的決策才是正確的,也有數據顯示,在引入pitch f/x系統後,主審的正確判決率有明顯的提升。

 

回歸正題,那麼我們要如何從pitch f/x獲得的球速與位移數據,得到這顆球種的解答?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各種球路可能的位移幅度。當然每位球員特性不同,位移的數據有時在宰制力強與一般的投手之間有著天與地的差別。但我們歸納大數據後大約可以發現一些經典球路的特性: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開始看一些經典球路前,要先建立兩個觀念:

1.縱向與橫向位移有時並不是電視上看到向左右、向上下飄這麼簡單,他得考慮地心引力的因素,有興趣的球迷不妨比對各種球路的pitch f/x與電視上的成像,慢慢增加經驗。

2.橫向位移的部分,從一般電視螢幕角度可以分為投手手臂側與投手手套側,以右投手為例,四縫線速球的橫移就會是往投手的右邊(投手手臂側)移動。

 

四縫線速球 four seam fastball:平均時速約90-100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上飄8英吋以上、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投手手臂側飄5-8英吋。

 

二縫線速球 two seam fastball:平均時速約90-100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上飄5-8英吋、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投手手臂側飄8英吋以上。

 

從這邊就可以發現,四縫線速球相較二縫線是一種向上位移更多,橫向位移更少的球路。

 

卡特球 cutter:平均時速約85-95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上飄0-5英吋、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投手手臂側、手套側飄5英吋以內。

 

伸卡球 sinker:與二縫線速球數據相異無幾,很多人也將兩種球路視為同一種,因此這邊就不額外討論。

 

變速球 changeup:平均時速約83-88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上飄5-8英吋、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投手手臂側飄8英吋以上。

從這邊可以發現,變速球與二縫線基本上軌跡相同,不過從球速上可以很快辨別兩者差異。

 

滑球 slider :平均時速約80-90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上、向下飄5英吋以內、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手套側飄5英吋以內。

 

曲球 curveball:平均時速約75-85英哩、縱向位移為向下飄5英吋以上、橫向位移為向投手的手套側飄5英吋以上。

 

再重申一次,這些數據的範圍都相當廣,以上只是提供大家一個粗略的概念,如果你今天看的是大都會隊賽揚投手Jacob deGrom的比賽,什麼滑球80-90英哩,那是小孩子投的吧?

 

擁有基本觀念後,如果在有些播報平台有看到這些位移、球速數據,其實很容易就能大略猜到投手的球種,但如果你要更精確一些,下一步就是比對該投手的pitching graph與pitch chart。這兩者的資訊可能需要費心點找,一些知名網站如fanGraph就可能有不少資料,有興趣的讀者們再慢慢挖掘這個寶庫。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