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掉磅的穿線法?這個穿線法好保磅啊?
掉磅是一件很有趣的議題,常常會聽到有人討論說,那個A店家穿的線打起來都不會掉磅,B店家穿的才打一個月就軟掉了。
這邊要跟大家講一個事實,在平均擺放24小時後,DT值會下降4單位左右,大約是接近2磅,打過之後會再掉一些,大約比剛穿好時的DT值低6單位左右,通常我打到斷之前DT值大約會下降8-10單位。
我們直接來看下面的圖,一開始拉好的時候是54DT,根據我們的數據庫統計,這約莫是設定27磅所穿出來的拍床壓力。圖中橫軸是以小時來計算的時間,在穿好大約2小時DT值已下降1單位,接著53DT下降至48DT這一段,是因為球拍已經使用了3小時,再擺了幾個小時後,下降至47DT,大約是設定24磅所穿出來的拍壓。

延伸閱讀:
不同穿線法會影響掉磅嗎?
坊間常常有人說,我用了什麼什麼穿線法超神,都不會掉磅,這是真的嗎?
私以為,掉磅這種東西,除了線本身的彈性疲乏之外,最大的主因是擊球時所造成的拉伸,當你不斷地施加外力去強制延展拍線,自然就會造成線越變越長,所以在固定的拍框長度下,線就會感覺變鬆了,拍壓就會下降。
我們先定義這裡指的穿線法是指走線的「順序」,其它的部分都是以一致的手法和磅數設定來控制變因。
我們來比較一下不同穿線法的差異,下面這張圖是用FA穿線法的DT值變化(前面那張圖是用Yonex兩線四結),兩者的磅數設定都一致,差別在走線順序的不同,這次穿出來的DT值是52,擺了五個小時後,DT值降為50,打了一場降為49,打了約三小時後,DT值降到47,到了49小時後降到46DT,大約跟剛穿好時差距6DT。

圖中有拍壓升高的情形,是因為剛好那天寒流來,拍壓就從45升到46DT了,可見天氣還比穿線法的影還大呢!
由此可知,不同穿線法所穿出的球拍,在拍壓變化曲線上幾乎沒有明顯的差異,所以目前可以得知的是,擊球時的拍線延展,才是明顯造成拍壓下降的原因。
不同框型的掉磅程度不同?
前些日子有聽過有人說不同框型會影響掉磅的程度,我們一樣用圖表來看看吧!
框型與磅數影響之比較
- 線種:李寧一號線
- 設定磅數:28磅
- 預拉:10%
- 穿線法:yonex 兩線四結
- 手法:柔性張力釋放
以下來比較兩者的DT值變化:
- S12 - HX800 (穿線後過的時間)【拍壓下降百分比】
- 起始:53 - 54 第一次使用後:47 (4hr)【-11.3%】 - 48 (5hr)【-11.1%】
- 第二次使用後:46(33hr)【-13.2%】- 47 (60hr)【-12.9%】
- 第三次使用後:44(84hr)【-16.9%】
- HX800斷線: 44(115hr仍未斷線) 【-16.9%】- 46 (102hr)【-14.8%】


如果我們從最後約100小時的數值來看,李寧一號線在JS上,下降了16.9%的拍壓;在HX800上則是下降了14.8%,兩者的差距大概在2.1%,就我的觀點來看,可能無法構成明顯差異的情形,擊打次數的不同,可能也會造成張力下降程度的不同,所以目前仍無法相信這個說法能夠成立。
下次可能要用不同框型直接靜置,再來觀察是否有不同的變化。
穿線速度越快越專業?
這也是我常常會聽到的問題,穿線好像在比速度一樣。要如何把穿線速度加快?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穿線機的拉線速度加快
穿線機的機頭拉線速度加快,很自然地速度就快了,每一支拍至少都要拉四十幾次,一次快個三秒,至少就快了兩分鐘。但是機頭速度越快,對線造成的影響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們的建議是機頭速度越慢越好。
預編
預編可以分直線預編和橫線預編,直線預編大概可以減少五至十分鐘的時間,但這是在有人幫你預編的情況下才成立;橫線預編則有可能造成捲線無法解開的狀況,所以橫線預編不見得心較快,除非沒有在管捲線的情況。
預編+起始鉗
有些人會在接近拍頂和T字部位的橫線先預編好,然後用起始鉗夾外部的線,採用接線的方式上磅,省下過線的時間。這個動作省的時間可能不到兩分鐘,但是卻會造線材的傷害,起始鉗如果主動對抗機頭的拉力,線材會較容易磨損,所以起始鉗的使用方式應該為上磅之後做暫留使用,才不容易造成線材損傷。所以這種省時間的方式也是NG的。
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點個讚或分享喔!也別忘了來我的粉絲專頁逛逛!