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石油公司員工Johnson帶著一家人從明尼亞波里斯市(Minneapolis)搬到奧克拉荷馬州的斷箭城(Broken Arrow)。雖然在當地舉目無親,也沒有任何朋友,但他們一家子自己就夠忙了。
因為Johnson有5個兒子,每個都剛好差兩歲(笑
斷箭城的夏天
男孩們在新城市的第一個夏天,最大的娛樂就是走一英里的路到最近的壘球場,一整天打棒球。那年耶誕節,他們收到一份最棒的禮物:打擊練習網,從此他們不用再走那麼遠,在自己後院就可以打球了。
五兄弟當然還有其他運動項目,就像大哥Ryan大學時期打籃球校隊,兄弟們以前在明尼蘇達也打冰上曲棍球,不過只有最小的弟弟Josh始終堅持打棒球,而且因為從小就必須和4個哥哥競爭的關係,Josh的球技比同年齡的小朋友突出太多。大哥Ryan這麼評價自己最小的弟弟:
「他總是比別人搶先一步。」
6歲在打樂樂棒球時期,Josh一開始就佔住投手丘的守備區域,因為他知道對這個年紀的小小孩來說,絕大多數的球都會被打到這個方向;之後教練要求他將守備位置讓給其他小朋友,於是他改守游擊,原因是當時沒有其他小朋友知道要怎麼進到二壘補位。
良師、伯樂
高中就讀奧克拉荷馬州Jenks高中的Josh Johnson(下稱JJ)率領球隊拿下兩座州冠軍,他依舊維持搶先一步的作風,從高中開始,每週末找蒙特婁博覽會隊球探Joe Jordan指導他投球。
為了搶先一步,當時才16、17歲的的JJ經常飆車去上課,時速145公里以上是家常便飯,目的只為了在課程開始前能有更多時間得到Jordan的指導。而在第一堂課,Jordan就改造了JJ的投球機制,也收到很好的成效。
後來成為金鶯球探主管的Jordan回憶說:
「他吸收新資訊的能力讓人印象深刻,同一件事情我從來不必講第二次。」
「他很快就能抓到重點,事實上這對高中投手來說,某些資訊非常進階而難以理解。但當你看到他馬上學以致用時,你會知道這傢伙不簡單。」
「他是強力型投手,不過他對於如何讓打者出局的技巧,可不比任何人少。」
JJ高三那年,博覽會隊老闆Jeffrey Loria買下佛羅里達馬林魚隊,他帶著絕大多數的員工--包括Jordan在內--一起入主馬林魚。隨後Jordan強烈建議馬林魚球團在選秀會簽下JJ,雖然當時JJ受右肩肌腱炎所苦,球速也上不到90 mph,但Jordan從他的學習能力、進步幅度以及身高200公分/118公斤的優異體型,知道他有機會成為頂級強力投手。
2002年,JJ以選秀會第4輪入選馬林魚。
流星一瞬
JJ在魚塭花了4年期間,才從新人聯盟、1A、高階1A按部就班升到2A。2005年球季結束後拜球團清倉拍賣所賜,隔(2006)年擠進大聯盟先發輪值並投出12勝4敗、防禦率3.10的佳績。但9月12日的一場先發,或許就此改變他的人生。
(下面影片是他在2012年馬林魚新球場開幕戰,投出歷史性的第一球)
當天JJ先發對大都會投出5局3安打無失分的好投,過程中一度因雨中斷82分鐘,可是時任馬林魚總教練Joe Girardi卻執意要他在恢復比賽後繼續上場投球,遑論他在前面幾場先發就已經感覺手臂肌肉緊繃。
在這場比賽之後,JJ的菜鳥球季就此提前結束,隔(2007)年也只出賽4場,8月13日他動了第一次Tommy John手術。
為什麼說是第一次?因為JJ終其一生動過3次TJ手術,加上肩膀等各處傷勢,他在2013年8月6日投完大聯盟的最後一場比賽時,竟然還不到30歲。只是不管記者事後怎麼問,JJ從沒抱怨過Girardi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